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那一抹侠义江山的魅影
2025年09月26日
26 留住那一抹侠义江山的魅影
模范书局主人姜寻先生,雅好藏书,品位高古,能诗能文,跨界如履平地。前日姜寻忽然从微信给我传过来几组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彩色书影,吓我一跳,咋又跨界了?
这些民国书影,真可谓“骤看惊艳,久看有味”。想三十年前,我在琉璃厂旧书店寻寻觅觅,人弃我取,很是淘得了一些这样彩绘封面的旧版书。所以见到姜寻的这批书影,顿生“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
电脑网络时代,手绘封面已成绝响,不由得一声叹息。您离近了细瞅瞅这些封面画,青山绿水,楼台亭阁,剑胆琴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此情此景,今天哪里寻得见?我听行家说,那年代绘画的颜料是纯矿物,而非化学配方。闲步斋主人说得是:“封面画真画得好,以大红做底子,以大绿做配合,红是正红,绿是正绿。我说正,主要是典雅,不奇不怪,自然的完全。用红容易流于火燥,用绿容易流于尖新,这里都没有那些毛病。”正所谓:岂待开卷看,抚弄亦欣然。
姜寻这批特色旧版书,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侠义小说。鲁迅先生曾有专论:“时势屡更,人情日异于昔,久亦稍厌,渐生别流,虽故发源于前数书,而精神或至正反。大旨在揄扬勇侠,赞美粗豪,然又必不背于忠义。其所以然者,即一缘文人或有憾于《红楼》,其代表为《儿女英雄传》;一缘民心已不通于《水浒》,其代表为《三侠五义》。”
鲁迅的话,几乎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鲁迅的品藻,间接给予姜寻这批侠义说部的正面价值。
二〇一九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