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分:信徒训条
(用《圣经》的话语,勉励信徒自己学习各自职分上所当行的)
牧师与传道:
牧者,在行为上应无可指责。就是:一夫一妻(不通奸),自守,端正,有节制,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酗酒,不暴力,不争吵,不贪财;要温和,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端庄顺服,坚守所教的真理。(参看《提摩太前书》第三章第二至六节)
基督徒应怎样对待他们的牧师和教师:[21]
“你们要吃喝他们所提供的,因为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路加福音》第十章第七节)“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哥林多前书》第九章第十四节)“在道理上受教的,当把一切需用的供给施教的人。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拉太书》第六章第六至七节)“那些善于领导的长老们,尤其是在讲道和教导上特别努力的,应该得到加倍的报酬。因为《圣经》上说:‘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拢住它的嘴。’又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提摩太前书》第五章第十七、十八节)“弟兄们,我们劝你们尊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就是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诫你们的。又因他们所作的工,用爱心格外尊重他们。”(《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第十二、十三节)“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你们要使他们交的时候有快乐,不至忧愁,若忧愁就与你们无益了。”(《希伯来书》第十三章第十七节)
政府的责任:
“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做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地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罗马书》第十三章第一至四节)
人民的责任:
“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一节)“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罗马书》第十三章第五至七节)
“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虔敬、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提摩太前书》第二章第一、二节)
“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彼得前书》第二章第十三、十四节)
丈夫的责任:
“你们做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彼得前书》第三章第七节)“你们做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不可苦待她们。”(《哥罗西书》第三章第十九节)
妻子的责任:
“你们做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以弗所书》第五章第二十二节)“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彼得前书》第三章第六节)
父母的责任:
“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生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第六章第四节)
儿女的责任:
“你们做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这是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以弗所书》第六章第一至三节)
仆人和雇工的责任:
“你们做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不要只在眼前侍奉,像是讨人喜欢的,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神的旨意。甘心侍奉,好像服侍主,不像服侍人。因为晓得各人所行的善事,不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必按所行的,得主的赏赐。”(《以弗所书》第六章第五至八节)
主人和主妇的责任:
“你们做主人的待仆人也是一理,不要威吓他们,因为知道他们和你们同有一位主在天上,他并不偏待人。”(《以弗所书》第六章第九节)
年幼的人的责任:
“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长的。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彼得前书》第五章第五、六节)
寡妇的责任:
“那独居无靠真为寡妇的,是仰赖神,昼夜不住地祈求祷告。但那好宴乐的寡妇,正活着的时候也是死的。”(《提摩太前书》第五章第五、六节)
基督徒的责任:
“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罗马书》第十三章第九节)
“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提摩太前书》第二章第一节)
各自学习其课程,
家庭喜乐有平安。
[1]路德于1528年10月22日至1529年1月9日间,访问了撒克逊区会的各教会。
[2]十诫:参考经文:《出埃及记》20:2—17;《申命记》5:6—21。
[3]十六世纪,《小问答》是被用做教师和家长对于小学生的启蒙教材之一。
[4]神不是要我们惧怕,而是要我们敬畏、顺从。
[5]关于《起誓》,参看《大问答·十诫》的详细解释。
[6]关于《安息日》,参看《大问答·十诫》的详细解释。
[7]神希望他的儿女全心全意地仰望他。
[8]神发怒是因为神爱他的儿女,威严而慈爱。
[9]此处含有父母双亲的意思。
[10]强调主内团契生活的重要性。
[11]路德博士在1531年特别地写下了关于主祷文的解释。主祷文的内容参看马太福音6:9—13。
[12]参照教义:“因信称义,因信成圣。”
[13]1558年之后的《圣经》版本中,主祷文加上了“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这一句。
[14]此处指原罪:就是亚当、夏娃在疑惑、违背神的话语时所犯下的。
[15]路德时代,信徒需到解罪者那里忏悔、得赦。
[16]参看《马太福音》8:13。
[17]参看《马可福音》5:34,《路加福音》7:50,8:48。
[18]经文参看《哥林多前书》11:23—25,《马太福音》26:26—28,《马可福音》14:22—24,《路加福音》22:19—20。
[19]参看《诗篇》145:15—16
[20]参看《诗篇》106:1,136:26,147:9—11。
[21]此小节并非路德所写,再版后,可能是经过了路德的允许,加在了《小问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