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汉子回乡种出“金果果
2019年春,隆吉龙家的黄桃园里桃花盛开。居杨摄影
孩子喜欢野果好,老人喜欢秋节到。
夜里纺车虫儿叫,天亮蚂蚱弹腿高。
苞谷熟了起黄色,田中稻穗又弯腰。
山乐水喜人欢笑,好日又逢在今朝。
夕阳西下,彩霞满天。一个苗汉子立于坡上,脖子一挺,长吼一声,一曲苗歌随风飘来。
这个苗汉子就是十八洞村村委会主任隆吉龙。苗歌是苗家人最喜爱的民歌。湘西原生态苗族高腔和叭固腔,因其优美的旋律如天籁般动听,被誉为中国的“春之歌”。当悠远的苗歌在苗岭山寨响起时,漫山遍野的回声八方呼应的气势便滚滚而来……
47岁的隆吉龙是村里走出大山闯世界的第一人。
25年前,20岁出头的隆吉龙高中毕业就跑到广东打工,修路、挖山、建房、搞装修、卖服装、跑运输,什么活都干过。跑运输,最多时一天能挣1000多元,一个月能挣四五万元。2005年,隆吉龙在广州成立了自己的运输公司,买了100多平方米的高层商品房,还娶了城里的漂亮媳妇,生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一家人终于变成了城里人。很快,他把老母亲接进城,想让没出过苗寨的老人过几天好日子。
长在大山里的母亲性格开朗,年轻时爱笑爱唱山歌。可是进城后却像变了一个人,总是郁郁寡欢,话越来越少。白天带孙子,她脸上还能见到一点点笑容;等到晚上孙子睡着了,她常常望着窗外的月亮发呆……有一段时间,母亲每天早晨一起床,就开始不声不响地收拾行李,说要回家。
在隆吉龙家黄桃园里帮工的村民。宋刚明摄影
隆吉龙带领村民在桃园里劳作。居杨摄影
2011年年底的一天,在外工作一天的隆吉龙回到家,刚推开门就看到母亲正趴在窗台上,眼巴巴地望着遥远的星空和月亮,脸颊上还有两行没来得及擦干的泪水,脚下堆放着已经捆绑好的行李。
隆吉龙被眼前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泪水潸然而下。那一刻,多少年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他的心头:从十几岁起就在外面闯荡,20年后终于在“五羊之城”有了落脚的地方;虽然身处热闹的大都市,但心底依然感到孤独与寂寞。每天穿行在高楼大厦、钢筋混凝土之间,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他不禁扪心自问:万家灯火,我的家在哪儿?芸芸众生,谁是我的亲人?大半辈子像浮萍一样漂泊,我们苗家人的根究竟在哪里?
树的方向,风决定;人的方向,自己决定。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隆吉龙终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也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决定:远方的苗寨和山水村落才是自己温暖的家,父老乡亲才是自己最亲的人。他下定决心,返回远方那个飘着熏肉香味的寨子,再也不离开啦!
2012年春天,隆吉龙注销了自己在广州的公司,卖掉了广州的房子和车子,带着一家老小踏上归途,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十八洞村飞虫寨。回乡就是要干事,但做什么才能让父母不再辛苦,让父老乡亲早日过上好日子呢?
隆吉龙在给桃树修枝剪叶。居杨摄影
隆吉龙一路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下高铁后坐上长途汽车,在服务区休息时,隆吉龙在水果摊上一眼瞅见了他从没见过的一种桃,圆滚滚、金灿灿的。
“这是啥桃?”
“黄桃。”
“多少钱一斤?”
“15块!”
“啊?你这卖金子呐!”
“尝尝吧,不甜不要钱。”
隆吉龙咬了一口,真的很甜,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
隆吉龙买了一袋黄桃,像是提了一袋金子。
十八洞村山多地少,人均耕地1亩。种粮食只够糊口,挣不上多余的钱;种西瓜和烟叶,成本高,也多挣不了几个钱。要是用这些地种黄桃多好啊!
