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用蜜酿造的日子越来越甜

第八章 “懒汉”用蜜酿造的日子越来越甜

2019年4月7日,龙先兰和吴满金在油菜花地里查看蜂箱。居杨摄影

走出梨子寨,穿过一条800米长的小路,就来到了竹子寨,龙先兰就住在这个寨子里。坐落在半山坡上的竹子寨,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是纯木结构的。龙先兰的家在最边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门前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村里那条旅游观光路正好从他家门口过。

2018年年底,进入腊月了,天气冷得让人伸不出手来,龙先兰领着我们去割蜜。“我养的土蜜蜂,一年要割两次蜜。这是今年的最后一次。”他说。

刚刚下过一场雨雪,地上又湿又滑。山路崎岖蜿蜒,路边沟壑有几丈深,开车更要小心翼翼。

有幸,一路风景秀美,云海缭绕,犹如仙境一般。湘西的山,湘西的云,刻画出大自然神奇的美。

龙先兰养的蜜蜂就在路边一块平坦的山坡上,一个个长方形的蜂箱摆成一片,甚是壮观。龙先兰和妻子吴满金拎着取蜜工具来到蜂箱前,轻手轻脚地掀开蜂箱盖子,里面是一枚很大的蜂巢,上面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蜜蜂。

美丽的蜜蜂,森林的精灵,一直勤劳地工作着。这是中华土蜂,采蜜周期长,对蜜源要求高。

龙先兰养了3年蜜蜂,在村里也算是养蜂专家了。他讲起养蜂经验来头头是道:“我养的是中华蜂,民间俗称土蜂。只有这种蜂产的蜜才叫土蜂蜜。”

“土蜂生活在老山深处,这里污染少,蜜源多样、品种稀有,酿造出来的土蜂蜜品质更高、营养更丰富。其实,人们说的药用蜂蜜,就是这种土蜂蜜。”龙先兰的一番话让我们长了见识。土蜂蜜口感清香浓郁,富含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多种微量元素。据《本草纲目》记载,正宗土蜂蜜是药引的首选蜜,堪称“蜜中精品”。这样纯正天然的蜂蜜在市面上很少能见到,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东西,总是稀少而弥足珍贵。

2019年春天,我们又赶上了一次割蜜。4月的花田里,山坡上开满了黄灿灿的油菜花,在绿色的大山脚下显得格外醒目。一身力气的龙先兰干活非常利索,新酿的蜜不一会儿就割完了。

快晌午了,小两口正打算收工。忽然,一只蜜蜂俯冲而下,瞄准吴满金的眼皮蜇了一口。“千万别打,让我来!”龙先兰赶紧跑上前,心疼地捧起妻子的脸,先是用嘴拼命吹,想把那只捣蛋的蜜蜂吹跑。无奈这只蜜蜂已经将蜂刺深深扎进吴满金的眼皮里,龙先兰用手捏住蜜蜂的半截身子,好不容易才将它扯了出来。不一会儿,吴满金的右眼就肿得像颗核桃。

割罢蜜,小两口提着蜜桶回到家,开始过滤蜂蜜。蜂蜜过滤程序十分原始,只见龙先兰舀出一碗蜂蜜,缓缓倒进一个用纱布盖着的桶里。晶莹剔透的蜂蜜慢慢流淌,像一条顺滑柔软的金丝带。龙先兰说,不经过任何化学和物理加工,这样过滤出来的蜂蜜才能保证营养价值不流失,在常温下放置3年也不会变质。

这种完全处于野生状态的中华土蜂养殖及采蜜方式,让我们叹为观止。

吴满金笑盈盈地端来一碗蜂蜜,热情地对我们说:“自家的土蜂蜜,尝尝鲜,甜着咧!”

