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大国防教育格局

着力构建大国防教育格局

泰州市国防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近年来,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紧贴军地实际,注重构建长效机制和大国防教育格局,切实增强了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注重“三个结合”。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将国防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军地同频共振。2014年初,在市委宣传部成立了科级建制的国防教育处,实现了国防教育军地合署办公,进一步形成了全市上下履行国防职责的强大合力。与重点工作相结合。以争创“双拥模范城”等为契机,深化军民共建内涵,规范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扎实抓好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拓展“退役士兵村官培养工程”新途径,“学历+技能+就业”模式深受退役士兵欢迎。与关键时段相结合。突出抓好每年“全民国防教育日”和征兵期间的国防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大众国防观念;利用传统佳节组织军地走访慰问,提升军人军属的“光荣指数”。

突出“三个融入”。融入地方特色文化。注重汲取泰州“名人文化、海军文化、红色文化”的丰富营养,把国防教育融入“文化名城”建设大背景,有效发挥光荣传统和先进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和激励作用。融入红色旅游。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在开辟红色旅游线路,推广红色旅游项目、编写旅游解说词和相关书籍时,嵌入国防知识,引导市民特别是未成年人在休闲娱乐中接受国防教育。融入特色活动。实施“慰烈工程”,告慰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精神、教育广大群众;开展“军营开放日”活动,开放荣誉室、军史馆,定期接待群众参观,感受军营氛围;创新“法官进军营”活动,开展法制教育、维权咨询和积案受理,加大军属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

用好“三个阵地”。用好传统教育阵地。在乡镇社区等“民兵之家”设置国防阅报栏,在农村利用有线广播普及率高的优势开办“国防之声”节目,在公园、广场、集市等公共场所设置国防教育宣传标语和公益广告。用好新兴媒体阵地。依托广电、网络、手机、移动传媒四大阵地,升级全民国防教育网站,传播普及国防知识、扩大国防教育深度。用好群众文化阵地。充分发挥泰州百姓大舞台、百姓大学堂、百姓议事园等“三百”平台的作用,邀请军地知名专家学者和地方“百姓名嘴”,开设系列讲座,普及国防知识,共话国防时事,促进国防教育的经常化、大众化。 

(执笔:王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