有了这个念头后,隆吉龙便马不停蹄地考察了怀化麻阳和株洲炎陵的黄桃种植基地。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瞄准了一个目标——种黄桃搞产业。
又是一年丰收季,桃园里硕果累累,隆吉龙和村民们忙着摘桃子。居杨摄影
隆吉龙是村民眼里的大能人,他的话乡亲们听得进去。他就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咱们种上黄桃,3年能挂果,5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种30株桃树,产果3000斤,能卖15000元,比种玉米多收入14600元,比种水稻多收入14000元,比种西瓜多收入11000元;更重要的是,村民收益可持续15—20年,年年都有钱进到口袋里。
“旱地每亩400元,水田每亩600元,签下合同按年给,所有风险我来担。把黄桃种起来,让十八洞村春天有花看,夏天有园逛,秋天有果吃!”隆吉龙的话音刚落下,村民们的掌声立刻响起。
隆吉龙利用自家的七八亩地,又流转了村民们的七八十亩地,再投入数十万元,率先在十八洞村种上了20亩桑葚和60亩黄桃。
回乡第二年的隆吉龙,正赶上了好时光。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像一股和煦的春风,吹开梨树桃树花千朵。
2014年,在隆吉龙的牵头下,十八洞村成立了花垣县金惠隆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贫困户当上了社员,全村连片桃树面积达到110亩。
农谚不虚。第三年,桃树挂果了,树壮果圆。隆吉龙按照果树专家的建议,把刚挂的果全打了,又足足把黄桃林养了一年。
村民们将摘下的黄桃包裹装箱。宋刚明摄影
第四年,黄桃大丰收,金铃满山坡。
2018年8月5日,天刚蒙蒙亮,隆吉龙就起床了,带着乡亲们来到桃园。一个个比拳头还大的金黄色桃子挂满枝头,要趁早把这些又大又甜的桃子摘下来,运送到外地和各大超市,批发价每斤5元,卖到超市每斤8元。人们在桃园里忙碌着,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别小看这片黄桃林,它可是农民致富的‘金果果’!”隆吉龙望着眼前的这片桃林信心满满。
2017年6月15日,十八洞村村委会改选,村民一致推选隆吉龙当村委会主任。父老乡亲们都说:“吉龙在外面打拼了几十年,见识多脑袋灵,点子多肯吃苦,最重要的是,他既能干还没有私心,就让他领着我们大伙干吧!”
2018年7月1日,隆吉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让全村人的口袋快快鼓起来,是这个苗汉子的梦想,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2018年8月11日清晨,隆吉龙和村民将摘下的一筐筐黄桃抬到汽车上,准备送往花垣县城的超市。居杨摄影
隆吉龙(中)在村委会办公。居杨摄影
隆吉龙走在去往十八洞村游客中心的路上。居杨摄影
隆吉龙是幸运的,他的力量来自方方面面:政府督战,资金支持,政策倾斜,干部帮扶。短短几年间,他和村委会其他成员带领村民们发展六大产业,形成产业扶贫合力,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转变。2017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首破万元,53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12128元;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4668元,是2013年的8.7倍。
隆吉龙告诉记者,村里实施了“品牌强村”战略,在35个类别上防御性地注册了“十八洞”商标72件,让“十八洞”这个无形资产变成了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让隆吉龙感到欣慰的是,十八洞村这个曾经让人“望而却步”的落后村,不仅实现了整村脱贫,而且摇身一变成了全国的先进村,集体经济有了鼓鼓的“钱袋子”。正在开发的天然溶洞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即将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曾经外出讨生活的村民纷纷回乡,留守的老人和孩子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亲情。从不被看好到充满朝气和活力,十八洞村用“水泥地里种花的精神”实现了华丽逆袭!
