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创新抓国防教育 深度融合强国防意识
海门市国防教育委员会
近年来,海门充分发扬全国首创“军人家庭服务中心”的优良传统,以强化“为政一方、心系国防”的意识为引领,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为方向,紧贴融合发展新要求,创新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初步形成了“五大融合”的国防教育新格局,使全市人民的“爱国心、报国志”在富有时代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得到激发和强化。2011年11月8日,在南京军区第十四次国动委会议上,海门市代表江苏省介绍了加强国防教育的经验做法,得到了时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和总政治部、南京军区、江苏省领导以及其他与会人员的高度肯定。
一、紧扣时代脉搏,自觉增强国防教育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对此,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自觉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主动增强提升全民国防教育水平的使命与担当,做到“三个始终坚持”,确保“凝聚三大共识”。一是始终坚持“和平不忘安全”,凝聚起“富起来了更要枕戈待旦”的思想共识。广泛宣传强大的国防在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的伟大意义,引导广大群众固牢“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的国防观念,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强化全民国防就是夯实执政根基,保障地方安稳就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共识。二是始终坚持“发展不忘国防”,凝聚起“和平时间越长、国防教育越要加强”的思想共识。市委、市政府按照“支持国防建设办再多的实事都不为过,投入再多的精力也不为多”的理念,始终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手抓、两手硬”,从而在全市形成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同步推进、互促并进、协调发展的浓厚氛围。三是始终坚持“履职不忘武装”,凝聚起“不管经济任务有多么繁重、党管武装一刻都不能放松”的思想共识。党管武装既是一个原则又是一项制度,党委第一书记既是一个职务更是一份责任。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不管经济形势如何波动,管好武装的热情不变动;不管发展任务如何繁重,管好武装的力度不松动;不管领导班子如何调动,管好武装的措施不落空”,开创了县级市“两副重担一起挑,两种效益一起出”的率先融合发展模式。
二、坚持融合推进,不断开创国防教育的崭新格局
近年来,我市紧扣国防教育的基本要求,突出“三大融合”,实现了国防教育的“三化目标”。一是与全民教育融合,实现教育对象全员化。围绕全民化目标,积极开展国防教育与全民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了“明重点、多层次、全覆盖”的国防教育新格局。首先,“明重点”。重点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三类教育对象。其次,“多层次”。全面抓好企事业单位、非公经济组织、社团、农村和社区等不同对象的国防教育。与此同时,坚持主动融入,注重分类指导,使教育的内容更广阔,受教育者的范围更扩大。最后,“全覆盖”。持续推动国防教育向外来务工人员和各类特殊群体延伸,减少“盲区”和“死角”,使国防教育切实进入千家万户,迈入“全民国防时代”。二是与先进文化融合,促进教育形式多元化。结合百姓文化生活实际,大力推动国防教育向日常生活、文化活动延伸拓展,重点推进“四个融入”。首先,融入群众文化生活。结合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将国防教育渗透融入到各类主题文艺演出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国防知识。其次,融入先进典型塑造。先后推出“军人家庭服务中心”、拥军优属企业家潘达新、余东镇新余村拥军服务岗等先进典型,引导全市上下以典型为榜样,不断增强国防意识。再次,融入媒体宣传报道。通过开办专栏、出版专刊、创办专报等,实时报道全市国防教育推进情况。与此同时,对外大力推介、提升形象,对内整合资源、大造氛围。最后,融入本地特色教育。多年来,在驻地部队的大力支持下,四甲中学、四甲中心小学等学校坚持不懈开展少年军校、电话报务训练等活动,形成了具有“海门特色”的学生国防教育。三是与时代发展融合,推动教育阵地现代化。近年来,按照同步推进、功能齐全的要求,我市先后投入近6亿元用于国防教育阵地建设,实现了“三个一流”,即建成了“一流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一流的消防指挥中心、应急救援大队,一流的烈士陵园和国防教育馆”,有力提升了我市国防教育阵地的档次和水平,增强了国防教育基地在国防教育中的吸聚力、感染力。
三、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提升国防教育的整体水平
一是以统筹协调的理念科学谋划。把国防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紧抓不放,始终做到“四亲自”、“六纳入”和“三挂钩”。首先,“四亲自”。始终坚持党委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常委议军会议、亲自审定国防教育工作规划、亲自过问重大问题、亲自参与重大活动。其次,“六纳入”。始终坚持把国防教育纳入党委政府总体规划、重要议事日程、社会管理创新、领导任期目标、财政预算和文明创建中。最后,“三挂钩”。始终坚持与领导干部升迁、部门责任、创先争优相挂钩,立起了“抓好国防教育是本职、不抓国防教育是失职、抓不好国防教育不称职”的鲜明导向。二是以整体推进的思路齐抓共管。建立上下顺畅的责任体系,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国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每年市委、市政府都要与各地、各部门和驻海部队签订《国防教育工作责任状》,主要是交任务、压担子、明责任。与此同时,积极创新军地一体推进国防教育的协作机制,加强军地之间沟通协调,做到思想上合心、力量上合成、优势上互补,努力形成军地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三是以严格规范的制度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国防教育联席会议、监督检查、总结表彰等制度,不断推动国防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广泛开展各类评比表彰活动,宣扬典型,奖励先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浓烈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