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用药原则
不要给宝宝滥用成人药
宝宝的肝、肾、神经等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损害或发生中毒反应。
如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药,对宝宝感冒发热确有良好的解热镇痛作用。但英国卫生部门经多年调查,确认12岁以下儿童,服阿司匹林容易患瑞氏综合征。瑞氏综合征开始时表现为发热、惊厥、频繁呕吐,最后昏迷、肝功能受损害,很容易误诊为中毒性脑病或病毒性脑炎。
又如速效感冒胶囊,因为其疗效快、服用方便而成为感冒药中的常用药。但是,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肝脏解毒功能也不够健全,在感冒发热时若服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甚至肝脏损害。
没病不要乱吃药
有些爸爸妈妈为了预防感冒,常常给宝宝服用一些药,他们认为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如板兰根这些中成药同样有副作用,吃多了对宝宝并不好。而一些抗菌药物如果不按时按量的滥用,会导致耐药性,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药物就起不到杀菌消炎作用了。又如消食化积的中成药里多含有大黄、黑白丑等泻药,盲目使用会影响宝宝营养吸收。所以宝宝无论吃什么药都应遵从医生指导。
不要给宝宝滥用补药
不少爸妈在盼望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的心理驱使下,购买一些营养保健品给孩子吃,如蜂王浆、花粉、鳖制剂、脑黄金、人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北芪精等等,甚至连一些药品也当做补品服用,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锌制剂、赖氨酸等都当成补剂来用。如此滥用保健品的危害很大。上海曾有报道,在儿童早熟门诊中,25%是滥用补药造成的假性早熟,甚至有的女童5岁就出现了月经来潮。这些由滥用补品而制造出来的性早熟,已成为儿科的新疾病,目前医学界对此束手无策,医生深感棘手。
新生宝宝用药要更加谨慎
新生宝宝处于生长发育期间,一些器官和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新陈代谢旺盛,同时抵抗力弱,容易生病。但是新生宝宝对药物的反应敏感性强,一旦用药不当,后果难以设想。
首先,新生宝宝要少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宝宝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如果此时随便服用退烧药,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内出血等。因此,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是新生儿的禁用药。处理新生宝宝发热的最好办法是物理降温退烧。
其次,不要滥用抗菌素。抗菌素虽有抑制细菌的突出效用,但对人体的损害也是比较严重的,主要是对肝、肾、听神经,甚至血液系统有损害。新生宝宝服用后,即使未出现明显的损害,也会显得身体很虚弱,所以不要轻易服用;非用不可时,一定要控制用药量,不要长期使用。非细菌性感染,不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