吃一小口,甜到心里。这是森林与自然的味道,沁透心脾的味道,也是小时候的味道。

这对夫妻用“甜蜜”事业酿造幸福生活的故事漫长曲折,但很有意思,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早年,湘西武陵山区是贫困地区,成年男子打“光棍”在这里是特别普遍的一种现象。几年前,十八洞村这个只有200多户人家的小村寨,“光棍汉”就有几十个。因为穷,本村的姑娘都嫁出去了,外面的姑娘又不愿嫁进来。因此,这里的单身汉娶老婆就成了一个大难题。一首苗歌唱出了十八洞村单身汉们的无奈:“有女莫嫁梨子寨,一年四季吃野菜,山高沟深路难走,嫁去后悔一辈子。”

年轻的时候,龙先兰算是寨子里的帅小伙,大眼方脸,人高马大。本来家里就穷,雪上加霜的是,家里接连遭遇变故:先是父亲病逝,妹妹又不幸溺水身亡,后来母亲也远走他乡。

只几年工夫,一大家子就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接踵而来的不幸遭遇,让他索性破罐子破摔,天天望着窗外发呆,整天啥事也不想干,苦闷的时候就喝酒解愁。喝醉了耍酒疯,不是找人吵架打架,就是像一摊烂泥一样倒在路边酣睡,村里人见了他都躲着走。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场大雪,厚厚的雪没过了小腿,龙先兰又醉倒在街头雪地里,幸亏被乡亲们及时发现,把他抬回了家,要不然他早就成了“冻死狗”。后来,村民们就给他取了一个绰号“懒汉酒鬼”。

2014年3月的一天,时任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正在给来村视察的副省长张硕辅汇报工作,不料龙先兰突然闯了进来,直接对张硕辅说:“省长,工作队来了,可是我还是没有饭吃!”汇报会被当场打乱,难堪至极。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龙秀林开始对这个“刺头”关注起来。了解了龙先兰的情况后,龙秀林开始有意走近他,认下了这个弟弟,还把他带回家过年。“爹,妈,你们看,我这个弟弟俊不俊?”两位老人一看儿子“捡”了一个弟弟回来,笑得合不拢嘴,遂按苗家认亲礼,给了龙先兰一个大红包。龙先兰忍不住喊了“爹妈”,泪水止不住流了下来。也是从那时起,龙秀林打定主意,要想把龙先兰这棵“歪脖子树”掰直了,得先帮他找一个媳妇,拴住他那颗游荡的心。

2015年苗节上,一场热闹的苗家婚俗表演开启了十八洞村第一届相亲大会,拦门敬酒、对歌相识、比武招亲,好不热闹。龙秀林是一个有心人,不仅一手策划了这场相亲大会,还特意安排让高大帅气的龙先兰先亮相。果然,龙先兰一出场,立即引起了板栗村大眼睛姑娘吴满金的注意。她上下打量了龙先兰半天后,大方地问:“长得挺壮实,你都会些啥?”

“我啥也不会,可我有的是力气。哪个愿意跟我走,我让她幸福一辈子!”说着,龙先兰一个鹞子翻身,一口气做了几十个俯卧撑。

望着大汗淋漓、真诚憨厚的龙先兰,吴满金有些心动。这个小伙子长得板板正正,看上去像是一个老实人,话说得也蛮实在。

这个一开始看起来幸福甜蜜的爱情故事,后来可经历了不少波折。吴满金的母亲是从十八洞村嫁到板栗村的,她向乡亲们一打听,得知龙先兰又穷又懒,还是一个大酒鬼,死活都不愿意让闺女嫁过来。

提亲碰壁使龙先兰深受打击,他消沉了好一阵子,整天提不起精神来。龙秀林心中有数,就鼓励他:“兄弟啊,过去你一个人浪荡惯了,好酒闹事名声在外。说你一下子就变好了,人家可能不相信。哥帮你再努力一年,做出一个好样子。到了年底,我和你嫂子亲自上门帮你提亲。”

接着,龙秀林又给他出主意:“要想把满金娶回家,你得先做事挣钱,手头没钱,拿什么养老婆?咱们苗家人住在山里,吃在山里,还要靠山致富。十八洞村植被茂密,蜜源丰富,学学养蜂吧!”他把龙先兰送到县里的培训班学习养蜂,又给他买了许多有关养蜂的书。经过培训后,脑筋灵活的龙先兰开始尝试养蜂。他先在家里试着养了4箱土蜜蜂,还真的成功了!当年就卖了 40多斤蜂蜜,收入3000多元,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尝到甜头的龙先兰立马有了信心,他决定扩大养殖规模,但手里缺少资金。于是,龙秀林又开始四处奔波,帮他联系小额信贷,还请来县里的养蜂专家指导他养土蜂蜜。2016年初,龙先兰申请到了5万元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当地的土蜜蜂,养殖规模扩大到38箱。到年底,他收获了400多斤蜂蜜,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一年下来挣了5万多元。

