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诚信

学会诚信

在诸多中华美德对个人品德的要求中,“诚信”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孔子曾经强调,“民无信不立”,只有诚实,才可在与人交往中得到他人的信任。诚信慢慢地会成为习惯。一个人如果身体不好,可以慢慢调养;如果钱没有了,还可以再挣;但如果你的信誉没有了,可能就没有补救的机会了。当一个社会越来越步入正轨的时候,我们必须教育孩子要诚信,否则他以后的路会越走越窄,甚至无路可走。

东汉时期有个贤能的官员叫郭伋,在当时声誉很好。郭伋在并州任职时,一次下去考察,途经西河郡美稷县。当地的孩子们闻讯后,自发地聚集到一起夹道欢迎他。郭伋不知情,就问:“小朋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说:“听说您要来,我们特来欢迎!”郭伋闻言赶忙下马,一一答谢。在美稷县办完事后,孩子们又闻讯赶来送郭伋,并问他什么时候返回。郭伋立即让随从计算返程的日期,告诉了他们。由于事情办得十分顺利,返回美稷县的日子比预期早了一天,但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郭伋下令在县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郭伋说到做到,信守承诺,不仅受到人们的尊敬,也给孩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