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辑的技巧
视频的后期编辑有很多技巧,掌握这些技巧是节目编辑的基础,后期编辑具体包括以下技巧。
(一)固定景别图像素材使用要简短干净
每个固定景别的图像素材使用的时间不能过长,通常使用2秒左右,人眼对视频素材的识别速度比较快,2秒已经足够看清画面中的所有内容,如果一个固定图像停留时间过长,会让观众审美疲劳。
(二)不同景别镜头组接增添画面变化美
通常我们拍摄视频素材时,会包含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景别,在视频编辑时,最好将不同景别的视频资料进行组接,如果必须同景别镜头组接时,必须是同景别不同内容的镜头。同景别通常在新闻节目中较常见,如新闻介绍出席领导时,就会用同景别,逐个领导给同样景别的镜头。如果使用不同景别,会让观众对领导的身份和职务产生视觉混淆。所以,在展现会议内容的新闻时,都需要使用相同角度、相同景别展现每一位参加会议的领导。
(三)合理准确地运用画面语言
画面语言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有许多表现手法,我们可以根据节目的总体框架设计镜头。最常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先用全景画面展现,然后再分别展现,最后再做总结。有些需要制造悬念的节目,也可以先特写,最后再用全景图像揭示实际内容。
(四)移动镜头要有头有尾
移动镜头是在一个固定镜头不能或无法完美展现一个内容时使用的一种拍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以使所展示的内容更全面,画面更丰富、更美。移动镜头在拍摄时,通常前后都会静止几秒,这其实是一组镜头,是三个分解镜头,我们在使用时,要从镜头移动开始使用,可以从镜头即将停止时结束,也可以在镜头定住以后,短暂停留,还可以任意截取移动视频素材的任意一部分使用。我们根据所拍摄的画面选择适合的方法。所以,后期编辑人员还要明白摄像师对画面创作的思路和意图。如一幢大楼,镜头是从大楼的一边摇到另一边,这时我们就用第一种方法,只使用移动部分画面;如画面是从一片湖面移动,最后定格在一个著名的建筑景点上,这时,就要使用第二种方法,最后的定格镜头稍做停留;如镜头展现的内容是群山,群山也没有哪一部分是特别突出的主题时,就可以根据节目需要,中间停留,或根据镜头的移动同步结束。
移动画面素材由于移动的速度较慢或者内容较多拍摄的画面素材时间较长,使用的时候如果用移动镜头,可能编辑的过程中就用不了几个镜头,或者镜头还没有移动完,内容就已经说完了,我们在使用移动镜头时,在视觉感觉舒服的范围内可以适当把速度调快。
(五)视频组接转场的运用
节目是由一个个视频素材组接在一起完成的。视频组接有许多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即直接将两个视频素材组接在一起,一种是运用特效转场,两段内容或两个不同内容,又或者节目的不同板块衔接的部分,就需要用到转场。比如旅游节目有主持人的现场介绍和关于旅游景点的配片,两者衔接时,就需要用到转场特效。在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中,都有常用的一些转场特效。如果需要特殊的或更漂亮的转场特效,可以在网上下载该编辑软件的相应转场插件,或由专业的动画设计师设计专门的转场动画特效。
(六)画面、配音、背景音乐三者的统一与配合
很多节目在展现图像内容时,会有配音员的配音,或背景音乐,或同时存在于节目中。后期编辑人员,要根据需要,对背景音乐、配音与节目视频进行合理搭配。
1.根据节目的整体风格,选择合适的音乐
音乐是有节奏的,音乐也有不同风格,我们要根据节目的需要,选取合适的音乐作为节目的背景音乐,背景音乐的选择,还要根据配音的语速、语感进行选择。音乐选择首先是风格的搭配。例如一个介绍娱乐圈娱乐资讯的节目,需要搭配快节奏的背景音乐,如果搭配一个中国古典的音乐就不合适。还有,音乐的节奏决定着节目的节奏。音乐是有节拍的,常见的有四分之二拍、四分之三拍、四分之四拍等,在视频编辑过程中,就要求根据节目的节奏寻找合适的音乐,当节目中有配音时,还要根据配音的语速节奏寻找相匹配的背景音乐。节目的画面也要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转换。简单地说,就是当节目节奏较快时,可以一个音乐小节,换一组镜头,节目节奏较慢时,有时可以几个音乐小节,才换一个镜头。后期编辑人员,可以根据画面内容来搭配音乐,也可以根据音乐节奏来设计画面组接,使音乐和画面为节目服务,达到完美的统一。
任何一段音乐都会有它的高潮部分,当进入到高潮部分时,音量也会相应增大,但是在用于节目背景音乐时,音量忽大忽小,就会影响收看效果,特别是与配音搭配时,背景音乐声音突然变大,就会遮盖了配音的音量。我们要将音乐控制在一个均衡音量范围内,然后根据节目需要,对总音量进行控制。每位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声音大小、配音时离话筒的远近都不相同,也需要后期编辑人员对配音的音量进行调整,调整到正常音量值。背景音乐在搭配配音时,为正常音量值的20%—30%,无配音时,也可以是正常音量。有些背景音乐,只有一部分适合节目,那我们就需要将合适的部分截取使用。有些节目需要很多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就需要后期编辑人员为每一段视频寻找到相应合适的背景音乐。
2.与配音完美融合,做到言之有画
大多节目都是有配片稿的,即配合节目图像内容,由编导组稿,主持人配音,后期编辑人员根据配片稿和配音组接相应的镜头。最基本的方法是,配片稿说到什么内容,画面相应地就体现什么内容。画面要比配音稍提前1—2秒展现内容,具体时间由节目节奏决定,节奏快时间就短,或几乎同步,节目节奏慢,配音出现的时间就要慢一些。配音结束后,画面和背景音乐会相应地延长,延续的画面是对配音内容的延续。有些视频保留同期声,也就是视频拍摄时录制的声音,在播放同期声时,可以去掉背景音乐,也可以保留,这些需要根据节目的需要进行处理。
画面的内容与配音搭配也有讲究,要根据配音稿的内容来决定。一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画面在先,配音在后。例如介绍一幢古建筑,配音稿为“这栋建筑建于唐朝……”这时候,就要画面在先,让观众先看到这幢古建筑。第二种情况是配音在先,画面在后。例如介绍一幢古建筑,配音稿为“在我们看到的这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中,有这样一栋建筑……”这时候,就要配音在前,关于这幢建筑的画面慢慢地展现,给人以期待。
(七)穿插内容画面充实主持人现场口播内容
有些节目中,主持人在现场会有大段的内容介绍,我们称之为主持人现场口播。这时候,如果只看主持人介绍的画面,会出现审美疲劳,可以在画面中穿插一些相应内容,或者在画面左或右下角插入一个小窗口,展现主持人介绍的内容。
节目视频编辑好以后,还需要加入一些动画特效、声音特效、彩色或动画字幕丰富节目内容,这些内容的加入,需要后期编辑人员从艺术的角度,观众接受的习惯和感觉,把这些元素恰当地加入,使节目锦上添花。这些技巧,需要后期编辑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学习。
节目视频编辑就像是制作一件艺术品,要靠后期编辑人员的专业技巧、文化修养、艺术灵感、工作经验,综合全面地对视频作品进行把握,合理协调节目各部分的内容,使它们做到完美融合,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