年底时,龙秀林兑现承诺,和妻子选了一个好日子,特意把龙先兰打扮得整整齐齐后,3个人一起来到板栗村提亲。龙秀林一进吴满金的家,放下大包小包,就非常诚恳地对吴满金的母亲说:“大妈,您放心,有我们当大哥大嫂的帮助,满金跟着先兰兄弟一定能过上好日子!”满金母亲被打动了,终于答应了这门亲事。

2017年元旦,龙先兰和吴满金喜结良缘,真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父老乡亲给他们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婚礼。最高兴的还是龙秀林,现场为兄弟大婚写了一副对联,上联:孤儿不孤,苗寨个个是亲人,下联:贫困不贫,苗乡处处见精神,横批:爱的力量。

婚礼上,龙先兰也给自己养蜂打了一句广告:“蜜蜂为我脱贫,蜜蜂助我脱单!”他还告诉乡亲们,他心中的蜜蜂就是他的甜蜜的事业,就是精准扶贫的好思路。

在龙秀林看来,脱贫首先思想要脱贫,要激发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而吴满金现在成了龙先兰最大的内生动力,自从和吴满金牵手以后,龙先兰便有了责任感,干劲儿更足了。

养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开始,怕惊动蜜蜂,小两口只敢在夜里上山打理蜂箱,不小心被蜜蜂蜇了也是常有的事。

“每天钻山穿林放蜂,会不会很辛苦?”记者问。“才不会呢,就像你们记者说的,养蜂就是甜蜜的事业。真的,我感觉是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干什么都不觉得累。”吴满金的笑容里都带着甜甜的味儿。

在爱情力量的鼓舞下,龙先兰的“甜蜜”事业更上一层楼,到了2017年底,他的蜜蜂养殖规模发展到110箱。按每斤蜂蜜市场价150元计算,年产值超过了10万元。小两口还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下子成了家喻户晓的“甜蜜夫妻”。

2018年,夫妻俩在县城买了新房,补拍了婚纱照,好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龙先兰现在已经很少喝酒了,跟以前判若两人,村里人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吴满金大方热情、乐于助人的性格,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大家伙推选她当上了十八洞村妇女主任。

在放蜂过程中,蜜蜂蜇到了吴满金,龙先兰用手帮妻子拔蜜蜂刺。居杨摄影

龙先兰手头有了钱,又有了新想法。他琢磨着要带着村里的贫困户一块儿养蜂,把“甜蜜”事业做得再大一些,和乡亲们一块儿摆脱贫困。说干就干,在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他把村里的13户贫困户组织起来,成立了十八洞村苗大姐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龙先兰被推选为合作社社长。他自加压力,挑起肩上这副沉甸甸的担子,领着乡亲们撸起袖子干起来。他带着大家放蜂、收蜂、酿蜜、割蜜、过滤,忙了整整一年。2017年,13户养蜂户每户增收逾万元,也尝到了甜蜜的滋味。曾经的贫困户龙先兰又扯开嗓子唱起了山歌:“花开一朵呦不是春,花开满山呦春来到。”

“先兰兄弟变化太大了,整个人都有了精气神,人也开朗了许多。自己的事认真做,村里的事也很上心。看得出,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伍这样评价。

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贫困户养蜜蜂变成了万元户,也纷纷加入合作社。2017年,龙先兰带动村里13户贫困户58人养殖土蜜蜂,养殖规模为180多箱。2018年,他带动全村118户562人养蜂,养殖规模达到1146箱。合作社的土蜜蜂养殖产业越做越大,村民们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小夫妻准备出门割蜜。居杨摄影

