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攒《大风》杂志三十年

31 集攒《大风》杂志三十年

1938年3月,因抗战烽火四燃,在上海的《宇宙风》杂志社和《逸经》杂志社的同人撤退至香港,联合创办了《大风》杂志,社长简又文,主编陆丹林。《大风》杂志总出101期,举全国图书馆之庋藏,竟无一家是整份的,所以谈谈个人集攒《大风》的经历,以独得为可矜亦无不可。关于《大风》的刊话文章,笔者目力所及,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应国靖《现代文学期刊漫话》所涉及的一百五十余种里没有《大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所收276种期刊里也没有《大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收七百余种期刊,倒是有个《大风》,但是仅是同名而已,并非本文所谈的《大风》。

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一篇,陶亢德写的《香港的杂志》。此时陶亢德还在编辑《宇宙风》,写起同行的刊物和熟人,自是最佳人选,局外人绝写不来这么多的细节:

1.邝露(1604—1650),明末广东诗人、书法家,同为广东人的简又文选择邝露书法作为封面或有深意在焉

2.据手边第99期《大风》版权页的“中华民国叁拾年拾月伍日香港版”推算,陶文发表之时,《大风》已停刊有时矣。第99期《大风》是我所存最远的一期,离终刊101号仅一步之遥,却可望而不可即

“香港之有‘海派’杂志,恐怕要推宇宙风逸经社合办的《大风》为开山祖了。《大风》的社长是大华烈士简又文,创刊于民国二十八年春。简君虽貌如老粗,却雅爱文事,尤喜办杂志,初以大华烈士笔名为《论语》半月刊撰《西北东南风》,摭述时人轶文趣事,每则数十至百余字,使读者阅时阅后笑口难掩。后办《逸经》半月刊,出版之日,在斑园(简君沪寓)遍请沪上文士,大放爆竹以示开张之喜。出版后以内容精彩,销数极佳。至八一三停刊,简君举家迁港,烽火漫天,而办杂志之心不死,函邀《逸经》编辑陆丹林君去港,并请《宇宙风》社合作,于是一阵大风,遂起于香港。

“那时候的香港还是一片出版文化的处女地,《星岛日报》《大公报》《立报》还未出版。印刷所寥若晨星,印杂志直若外行。除印刷困难之外,出版杂志的最大障碍,是香港政府对于杂志出版者要收三千港币现金保。幸简君不是措大,其时港币一元合国币还不到一元一角,保证金又有月息二厘,遂于印刷问题解决之后,筹集保金缴付港府堂皇出版。创刊号中有叶恭绰、老舍、谢冰莹、陶亢德、朱朴、冯自由诸氏的作品,琳琅满目,再加以《华侨日报》上的全封面套色广告,把这阵大风吹遍港九,况且那时广州未失,香港寄内地邮包未断,《大风》简直是风行全国,销数竟逾一万。到后来《宇宙风》迁广州出版,《大风》遂由简君独办,兵力一分,未免少劲,及至广州陷,邮路断,《大风》销路自更减少下去。到现在香港也失,《大风》恐已影踪全无,谁知道这个曾为香港杂志界垦荒的刊物几时再能供人购读呢!”

陶亢德此文写于1942年4月,刊于《古今》第3期(1942年5月),据手边第99期《大风》版权页的“中华民国叁拾年拾月伍日香港版”推算,陶文发表之时,《大风》已停刊有时矣。第99期《大风》是我所存最远的一期,离终刊101号仅一步之遥,却可望而不可即。

《大风》创刊之初,版权页如右:社长简又文、林语堂。编辑陶亢德、陆丹林。十数期后林语堂和陶亢德的名字没有了,封面上加了一行字“逸经社在港主办”,显然此时的《大风》与《宇宙风》社脱离了关系。第67期(1940年5月20日)封面上写有“中国文化协进会 逸经社合办”字样,稍后几期版权页上简又文和陆丹林之间多了个陈柄权,也许是协进会的代表吧。

《大风》的售价初期为“一角”,中途改为两种价格,如“港币二毫”“港币一毫五仙”“国币七角”,第99期只有“港币贰毫”一种。

寒舍集攒《大风》之历经,幸有记书账的好习惯。一笔笔都记得清清楚楚,日期、书店、价钱一项也不少。于孔夫子旧书网买《大风》的次数有五六回(含一次拍卖),所得二十余册,所费3000元。于《藏书报》买过一次《大风》,20本仅400元,那是2005年1月的事情。姜德明先生跟我说起那时的《藏书报》好东西又多又便宜,他说起有一回看到《售书信息》里有店家售“二千余份民国小报”,售价仅区区几百元,姜先生说不知哪个有心人买去的。

收集期刊杂志之难,最大的难处是求全,越是大套杂志求全越难。《大风》101期,笔者手边收有82期,于个人收集里应该算多的,但所缺的二十来本,恐今生今世亦无望配齐。尴尬的是有机会碰到数量较多的《大风》,卖家却拒绝拆零,出高价也不拆,眼瞅着缺本可惜就是配不上,总不能包圆买吧,那么多的复本怎么处理?

有不全的大套期刊杂志是常态,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比较适合的对策我总结了几条,首先你不能缺少创刊号,这叫“缺尾缺中间不缺头”,我的《大风》虽不全,可是创刊号有三本。其次,全套没指望了,就尽可能求“连号”,这样心里头比较舒坦,比如第21号连到35号,1到10号这样最前面的连号尤其要紧,碰到的话应该不惜代价拿下。再次之,对于刊物要用心琢磨,了然于胸,这样才不会放过载有重要文章的那一期。《大风》有那么几期极具文献价值,具体是哪几期,我不会透露给你,自己交学费去学习吧。

二〇二〇年四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