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空间站长什么样子呢

第一个空间站长什么样子呢

采用积木式构型的空间站属于世界上第三代空间站了,最早的空间站可不是这样的,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空间站的历史吧。

“谁能告诉我,空间站是谁先想出来的呢?又是谁先做出来的呢?”正在画画的妈妈笑着问。妈妈是个插画师,出版过很多精美的图画书。

“我也正想问这个问题呢。”小航说。

“这事儿就得从1869年说起了。那年,一位美国作家为《大西洋月刊》撰写了一篇关于‘用砖搭建的月球’的文章,空间站这个概念才被大家所熟知。1903年,被称为‘宇宙航行之父’的苏联科学家康斯坦丁提出了建设空间站的设想。概念和想法都有了,实施起来却很难。直到1971年4月19日,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才顺利进入运行轨道。从此,人类进入空间站时代。”爸爸简明扼要地说。

“爸爸,您讲得太简单了,还是我来补充吧。空间站是在当时美苏争霸的大背景下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联与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开始在军事上‘掰手腕’,比谁的劲儿大,随后开始了太空争霸赛。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

“最初,苏联跑赢了这次比赛,率先把人送上了太空,这个人就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加加林。美国不甘落后,不久之后把人送上了月球,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计划’,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人阿姆斯特朗。这下美国人在全世界面前出尽了风头。”甜甜说。

“第二个回合美国跑赢了。”小航接过话说。

“是的。苏联觉得在载人登月上争不过美国了,于是赶紧找了一条新赛道:建设空间站。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就是苏联人建成的。所以,亲爱的老妈,我现在可以完整地回答您刚才问的问题了:空间站是美国人先想出来的,是苏联人第一个做出来的。我说得没错吧,亲爱的大作家爸爸?”甜甜风趣地说。

“甜甜讲得太好了,妈妈给你点赞!”妈妈竖起大拇指说,“我正好在画关于空间站历史的插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人类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长什么样吧。”妈妈拿出自己画好的插图作品。

礼炮1号空间站

礼炮1号总长约16米,质量约18 吨,最大直径约4.1米,可居住空间约85 立方米,太阳能电池板的翼展约11米。它由轨道舱、服务舱和对接舱组成,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它在200多千米高的轨道上运行,装有各种试验设备、摄影设备和科学实验设备,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礼炮1号升空4天后,苏联发射了联盟10号飞船与礼炮1号进行对接。但是,由于当时对接技术不够成熟,航天员忙活了5个多小时也没有成功。没办法,联盟10号飞船只好返回地面。

虽然第一次对接失败了,但苏联人并没有就此打住。在同年6月7日,他们又将联盟11号飞船发射升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次对接成功,苏联的航天员成功进入了礼炮1号,并在空间站生活了23天。在此期间,3名航天员进行了多项实验,包括对太空星体的观测和拍照,测试植物在微重力环境下的生长状况,还有一些医学实验。

联盟11号与礼炮1号空间站成功对接后组成的居住舱还算宽敞,有约100 立方米的空间。但第一代空间站的普遍缺点就是只有一个对接口,只能与一艘飞船对接,不能在轨进行人员换班和食品补给。因为携带的食品、氧气、燃料等储备有限,所以航天员只在空间站驻留了23天。不幸的是,在联盟11号飞船返回地球的时候,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准备进入大气层阶段,在连接两舱的分离插头分离后,3名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返回舱内的空气泄漏,舱内迅速减压,3名未穿舱内航天服的航天员全部窒息身亡。

礼炮1号也在航行5个多月后,于1971年10月11日在地球大气层中烧毁。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流淌着鲜血和汗水。

“这次事故以后,苏联的航天部门要求所有的航天员在飞船发射、返回和变轨阶段都必须穿上舱内航天服,航天服在危急时刻可以救命。”看完礼炮1号的资料,爸爸感慨道。

“3名航天员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事业牺牲了。向为人类航天事业奉献生命的航天员致敬!”小航恭恭敬敬地敬了个礼。

1971年苏联发行的纪念联盟11号乘组人员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