对于十八洞村的“甜蜜”事业,龙先兰还有很多想法。为了打开市场大门,拓宽蜂蜜销路,创造更大效益,增加贫困户收入,十八洞村苗大姐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计划建设加工厂房,申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力争进入电商平台,实现常年销售、稳定增收。他还计划再投入一些资金,在位于寨子的旅游步道旁开一家蜂蜜产品体验店,借力十八洞村的旅游开发,让游客在百花园里体验采蜜过程,品尝纯正甘甜的中华土蜂蜜。

2018年,十八洞村苗大姐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被湖南省批准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龙先兰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又有了更大的计划:注册500万元资金,成立十八洞村金兰蜜蜂养殖有限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县里还派来了一位科技特派员,帮助他们把“甜蜜”事业做大做强。

2018年初秋的一天,正在龙先兰大展宏图的时候,龙秀林找到他,跟他商量一件重要的事情:希望他用自己养蜂的本事,帮助邻村的41户贫困户早日脱贫。

蜂箱里出现死去的蜜蜂,龙先兰在查看原因。居杨摄影

割蜜前,龙先兰给吴满金戴上防护的帽子。居杨摄影

龙先兰听了后,二话没说就点头答应了。因为早在4年前,龙秀林对他说过一句话:“兄弟,现在大哥帮你脱贫,将来有一天你出头了,日子好过了,就要多带一些贫困户脱贫!”龙先兰并没有忘记大哥的话,他心里非常清楚,是自己回报社会的时候了。

长乐乡谷坡村离十八洞村不远,是一个偏远山村,山路长,土地少,有41户188名贫困人口。经过深入调研,扶贫工作队认为,地处大山深处的谷坡村适合养殖蜜蜂。在讨论该村扶贫方案时,人们首先想到了已经在蜜蜂养殖方面取得成功经验的龙先兰。

实施的具体方案是,谷坡村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9.2万元,龙先兰投入近4万元,以合作的方式购买150箱蜂,并在旁边的洞冲村选了一块蜜源植物资源丰富的山地,进行集中养殖与管理。

“每年保证这41户保底收入800元,持续5年。管理得越好,村民分得的钱就会越多。”对这项工作,龙先兰心里有数。

龙先兰望着远处的山峦田野,满怀深情地说:“我们这个地方山清水秀,一年四季花开不断,二月白菜花、油菜花,三月桃花、梨花,四五月杨槐花,六月玉米花、稻谷花、杜鹃花,七月南瓜花,八九月桂花、荆条花、乌贝子花,十月石榴花、野菊花,十一月还有月季花。”

“现在,养蜂的地方已经选好,蜂箱也买好了,一开春就动手干。争取5年后发展到500箱,让谷坡村41户乡亲也能像十八洞村村民一样,过上甜甜蜜蜜的好日子……”龙先兰站在山坡上,说话时底气十足。

2019年3月29日,“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第五届“向上向善湖南好青年”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龙先兰荣获“创业创优好青年”奖,成为从十八洞村走出来的青年模范。

2019年,合作社创立了“十八洞金兰土蜂蜜”品牌。蜜蜂养殖又获大丰收,蜂蜜产量超过1万斤,预计产值达180万元,利润有望突破100万元大关。

2019年11月16日,在长沙会展中心举办的“2019一乡一品国际商品博览会”上,龙先兰带着他的“十八洞村金兰土蜂蜜”参展,一同展出的还有十八洞村的苗绣、猕猴桃、山泉水等。十八洞村的土特优品牌一亮相便火爆热销,受到国内外商家的青睐,当场就签订了一批供销合同。

小两口在自家门前的小菜园里摘菜。居杨摄影

两人商量着开一家蜂蜜体验店。居杨摄影

2019年11月25日,龙先兰和妻子吴满金与十八洞村的13名村民受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组邀请来到北京。他们身着鲜艳的苗服,登上中央电视台大舞台,参加星光大道春节特别节目《2020星光嘉年华》的录制。当天,龙先兰发了九方格现场照片,瞬间刷爆了朋友圈,人们纷纷为脱贫致富、正在走向小康的十八洞村人点赞。

龙先兰从一个远近闻名的“懒汉酒鬼”,蜕变成湖南省“创业创优好青年”,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啊!

