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飞机的祖先——风筝

第一节 现代飞机的祖先——风筝

自古以来,行走在大地上的人类就一直向往着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翱翔,为此,他们不断地进行着各种飞天的探索与尝试。其中,风筝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风筝,古称“纸鸢” ,亦称“鹞子” 。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人人会做,处处能做。纸鸢做成后,再削竹为笛,绑在鸢身上。竹笛随着纸鸢升入高空,迎风发出呜呜的像筝一样的鸣声,所以叫风筝。

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清代高鼎的这首《村居》诗中,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

的确,中国人放风筝的历史由来已久,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

宋代高承在其所著的《事物纪原》第八卷的风筝条目下这样写道:

“俗谓之风筝,古今相传云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稀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俗以穿地隧入宫中也。盖昔传如此,理或然矣。 ”

风筝见于史书记载的历史是从南北朝开始的。在《南史·侯景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平荡之事,期望援军,既而中外断绝,有羊车儿献计,作纸鸦,系以长绳,藏敕于中。简文出太极殿前,因西北风而放,冀得书达。群贼骇之,谓是压胜之术,又射下之,其危急如此。 ”

纸鸦即纸鸢;简文,是梁朝简文帝萧纲。其时正值侯景叛乱攻打梁朝南京台城之际,时在梁武帝太清三年(即公元549年) 。

这段史实也见于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62:

“武帝太清三年,有羊车献策作纸鸱。胡三省注:纸鸱即纸鸢也,今俗谓之纸鹞。 ”

另一段与风筝有关的史实见载于《北史》列传“彭城王勰” :

“世哲从弟黄头,使与诸囚自金凤台各乘纸鸱以飞,黄头独能至紫陌乃附。 ”

这里所记是北齐文宣帝滥杀元氏家族时诸元乘纸鸱逃命的情景,事在文宣帝天保十年(即公元559年) ,距梁武帝太清三年事仅十年。从“诸囚” 、“各乘”的词义来看,可知当时不只是一两具纸鸱,而飞行较远的只有“黄头”那一具。

从这两个将风筝应用于战争的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危急之时想到风筝,并且无需反复试验研究即飞上天空,甚至用于载人逃生,说明风筝技术在当时已经比较成熟,只是没有推而广之,不为众人所知罢了。

以上这些文献资料均见于翔实的正史,可以作为风筝的信史来看待。

还有人认为,古人对于风筝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应该上溯到尧舜之时,依据是《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一段记载:

“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 ”

舜在房屋被纵火焚烧的情况下,使用两个斗笠或是雨伞作为降落滑翔工具从屋顶跳下,得以成功逃生。这与北齐文宣帝时黄头乘纸鸢逃生何其相似。至于当时发明风筝与否,已经渺不可考,但从舜的身上,可以看出当时古人的心智和对于空气力学的认知程度已经达到足以发明风筝的地步。

在战争中,利用风筝传递消息,像后世用鸽子传递消息一样,这在古书的记载里,也有一些例子。

《新唐书·田悦传》又记,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 ,唐代将领张抷被叛军田悦的军队困在临铭,情况危急,张抷“急以纸为风鸢” ,其上书有“三日不解,临铭士且为悦食”之言,风鸢升空后“高百余丈,过悦营上” ,田悦命善射者射之,由于风筝飞得高,目标小,射出去的箭都落空了。结果,前往救援的唐军获得了那只风筝,得到了情报。唐军立刻发动进攻,打败了叛军,解救了危城,可以说那只风筝功不可没。

这段记载说明唐代初期的风筝由于采用了纸做蒙面材料,减轻了风筝的自重,因而可以飞得更高;另从飞行距离和飞行高度可知,操纵风筝的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公元1100~1300年间的宋金交战中,宋军曾使用过由油纸和透明织物制作、靠风吹胀并点有蜡烛发光的龙状风筝,用于吓退敌军和发出军事信号。

唐代中期,风筝的功能开始由军事转向娱乐。五代时期汉隐帝的大臣李邺,是众多风筝爱好者中的一位。他将风筝材料从昂贵的丝绸转向大众化的纸质材料,从而使风筝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据说“风筝”的得名,也与他有关。李邺闲暇之余,常以线放纸鸢为戏,并且别出心裁地在纸鸢头部安装竹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 。后来,纸鸢即使不再安装竹笛,“风筝”的叫法也沿袭了下来。

公元5世纪左右,中国风筝开始向世界流传,先是传到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公元1825年,英国中学教员乔治·波柯克,为满足小女儿玛莎翱翔蓝天的愿望,制作了一只大风筝,并把玛莎绑在上面放飞,风筝上升到90多米的高度,不久安全落地。如果这件事属实的话,小女孩玛莎将是欧洲第一个乘风筝升空的人。

风筝传入欧洲之后,人们像对中国竹蜻蜓一样痴迷着魔,不断揣摩探究,终于俄国人莫扎伊斯基早于中国制出世界上第一架发动机载人风筝,并很快将其用于战争。他们将中国发明的这一古老玩具玩出了很多新花样,如用于风筝冲浪、甚至用于代替风帆带动轮船行驶、用于高空风筝发电等。世界各国对于风筝的开发应用方兴未艾。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美国华盛顿国家航空和空间博物馆中有一块标牌上也醒目地写着: “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可以说,中国的风筝是现代飞机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