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十八洞村的面貌也一天比一天靓,隆吉龙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最让他开心的是儿子飞飞的变化和妻子回家带给他的惊喜。
2011年隆吉龙决定回乡时,妻子小梁憋着一肚子的气。两个人在外打拼了几十年,本来一家人在大城市过得很好,隆吉龙却突然说要返乡回村,卖了房子卖了车,还把公司也卖了,把钱都投到了风险大的黄桃种植上,小梁心里实在想不通。刚回乡那段时间,小梁一直闷闷不乐,加上她是外地人,不懂当地话,很难与家人沟通,常常一个人发呆,伤心落泪,心里的苦闷无处说。
2012年春节过后,隆吉龙不忍心让妻子跟着自己受罪,他心一横,撂下几句狠话:“你还年轻,别跟我再过苦日子了。走吧!离开十八洞村,或许还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丈夫的绝情,让小梁难过了好一阵子。当时,儿子飞飞刚上小学,小梁决定先留下来陪伴儿子读书,直到儿子考上了吉首中学,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十八洞村,回到安徽老家。
自从妈妈离开后,飞飞对爸爸的积怨越来越深。如果当初不是爸爸执意要回乡,现在一家人在广州过得舒舒服服。飞飞平时在学校里住宿,周末回家也跟父亲说不上一两句话。那天,隆吉龙开车把儿子从吉首接回家,忙里忙外做了一桌好吃的饭菜。吃饭时,他夹了一块腊肉放在儿子碗里,没有想到儿子根本不领情,把碗一撂扭头走了。隆吉龙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调料罐,很不是滋味。
隆吉龙家的堂屋里挂着许多老照片,记录了几代人的回忆。居杨摄影
面对亲人们的种种不理解,隆吉龙黯然神伤。居杨摄影
隆吉龙的儿子飞飞在自家正在扩建的房子里。居杨摄影
2018年清明节前,隆吉龙和我们聊起了家事,说出了憋在心里很久的话:“儿子已经13岁了,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我在外面忙点累点都不算啥,最苦恼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和儿子相处。唉!我们父子俩一见面就像针尖对麦芒……”看到隆吉龙一脸的痛苦,大伙就决定在采访工作之余,一定要帮帮这个无助的父亲。
飞飞长得眉清目秀,很像他那漂亮的妈妈。经过几次采访,大家跟飞飞也都熟了。我们去找飞飞时,他正躲在自己房间里玩手机。我们就想法先跟他套近乎,讲了自己成长中经历的事,见他越听越感兴趣,就巧妙地引出了话题:“飞飞呀,说说你老爸吧,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了解他多少?”他一脸疑惑地摇了摇头。“那你看看村民口中和我们笔下的你老爸吧。”我们趁机打开手机,点开那篇专写隆吉龙的文章,飞飞先是漫不经心地扫了几眼,后来被文章里的故事所吸引,这才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飞飞的眼睛一直盯着屏幕,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过了好半天,他才抬起头若有所思地说:“写老爸和奶奶的那一段,真的戳到我心里了。其实我知道,老爸是一个很顾家的人,也是一个能担当的男人。他回来是为了奶奶爷爷,也是为了村里更多的人。我心里很清楚,但就是嘴上说不出。”见飞飞的心结慢慢打开了,大家就帮他分析:“你和你爸就像两颗椰子,外壳坚硬得像一块石头,里面却柔软得像一包甜丝丝的水。你们两个表面上坚如磐石,但内心都充满了柔情。其实,你们父子俩都很在乎对方,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你说,对吗?”听了我们的话,他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2018年12月22日,隆吉龙开车把儿子飞飞从学校接回家,还做了一桌子好菜,但飞飞并不领情,吃饭时一句话也不说。居杨摄影
晚饭后,隆吉龙的父亲和母亲唱起苗歌,飞飞则坐在屋角玩着手机。居杨摄影
2019年清明节,隆吉龙一家去祭祖。居杨摄影
2019年8月4日,妻子小梁慢慢理解了隆吉龙当初的选择,从老家安徽回到十八洞村。居杨摄影
隆吉龙和妻子小梁。居杨摄影
2019年8月4日,重新团聚的一家人吃了两年来第一顿团圆饭。宋刚明摄影
历经波折后重新团聚的隆吉龙一家三口。居杨摄影
