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电视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

一、少儿电视节目对主持人的要求

(一)少儿节目的专业素质

少儿节目的核心就是寓教于乐,让少年儿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游戏、学习。所以少儿电视节目工作者既是媒体人,又是教育工作者。主持人既是少年儿童的好朋友、贴心人,又是知识文化的传授者。编导和主持人要了解少年儿童不同时期的心理,学习有关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掌握少年儿童的行为习惯、表达方式等,换位思考,用少儿的思想和行为与他们沟通和相处。

这些内容就涉及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内容。主持人可以向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请教,也可以邀请他们来电视台,为从事少儿节目制作的媒体人进行专题讲座、专业授课,教授一些基础、实用的知识,让少儿节目更贴近受众。

少儿节目主持人要充满爱心,关爱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用欣赏的眼光、鼓励的话语与他们进行交流。当他们取得小成绩时,表扬他们,再多一些鼓励;当他们犯错误或做事失败时,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关键,陪他们一同努力,一同进步。

(二)少儿节目的主持技巧

少儿节目是面向少年儿童的,节目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主持人活泼开朗,在少儿节目中,主持人要根据少年儿童的性格特征和节目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主持技巧。

1.形象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形象要亲切可爱。主持人在节目中,面对的是少年儿童,服装搭配要以鲜艳亮丽的颜色为主,搭配可爱的小配饰,这些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给人以亲切、可爱、好接触的感觉。主持人的名字也要取一些好记的名字,目前少儿节目会以水果、蔬菜、颜色、动植物等作为起名字的素材,这样可以拉近与小朋友的距离,主持人还要与小朋友做朋友,做他们的知心人。所以,少儿节目主持人,通常叫XX哥哥、XX姐姐等。女主持人还要注意不能在节目中穿着过于暴露的服装,在晚会中需要穿着礼服时,也要尽量选用大方得体的,如果礼服露肩时,可以适当加一些小装饰。

2.语言

语言清新、活泼。主持人与小朋友沟通时,不能用过多复杂的语句,用词不能用太多成语和专业词汇,与小朋友交流时,语言要尽量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语速偏快跳跃感强,语感轻松、活泼。

(1)亲切的称呼,拉近距离

正确的称呼可以拉近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与少儿的距离。生活中如果被人叫惯了小名,突然有人叫你全名,会感觉不习惯,甚至会有生硬、疏远的感觉。少儿在生活中的昵称多种多样,如果主持人直呼他们的大名,他们就会和主持人产生距离感,也不要称呼小朋友外貌上含贬义的外号,比如“小胖妞” “小西瓜”,虽然会让主持人在节目中避免忘记名字的尴尬,但也可能会被调皮的小朋友变成调侃的对象。在和小朋友交流时,注意尽量不要使用“你们”,可以多使用“我们”,让小朋友感觉到主持人是和他在一起的,能够拉近主持人和小朋友的距离,同时也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主持人的亲和力。

(2)注意拟声词、语气词的应用

少儿的记忆特点与成人不同,在和少儿相处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好多小动物他们并不知道叫什么,但是对小动物的叫声却特别敏感。比如你问他小狗是什么,他可能会摇摇头、摆摆手告诉你他不知道。但是如果你问他“汪汪”是什么,他一定可以明确的给你指向一只狗。所以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的过程中,可以用一些拟声词来吸引少儿的注意力。

语气词通常用在句末,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与少儿对话过程中,应适当的使用语气词。在与少儿对话的过程中,用语气词不仅可以增强说话的语气,也会让少儿感觉亲切,让人爱听。语气词还有渲染氛围的效果,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可以利用语气词这个特点,将少儿带入特定的故事情境。当然语气词在主持过程中要使用得当,不然会给观众啰唆的感觉,也会影响节目效果。

