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从神话到现实——人类的太空梦想

引 言 从神话到现实——人类的太空梦想

所谓太空,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整个宇宙空间。

自古以来,太空的深邃与博大就令我们的先人们魂牵梦绕,无限畅想。翱翔的鹰,飞行的鸟,甚至天空飘浮的云,都足以引起他们对飞行的幻想,种种美丽的飞行神话和传说,也就由此产生。

古希腊神话中的代达罗斯父子插翅逃亡、中国传说中的周穆王乘一辆“黄金碧玉之车”腾云驾雾的故事,都生动反映了人类的升空愿望。

战国时的庄子在《逍遥游》中关于“列子御风”的描写、古叙利亚人关于月球上的士兵靠宽大的衬衣升空作战的幻想,则表达了古代人类对空气动力学的朴素认识。

中国古籍《山海经》中的飞车、古希腊神话中墨丘利的带翅凉鞋、古条顿传说中魏兰的飞行马甲以及阿拉伯神话中的波斯飞毯等等,进一步表达了人类对利用器械飞行的向往。

飞行的理想,催生了飞行的实践。

在中国,春秋时代著名的工匠鲁班削木为鸢,“三日不下” ;元顺帝至正年间的平江漆工王某巧造飞车, “升降自如” 。

在欧洲,耶稣会教士F·德拉那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设想出用个中空的薄壳铜球产生浮力,下面的吊筐内装人,配以帆桨飞行;而1783年法国的J·F·P·罗齐埃和M·达尔朗德乘气球升空,则是人类乘航空器的第一次空中航行。

1903年,莱特兄弟飞机试飞成功,开辟了航空的新纪元。从此,人类飞上蓝天、遨游太空的梦想终于变为了现实。

随着飞机的问世,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等一系列太空运输工具也陆续诞生,人类步入了太空时代。

1961年,苏联“东方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飞入太空的航天员;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着陆,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理想。

如今,太空已成为世界各国展现民族精神、体现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新领域。中国的“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美国的火星探测器,美、俄、日、加拿大和欧空局的国际空间站也陆续登场。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太空,将成为未来人类科研和生活的新领地。

回首往昔,人类在实现飞向太空的伟大梦想中所迈出的每一个步伐,都是如此的坚实、笃定,让人不由自主地牢牢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