聊着聊着,飞飞脸上的表情平和了许多,话也多了起来:“我现在只想好好学习,我最大的理想就是考上北大清华,将来当科学家!”从那次交谈后,飞飞开朗了许多,回到家里话也多了,有时还主动找爸爸说话,帮爷爷奶奶干点儿农活。
2019年8月4日下午,飞飞和妈妈在安徽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后,乘火车、坐大巴,一路辗转10多个小时,终于拎着大包小包回到了家。“爷爷,奶奶,爸爸,我和妈妈回来了!”飞飞像一只快乐的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进了家门。母子俩的到来,让一向冷冷清清的家顿时热闹起来。
隆吉龙见到妻子小梁回来,喜出望外,他嘴上虽然没说什么,心里却一直在嘀咕:孩儿她娘这次回来要住多久?是不是还要走?唉!顾不得那么多了,先吃了这顿团圆饭再说。知道儿子今天要回家,隆吉龙早早起床,杀鸭宰鸡煮好了腊肉,一个人忙里忙外做了一桌子家乡菜。
“今天,有一件高兴的事要说说。这个学期飞飞学习进步快,期末考试成绩在全年级1000多名学生中排前100名!”团圆宴上,隆吉龙说起儿子,语调一下子提高了八度。他喜气洋洋地端起一碗苞谷烧,一口干了。
一旁的小梁听了也很高兴,喝了一杯自家酿的女儿红,脸上顿时飘起了两朵红霞。她用手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脸,慈爱地说:“儿子,妈妈真为你高兴!这次回来,妈妈不走了,陪着你读完中学,考上北京的大学!”听妈妈这么一说,飞飞先是一愣,接着兴奋地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傻笑,还不忘夹起一块腊肉放在妈妈碗里。
妻子说这句话时的声音不算大,隆吉龙却听得真真切切,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懵了半天才回过神儿来。“差点忘了,炉子上炖的鸭子应该熟了,我去端。”他慌忙起身,一头闯进厨房,望着炉火发了半天呆,他感到自己的一颗心激动得好像要蹦出来了。一家人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画面常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这是在梦里还是真的?这幸福也来得太突然了。炉火越烧越旺,炖了大半天的老鸭飘出一股股香味,他想都没想就直接用手端起砂锅,快步回到堂屋。哎哟!手被烫了,火烧火燎的痛,他赶忙把砂锅放到桌上,下意识地用双手捏着耳朵,连蹦带跳。“你们快看!老爸多像孙悟空!”“哈哈哈……”欢乐的笑声穿过窗户,飞出寨子,飘向大山。
好事一桩接一桩,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吉首一家客户打来电话,订购100箱新鲜黄桃,第二天发往超市。
第二天一大早,全家人早早就起床了,走过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直奔那片望不到边的桃园。几只小鸟在树上追逐着,一阵微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桃子的香味。一家人拎着桶、背着筐、提着箱子进了果园。一进果园,飞飞就迫不及待地摘桃。“要挑个儿大、颜色黄、样子好看的。”隆吉龙一边摘桃,一边叮嘱儿子。妻子小梁和父母在一旁装箱,不一会儿就装了一大箱。隆吉龙忍不住抓起一个毛茸茸的黄桃,在衣服上擦了擦,咬一口,真甜啊!
灿烂的阳光穿透层层树叶,照射在枝头密密匝匝的黄桃上,硕果累累的桃园里一片金黄。小梁一直忙碌着,她干活很细,先把个头大、品相好的桃子一个个拣出来,再小心翼翼地给它们套上果衣、称重装箱、贴上商标。一箱不多不少正好10斤,整整齐齐码在一边,装上货车准备运往各个超市。
小梁劳动的样子真好看,她纤细的腰肢忽而弯曲,忽而伸展,举手投足间透露出成熟的魅力。一旁的隆吉龙看呆了,那种久违的浪漫和美好顷刻间在他心底里掀起汹涌的波涛。苗家汉子心里一阵激动,放开嗓子唱起来,顿时,一首古老的苗歌在山间果园飘荡开来。
妹妹嗷……又傻又笨又不大气哟,
你不喜欢我,我喜欢你啊;
是鸟儿被我哄下树来了,
是鱼儿被我哄上岸来了。
嗷……呵……嗷……
我只会吃不会做嗷……
绵延的梯田宛如巨大的五线谱,在千沟万壑中均匀地展开,劳作的人们如点点音符跃动其上,一种强烈的音乐感弥漫在天地之间。
群山的翠绿笼罩在云烟缭绕之中,苗家阿哥的歌声回荡在幽谷中。
苗家人爱唱歌,情感都在歌里;苗家人的歌,越唱越响亮,越唱越醉人。
阿哥阿妹的幸福哟,在悠扬和美的山歌里唱出来;十八洞村的变化哟,在绵长婉转的苗歌里都能听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