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扩展中国时间本体
在构建了基础时间本体之后,研发中文时间本体的下一个任务是,采用中国方式或中国传统历法进行时间度量,并构建时间表示形式模型、公历计时系统表示的时间实体与中国传统计时系统表示的时间实体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基于不同计时系统的时间实体的表示和转换。
需要指出的是,时间实体可以看作是时间点或时间段,与具体应用相关。下面阐述中国传统计时本体。首先介绍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世界上独有的计时方法,也是设定农历年和农历月的基础。24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为农业生产、生活和文化等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二十四节气将黄道24等分,两个节气之间有15°的太阳经度。偶数节气称为大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季节更替、天气变化、农业活动等,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传统的计时系统中,时间单位的集合是{更,时辰,农历日,农历月,农历年,纪,花甲}。作为日历时间段,时间单位u有其特定的开始时间点、结束开始时间点和持续时间长度L。当时间单位u作为时间段时,即是时间长度为L的任何时间段。
(a)时辰或庚是包含两个小时的时间段。
(b)农历日是一个包含24小时的时间段。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日”与公历中的“日”在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不同,如以下公理a)和b)所述。为了区分两种历法中的“日”,用农历日指代中国传统历法中的“日”。
(c)农历月是一个包含29天或30天的时间段。
(d)农历年是一个包含12个农历月的时间段。
(e)“纪”只是时间段(Duration)的实例,它是持续时间长度为12个阴历年的任意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时间实体的实例。
(f)“花甲”是一个连续六十个阴历年的周期。从甲子年开始,到癸亥年结束。
引入谓词common-lunar-year(x)和leap-lunar-year(x)分别表示x是农历平年(Common Lunar Year)的实例,其中,x是农历闰年(Leap Lunar Year)的实例。谓词lunar-month(x)表示x是农历月,lunar-day(x)表示x是农历日,hua-jia(x)表示x是花甲,ji(x)表示x是纪,shi-chen(x)表示x是时辰,geng(x)表示x是更。
关于中国传统计时单位,有如下公理:
a)solar-day(x)→(startFn(x)=0:00 on the day x)∧(endFn(x)=24:00 on the day x)∧(durationFn(x,hour)=24)
b)∀x∀y∀T(lunar-day(x)∧solar-day(y)∧(startFn(x)=startFn(T))
∧(startFn(y)=endFn(T))∧(durationFn(T,hour)=1)→(startFn(x)=23:00 on the solar day before the solar day y)
∧(endFn(x)=23:00 on the solar day y)∧(durationFn(x,hour)=24))
c)lunar-month(x)→((startFn(x)=t10)∧(endFn(x)=t11))∧((durationFn(x,lunar day)=29)⊕(durationFn(x,lunar day)=30))
d)common-lunar-year(x)→((startFn(x)=t12)
∧(endFn(x)=t13))∧(durationFn(x,lunar month)=12)
e)leap-lunar-year(x)→durationFn(x,lunar month)=13
f)hua-jia(x)→(startFn(x)=t14)∧(endFn(x)=t15)∧(durationFn(x,lunar year)=60)
g)ji(x)→durationFn(x,lunar year)=12
h)shi-chen(x)∨geng(x)→durationFn(x,hour)=2
其中,
(a)t10表示新农历日的开始时间点。
(b)t11表示下一个新农历日之前农历日的结束时间点。
(c)t12表示包含节气雨水(Spring Showers)的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的开始时间点。
(d)t13表示包含下一个节气雨水(Spring Showers)的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的前一农历日的结束时间点。
(e)t14表示甲子农历年的第一个农历日的开始时间点。
(f)t15表示癸亥农历年的最后一个农历日的结束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