3.提问

提问直接,问题设置简单明了。向少年儿童提问时,问题的设计与成人沟通完全不同,比如,母亲节时,体现母亲的爱,如果是成年人的节目,主持人只需要问一个问题“能和我们讲一讲,在你成长中母亲对你付出了哪些吗?”被采访者就会明白主持人问题的用意,顺着问题思路回答。提问小朋友时,不要问太多为什么,要尽量用小而短、意图明确的问题提问,可以多给他们做选择题,比如: “在家里妈妈陪你的时间多吗?” “妈妈都会陪着你做什么?” “你喜欢妈妈陪着你吗?” “妈妈给你买过哪些玩具?” “你最喜欢哪一个?” “你最喜欢妈妈对你说什么?” “母亲节到了,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当小朋友回答不上来提问时,主持人还要引导,比如母亲节到了,你想对妈妈说什么?当小朋友想不出来时,主持人可以提示,你是想对妈妈说我爱你,还是妈妈辛苦了?在录制谈话节目时,成人嘉宾可以事先沟通好,提哪些问题,如何回答。但少年儿童心理变化大,有时候明明商量好的问题,小朋友突然就不愿意答了,或者听到其他小朋友的回答,自己就想随着其他人说。主持人在事先沟通时,就要多注意观察要采访的小朋友的特点,先与小朋友打成一片,玩成一片,然后,可以根据问题,试探性地问一些相关的话题,引导小朋友回答出主持人想要挖掘出来的点,当小朋友答的比较好时,主持人可以多表扬和鼓励。

4.亲和力

在少儿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和少儿交流的细节至关重要,亲和力是交流的重要体现。少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可能不懂得明辨是非,但是对他们亲切的人,他们也会回以亲切。少儿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不仅要看主持人的专业功底,更重要的是主持人与少儿的互动情况。亲和力首先体现在肢体的接触和交流上,小朋友依赖性强,通常需要成人肢体上的交流与沟通。主持人可以握住少儿的手,轻搂少儿的腰,扶住小朋友的后背,给予他们鼓励的眼神,认真的倾听,这样可以提高少儿对主持人的信任度,在节目中保持轻松自在的状态。主持人应主动架起与少儿沟通的桥梁,用细节体现主持人的亲和力,耐心聆听少儿的心声,尊重少儿,用自己的亲和力打动少儿,鼓励少儿在录制过程中畅所欲言,为观众呈现出真正有内容、有看点的节目。

(三)少儿节目的现场沟通与把控

1.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听与说

说话是一门艺术,说的好不仅取决于对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更需要真正了解所要谈论的话题。众所周知,访谈节目在录制之前,主持人会对嘉宾个人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了解嘉宾的行为习惯、性格爱好,以便在节目中与嘉宾形成良好的交流。少儿的行为习惯、性格爱好一般不会像成年人一样相对稳定,由于年龄尚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可控性很小,所以少儿节目主持人在节目中需要聆听孩子的心声,真正听懂他们内心的想法,孩子才会与主持人进行良好的互动,保证节目的顺利进行。

2.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现场把控

少儿节目中,拍摄的主角都是少年儿童,他们活泼好动,录制节目时,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力和安静,在现场,少年儿童也不能完全按照主持人和节目组的要求完成节目录制,主持人要有较好的把控力,能够随时处置突发状况。少儿的思想和行为通常不能和编导事先安排好的一样,因为少儿的心中没有节目完整的录制样式,所以有时会突发奇想,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行为。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这些“突发事件”,不能顺着少儿的思维被少儿牵着鼻子走,而是要迅速做出反应并且主动引导少儿回归节目的主题,才能完成好一档节目。

3.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耐心和爱心

少儿的思维方式和成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录制节目的时候对少儿多几分耐心,录制前多与少儿接触,让少儿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对于节目中出现的少儿“罢工”情况,主持人不能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去催促他们,更不能指责训斥他们。主持人要循循善诱,用自己的耐心去鼓励和感染他们,给他们时间调整自己,耐心的引导少儿重新回到节目中。

理解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想要真正理解孩子,就要从各方面学习如何与少年儿童沟通交流。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和教师一样都是良心职业,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孩子们,更因为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的孩子,所以对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展现出自己的爱心,真心实意为孩子们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