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第一次太空救援
虽然发生了3名航天员牺牲的悲剧,但这并没有阻止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
继礼炮1号之后,苏联又陆续发射了礼炮2号至礼炮7号6个单体空间站。其中礼炮6号和礼炮7号被称为第二代空间站,第二代空间站最明显的改进就是对接口增加到了两个,除了可以对接载人飞船外,还可与货运飞船对接,为航天员提供各种生活所需的补给。礼炮7号运行期间,共接待了11批28名航天员,其中的3名航天员创造了237天的飞行记录。航天员进行了多次太空行走,完成了120多项实验,拍摄了1万多张地球和太空照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不过,荣誉往往伴随着冒险。礼炮7号也有过惊心动魄的时刻。这场人类第一次太空救援还被拍成了电影呢。”爸爸说。
“你说的是《太空救援》吧?是2017年上映的俄罗斯电影,我们还一起去电影院看过呢。”妈妈说。
“发生了什么惊心动魄的事情,需要进行太空救援?”甜甜问。
“是啊,我也等不及要听了。爸爸,您快讲讲吧。”小航说。
1985年2月11日,太空中的礼炮7号里空无一人,它正静静等候着下一批即将到来的航天员。地面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突然收到了礼炮7号电子系统发来的信息:电路跳闸了。指挥员立刻向礼炮7号发出重新启动的指令,没想到却无法联系上礼炮7号了。它失联了!
失联意味着失去控制,当时有人建议:“空间站里既然没有航天员,就放弃它,任它自生自灭吧。”但是这么庞大的礼炮7号,一旦从太空中掉下来,落在海面或者没人的地方还好,如果坠落在城市,将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所以苏联决定派两名航天员上去维修。
维修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却很难。
在经过几百次的地面演练后,1985年6月6日,两名勇敢的苏联航天员贾尼别科夫和萨维尼赫乘坐联盟T-13号飞船飞向太空,经过两天的飞行,他们终于发现了失联近4个月的礼炮7号。
他们发现,礼炮7号的太阳能电池板并没有对着太阳的方向,所以空间站肯定没有电。在冰冷的太空中,这意味着空间站已经成了冰窖。而且,礼炮7号在空中不停地转动着,这给手动对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为一旦对接不成功,飞船和空间站相撞,后果不堪设想。
礼炮7号和联盟T-13号飞船对接成功
最紧张的时刻到来了,随着飞船距离空间站越来越近,贾尼别科夫不断地跟地面汇报:“飞船和空间站无法对接!”
“无法匹配!”
“无法完成!”
当时,地面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几乎绝望了,这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直到最后2秒,地面控制人员听到“砰”的一声,接着就听到贾尼别科夫说:“对接成功!”瞬间,地面控制中心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对接成功只是拯救空间站的第一步,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两名航天员。他们对空间站的内部情况一无所知,而且他们带来的水只够用8天,能不能在8天内抢修成功,两个人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礼炮7号地面控制中心
飞船和空间站对接完成后,两人谨慎地打开空间站舱盖上的小窗,先对空间站内的气压和温度进行了测量。测量的结果还算乐观,虽然内部温度很低,但是气压基本正常。气压正常意味着两个人可以进去维修了。由于空间站电力系统的罢工,导致空间站内部的温度极低。他们进入空间站后,第一感觉就是冷,非常冷!空间站内部壁板、仪器上全是霜,就像一处废弃很久的旧房子,冰冷而寂静。
他们手动将太阳能板调整到正对太阳的方向。经过一天的充电,礼炮7号终于恢复供电了。
航天员维修礼炮7号
有了电,舱内明亮起来,两名航天员终于松了一口气。随着舱内的温度逐渐回升,舱内的霜都化成了水,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到处都飘着水珠,他们赶紧找来各种可以吸水的物件,甚至把之前一名航天员穿过的航天服都给拆了,这才把到处乱飘的水珠吸干了。接着,他们又修好了通风系统、通信系统和自动对接系统,还通过太空行走逐渐修复了其他损坏的部分。6月23日,带着补给物资的货运飞船来了,两名航天员又为空间站换上了新的太阳能板,礼炮7号终于进入了常规的工作状态,一切恢复了正常。
故事讲完了,两个孩子还沉浸在惊心动魄的太空救援中。
“这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精彩。”小航说。
“是啊,艺术源于生活嘛。”甜甜说。
“《太空救援》这部电影就是根据这次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回头看,那两名苏联航天员称得上是真正的勇士,他们依靠当时不够成熟的技术,拯救了礼炮7号。后来,他们被授予了‘苏联英雄’的称号。
“两位孤胆英雄和苏联地面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天地配合,成功地挽救了一个冻成冰窖的空间站。这和他们掌握的扎实的航天知识分不开啊。”爸爸说。
“是啊,他们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任务,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奇迹。”甜甜说。
礼炮7号在轨运行10年,于1992年结束了它光荣而坎坷的一生。它的“接班人”就是更加强大的和平号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