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存智慧》简介
《中国人的生存智慧》这本书是由.吴晗著创作的,《中国人的生存智慧》共有100章节
1
目录
目 录 第一编 皇帝不好当——如何平衡权力很重要 谈武则天 一 二 三 谈曹操 一 谈的意义 二 奸雄、能臣 三 统一的努力 海瑞骂皇帝 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明...
2
第一编 皇帝不好当——如何平衡权力很重要
...
3
谈武则天
...
4
一
武则天(624—705)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一个对她所处的时代起推进作用的人物。但是由于封建礼教作怪,她被不少卫道的“正人君子”所辱骂而名誉不好。郭...
5
二
《武则天》这个历史剧中的人物都是实有其人的,所涉及各个人物的故事也都是有文献根据的。沫若同志尽可能忠实于历史,做到无一字无来历无一事无出处,通过艺术手法把武则天...
6
三
我对武则天的看法。 我认为武则天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从她参与政权到掌握政权的五十年中,继承和巩固并且发展了唐太宗贞观治世的事业,足食安民,知人善用,从谏如流,...
7
谈曹操
...
8
一 谈的意义
这些天来一碰见人就谈曹操,大家兴致很高,甚至在会场上、会前、会后、中间休息的时候谈的都是曹操。有的说他是好人,有的说是坏人,也有人说一半一半,一半好人一半坏人。...
9
二 奸雄、能臣
最早对曹操评论的两个人,一个是桥玄,一个是许劭。桥玄称他为命世之才能安天下。许劭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两人的说法不同,意思是一样的,总之都很佩服他。 奸...
10
三 统一的努力
从秦到汉末四百多年时间,全国的经济中心是中原地区。不论是农业生产、水利、蚕桑、冶铁等方面都占全国较大的比重。由于经济的发展,文化水平也相应地提高,经学的、文学的...
11
海瑞骂皇帝
在封建时代,皇帝是不可侵犯的,连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一个字不幸成为“御讳”,就得闹残废,不是缺胳膊,就得缺腿。不小心犯了讳,就算犯法,要吃苦头。小时候念书,杨延...
12
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近四十年来,坊间流行的教科书和其他书籍,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
13
明初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生存】
朱元璋篡夺了元末农民战争的胜利果实做了皇帝,成为地主阶级政治利益的代表。他当然是尊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的。但是,事情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大地主们也有两面性,一...
14
明代靖难之役与迁都北京
...
15
一 明太祖的折中政策
自称为淮右布衣、出身于平民而做天子的朱元璋,在得了势称帝建国之后,最惹他操心的问题:第一,怎样建立一个有力的政治中心?建在何处?第二,用什么方法来维持他的统治权...
16
二 定都南京
明太祖定都南京的重要理由是受经济环境的限制。第一,因为江、浙富饶为全国冠,所谓“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第二,对是吴王时代所奠定的宫阙,不愿轻易弃去。且若...
17
三 封建诸王
洪武二年(1369)四月编《祖训录》,定封建诸王之制。在沿边要塞,均置王国:明兴,高皇帝以宋为惩,内域削弱,边圉勿威,使胡人得逞中原而居闰位。于是大封诸子,连亘...
18
四 靖难
明太祖在位三十一年(1368—1398),皇太子标早卒,太孙允炆继位,是为惠帝(1399—1402在位)。明太祖诸子第二子秦王樉、第三子晋王棡均先卒,四子燕王棣...
19
五 锦衣卫和东、西厂
锦衣卫和东、西厂,明人合称其为厂卫。锦衣卫是内廷的侦查机关,东、西厂则由宦官提督,最为皇帝所亲信,即锦衣卫也在其侦查之下。 锦衣卫初设于明太祖时,是皇帝的私人卫...
20
六 迁都北京
成祖以边藩篡逆得位,深恐其他藩王也学他的办法再来一次靖难,即位之后,也采用惠帝的削藩政策,以此收诸藩兵权,非惟不使干预政事,且设立种种苛禁以约束之。建文四年(1...
21
明太祖的祖训
明太祖承元而起,即位后一面继续用武力削平大陆上的割据者,一面派使臣到南洋诸国,说明中朝已经易代,命令他们向新统治者表示臣服的仪节。这仪节的手续分为几部分,第一是...
22
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
...
23
一
在旧式的政体之下,皇帝只是代表他的家族以及外环的一特殊集团的利益,比较被统治的人民,他的地位不但孤立,而且永远是在危险的边缘,尊严的神圣宝座之下酝酿着待爆发的火...
24
二
厂卫同时也是最高法庭,有任意逮捕官吏平民,加以刑讯判罪和行刑的最高法律以外的权力。 卫的长官是指挥使,其下是官校,专司侦察,名曰缇骑。嘉靖时陆炳官缇帅,所选用卫...
25
三
厂卫之弊,是当时人抗议最最集中的一个问题,但是毫无效果,并且愈演愈烈。著例如商辂《请革西厂疏》说:“今日伺察太繁,法令太急,刑网太密,官校提拿职官,事皆出于风闻...
26
第二编 古代官僚体系的运作内幕——政治成败的关键
...
27
治人与法治
历史上的政治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有治人,无治法。”意思是徒法不足以为治,有能运用治法的治人,其法然后足以为治。法的本身是机械的,是不能发生作用的,譬如一片沃...
28
特权阶级与礼
为了维持统治权的尊严,历代以来,都费心思规定了一大套生活服用的限制,某些人可以如何,某些人不可以如何如何。可以不可以,全凭人的身份来决定。这些决定,美其名曰礼。...
29
说士
现代词汇中的“军人”一词,在古代叫作士,士原来是又文又武的,文士和武士的分立,是唐以后的事。 在春秋时代,金字塔形的统治阶级,王诸侯大夫以下的阶层就是士,士和以...
30
“社会贤达”考
“社会贤达”这一名词是颇为有趣的,仔细想想,会使人好笑。因为,第一,似乎只有在社会上才有贤达,那么,在政府里的诸公算是什么呢?第二,社会“贤达”如王云五先生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