龙先兰的经历,也是村里单身汉脱贫又“脱单”的缩影。过去,因为村里穷,年轻的小伙子们在外面谈恋爱后都不敢把姑娘带回家,生怕吓跑了人家。2013年,村里35岁到55岁的单身汉有39名。2019年,已有30人脱贫又“脱单”,娶进门的媳妇都是外地人,一家人和和美美,勤劳致富。

这些日子,龙先兰的好事喜事接连不断。2019年7月25日一大早,吴满金感觉头有些晕,不想吃早饭,而且总想吐。到吉首医院检查后,妇产科大夫告诉她一个好消息:“恭喜你,怀孕啦,有小宝宝啦!”吴满金高兴得只抹眼泪。算起来,她和龙先兰结婚快3年了,两人天天盼着孩子的到来,现在真的有宝宝啦,她怎能不高兴?她双手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感受着这个小生命的到来。正在外面办事的龙先兰听到这个消息后,开车飞奔而来,见到妻子后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傻笑。

才过去几天,龙先兰心里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他暗地里对自己说:眼看着就要当爸爸了,钱不能再乱花了,要留着给孩子用;也不能再像过去那么贪玩了,要有一个当爸爸的样子。龙先兰心里多了一份牵挂,肩上多了一份责任。

“最有意思的是,最近晚上时常激动得睡不着,使劲儿地想没出生的娃儿长啥样。自己在心里说呀,如果是姑娘要像满金,眼睛大,皮肤白;如果是儿子就要像我,国字脸,个头高。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我都喜欢!”龙先兰兴奋得手舞足蹈。

夕阳笼罩下的远山、木屋、稻田,仿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金纱。“满金,你们娘俩饿了吧?不急哟,我这就去做好吃的!”龙先兰赶忙起身,乐颠颠地钻进厨房忙开了。

“自从得知我怀孕了,先兰像变了一个人。过去回到家只顾低头看手机,很少干家务活,也从不进厨房。现在变成了暖男,做饭、洗衣、买菜等家务活都包了。”吴满金捧着肚子笑盈盈地说。

小两口在家练习敲击苗鼓。居杨摄影

小两口总有说不完的话。居杨摄影

2019年8月,吴满金有了身孕。居杨摄影

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饭菜就端上桌了:鲜菇炒肉、鸡丝干笋、红烧南瓜、素炒白菜。龙先兰先给妻子盛了一碗米饭,随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喝了起来。“好久没沾酒了,今天高兴,开开戒,提前庆祝一下当爸爸!”龙先兰连喝三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只喜鹊飞来,立在门前的竹木栅栏上,东张西望,不肯离去。龙先兰抓了一撮谷子放在掌心里,走出门去喂喜鹊。喜鹊在他的手掌上津津有味地啄食起谷子来。吃饱后,喜鹊开始张嘴鸣叫,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好听极了。

苗寨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早报喜,晚报财,不早不晚喜临门。”喜鹊落门,报喜来。这让小两口更是喜上眉梢,“甜蜜”事业越做越大,明年家里又要添人加口,好事一桩接一桩,用蜜酿造的好日子越过越甜……

2020年3月11日,满金生了一个胖丫头。看着怀里粉嘟嘟的闺女,龙先兰喜极而泣,一直抱着舍不得放手。第一次做父亲的他,深情地对吴满金说:“老婆,谢谢你为我生了一个天底下最漂亮的闺女!咱们要给女儿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好听呢?”

“先兰,其实我早都想好了。如果没有习总书记来咱们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没有工作队党员干部的帮助,咱俩怎么会牵手,还有了女儿?更别说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了!咱们要感恩,感谢习总书记,感谢党和国家,一辈子都要记住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好人!女儿就叫‘龙思恩’吧!”

2019年8月5日,龙先兰为怀孕的妻子做了一桌子好菜。夫妻俩在家门口边吃边聊,畅谈着未来的生活。居杨摄影

2020年6月,龙先兰一家三口。石林荣摄影

“思恩,这名字真好听,还有意义,我喜欢!”

“龙思恩,爸爸妈妈说的话你都听见了吗?长大了一定要报答我们全家的恩人啊!”

龙思恩像是听懂了爸爸妈妈的话,睁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充满神秘和希望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