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惊厥紧急救治方案
注意约5%~15%高热惊厥的宝宝会后遗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所以紧急治疗十分重要!
名词解释: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是指婴幼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高于39℃时发生的惊厥。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最为常见,体温越高越容易发作。
各年龄的宝宝均可发生高热惊厥,90%发生于6个月至3岁,6个月前发病占4%,3岁后发病占6%,平均发病年龄为18~22个月。
发生高热惊厥时,宝宝的情况十分恐怖,会出现:两眼上翻或斜视、凝视、四肢强直并阵阵抽动,面部肌肉也会不时抽动,伴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等。
一般来说,大多数高热惊厥患儿预后是好的,6岁以后不再发作,不会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但有一部分患儿(约5%~15%)可后遗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等神经功能障碍。
高热惊厥紧急处理Step by step
宝宝惊厥突然发作,确实让父母手忙脚乱。由于惊厥是急症,做为父母应该立刻进行紧急治疗。
控制惊厥
父母要保持镇静,千万不可哭叫或摇晃宝宝。让宝宝静卧于床,用拇指按压其“人中穴”,多可缓解症状。人中穴位于上唇正中与鼻中连线的中点。
侧卧
将宝宝侧卧,以防止呕吐时,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但要尽量少搬动患儿,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特别提醒 已出牙的宝宝在惊厥时,因牙关紧闭有可能咬伤舌头,父母可用缠有纱布的筷子或勺柄做成牙垫,卡在宝宝上下牙之间。若不能及时准备好牙垫,可用手帕折叠后临时替代。切勿用自己的手去掰开宝宝的嘴,以免手指被咬伤。
送医院
迅速将宝宝送往附近的医院。赶往医院的途中,父母应将宝宝颈部轻度后仰,以保持呼吸通畅,同时还要宽解宝宝衣服,这样既利于散热,又便于呼吸。
配合治疗
到达医院后,医生肯定会给宝宝肌肉或静脉注射镇静和退热药物。使用镇静药物后,宝宝即可进入睡眠状态,但退热药物需一定时间才能起效。为使体温尽快下降,必须辅以酒精擦浴或温水湿敷等物理降温的方法。父母一定要配合医生,宽解宝宝衣服,并用酒精擦拭宝宝的前额、颈、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特别提醒 在擦拭酒精时,有的宝宝会出现寒战反应,这是正常现象,父母切莫因此而终止擦拭。当宝宝体温降至38.5℃以下时,才可停止物理降温。
不要急于出院
若惊厥及时得以终止,也要等医生做了全面检查,待宝宝清醒后,才能离开医院。对于惊厥不止或反复发作的宝宝应留在医院继续接受诊治。
如何护理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
处理方式 急需送医院治疗,一般需要住院
护理方式 高热惊厥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到3岁,又以早产儿,有家族遗传史为高发人群。
量体温
如果孩子曾有高热惊厥史,爸爸妈妈一定要更加注意,控制孩子的体温,若发现孩子的体温超过38℃时,就应立即服用退热药,同时头部冷敷,也可适当服一些镇静药以防止惊厥。
家中突发惊厥的紧急处理
若发现孩子已经有全身肌肉不自主抽动,神态丧失等高热抽痉表现,应进行紧急处理:用牙刷、筷子等包好纱布插入上下牙之间防止牙齿咬伤舌头,可重按人中穴、合谷穴;同时应保持孩子的呼吸道畅通,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肺内。在准备送医院的同时,先用物理方法降低体温,然后急送医院,住院治疗。
送医院
在家庭做完基础护理后,要急送医院,因为从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证实,高热惊厥会引起孩子日后不同程度的智力和行为障碍,所以父母千万不要调以轻心。
饮食
惊厥的患儿,禁食含有脂肪等厚味的食品,应以素食流质为主。但在惊厥发作期间,万不可强行灌水或流质食物,这样容易造成幼儿呼吸不畅,甚至窒息引发生命危机。若幼儿病情好转后,可适当添加富有营养的食品,如鸡蛋、牛奶等;还可以吃一些西瓜汁、番茄汁;痰多时白萝卜汁或荸荠汁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