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是怎么睡觉的
小航一家在上海度过了愉快的假期。在乘坐卧铺动车回北京的路上,小航和甜甜躺在舒服的卧铺上,又开始讨论起空间站来。
“睡觉这件事,对地球上的我们来说,只要躺在床上,放松下来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太空的航天员来说,可没有这么简单了。”甜甜说。
“姐姐,我知道,我看过视频,航天员的睡觉姿势可是花样百出啊,躺着睡、站着睡、坐着睡,甚至倒立着睡都可以。在太空失重条件下,航天员感受不到地球引力,用任何姿势睡觉的感觉都是相同的。我看过电视,在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上,我们的航天员是在睡袋里站着睡觉的。”小航说。
“在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被子是盖不住的——被子会飘走,所以航天员一般都会钻到睡袋里,并用一根带子将睡袋固定在某个地方,很多人会直接将睡袋挂在舱壁上站着睡,使身体紧贴舱体,产生近似于重力环境下躺在床上的感觉。这样,航天员的睡眠状态更加接近地面,更利于航天员的睡眠。如果不固定的话,航天员在睡觉时说不定就会飘到哪个角落里,把鼻子给碰肿都有可能呢。”甜甜说。
“航天员睡觉时手臂也需要束缚住。因为在失重的环境中,睡眠中的人会有四肢脱离躯干的感觉。曾经有一名航天员睡觉时,忘了绑住胳膊,睡眼蒙眬中看见一个怪物向自己飘过来,可把他吓坏了。后来他仔细一看,原来那个怪物是他自己放在睡袋外面的手臂。”爸爸也加入了讨论。
“我们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可以躺着睡觉了,因为天和核心舱有三张床,看上去和我们现在睡的动车卧铺一样舒适呢。”小航说。
“天宫空间站生活区很宽敞,每个航天员都有自己的卧室,卧室里还有个圆形的小窗口,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蔚蓝色的地球,简直就是无敌球景房啊!”甜甜说。
天和核心舱生活区
在近地轨道飞行的空间站绕地球运转一周需要 90分钟左右,这就意味着航天员一天之内要经历 16 次日出和日落,这种昼夜变化,会使航天员的生物钟受到干扰,影响睡眠。为了让航天员的生物钟不受影响,设计师在舱内设置了情景照明系统,可以定时将灯光变成黄昏模式或日间模式。还有,小小的遮光眼罩、耳塞也能解决很多问题,能大大提高航天员的睡眠质量。
另外,天宫空间站的航天员们还是按照北京时间工作和休息,每周还有一天休息日呢。晚上,当你睡觉的时候,记得在离我们近400千米的高空,我们空间站的航天员也到了休息时间,跟他们说一声晚安吧。
航天员可以透过卧室的圆形窗户看见蔚蓝色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