中文版序
福武总一郎
30年来,我一直从事改善濑户内海地区的日渐凋零以及因现代化而对遗产产生了负面影响的岛屿开展振兴工作。经过几次亲临濑户内海了解岛屿的现状后,与在东京时的生活相比,价值观发生了180度的转变。看到最早成为日本国家公园的美丽海洋及岛屿因精炼所产生的气体及非法丢弃的工业垃圾而荒废的样子,我对建立在如此惨烈的牺牲之上的日本社会的繁荣产生了很大的疑问,同时也感受到无比的愤怒。在用艺术表现这种心情的同时,也萌生了振兴伤痕累累的岛屿、创造一个以艺术为中心的绝无仅有的世界(社区)的想法。
之所以会产生依靠艺术振兴直岛的想法,一来我天生就喜欢绘画,二来也是受到喜欢收藏绘画等艺术作品的父亲的影响。我父亲不仅收藏欧洲现代绘画作品,也收藏了很多同是冈山出身的国吉康雄的作品。国吉17岁时单枪匹马闯荡美国,身为亚洲画家却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美国画坛确定了稳固的地位。经历坎坷的国吉所作的绘画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激发了我要借艺术之力振兴直岛的决心。
终于,我尝试了将直岛的古宅改造成画廊,并在其之后开展被称作“直岛体系”的艺术活动。依靠艺术使日渐凋零的岛屿得以振兴,我对横行于现代社会的“破坏现存的、创造空缺的”经济至上主义的思维方式深感疑惑,坚信可持续发展的“激活存在、创造空缺”的思维方式才是最为重要的。此外,岛上虽然物质贫乏、信息不畅、娱乐活动不多,但是看到前来观赏艺术的人们与岛上的居民幸福交流的场面,我对自己曾经的想法——“经济是文化的仆人”更加坚信不疑。我切实感到,企业活动的最终目的绝不是获取利润,在其之上还有更高的层次,那就是运用文化使社会更加富有。如果我一直待在东京只是追求经济上的成功的话,是绝不会理解这一点的。
现在,我们正处于只要经济富有就满足了的“过头”资本主义阶段。我想向广大中国读者们传递的是,在经济至上主义过后企业所应有的存在方式。具体就是,企业股票的一部分可以以捐赠或与第三方分担的形式由公益财团持有,而财团则持续不断地支持地区文化及艺术振兴。我把它称为“公益资本主义”。我坚信:今后经济一定能大幅度发展,与此同时多样文化和自然也将鲜活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这种思考由亚洲传播开去是一件幸事。换言之,我希望推翻很多人所信奉的经济至上主义的社会,建立起以文化和人类内心的富有为中心的崭新的社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