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寻梦》简介
《“天宫”寻梦》这本书是由.郑军 著 庞之浩主编创作的,《“天宫”寻梦》共有43章节
1
丛书编委会
总主编 张 杰 分册主编(以姓氏笔画为序) 叶 聪 孙京海 庞之浩 赵建东 熊 伟 编 委(以姓氏笔画为序) 叶 聪 孙京海 张 杰 庞之浩 ...
2
主编简介
总主编 张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与党组成员兼中囯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强场物理、...
3
AR使用说明
1 设备说明 本软件支持Android4.2及以上版本,iOS9.0及以上版本,且内存(RAM)容量为2GB或以上的设备。 2 安装App ①安卓用户可使用手机...
4
序
我国科技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的成果不断涌现,其中许多都是自主创新且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制造已成为我们国家引以为傲的名片。本套丛书聚焦“中国制造”,以精心挑选...
5
目录
目 录 丛书编委会 主编简介 AR使用说明 序 第一章 飞天 第一节 载人飞船 1 载人飞船的组成 2 载人飞船有什么用途 3 各国的载人飞船 第二节 航天飞机...
6
第一章 飞天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这句名言,已经概括了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意义。地球资...
7
第一节 载人飞船
宇航专家冯·卡门认为,在超过海拔100千米的高处,空气稀薄到无法给机翼提供足够的升力。想飞得更高,就得绕地球飞行,靠惯性力对抗地球引力。后来,人们便把能超越这条...
8
1 载人飞船的组成
载人飞船由几个舱组成。首先是返回舱,在起飞和降落阶段,航天员都待在这里面。 其次是轨道舱。飞船入轨后,航天员在这里开展各项工作。如果飞船需要与其他航天器对接,对...
9
2 载人飞船有什么用途
根据任务不同,载人飞船可分卫星式载人飞船、登月载人飞船和行星际载人飞船三种。卫星式载人飞船可以搭载仪器,在地球轨道上完成科学研究。它们也能执行摆渡任务,把人和物...
10
3 各国的载人飞船
苏联最早发射的载人飞船有“东方号” “上升号”和“联盟号”三种型号。它们创造出了首次载人航天、首次太空行走等佳绩。如今,“联盟号”还在为俄罗斯“国际空间站”服务...
11
第二节 航天飞机
大多数载人飞船只能用一次,人们迫切需要可以重复使用的载人航天器,于是便发明了航天飞机。航天飞机发射所需的推力一般由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和三个航天发动机提供。但在返...
12
1 航天飞机的结构
航天飞机由轨道器、外贮箱和固体火箭助推器三部分组成。轨道器大小如一架中型飞机。前面是主舱,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主要在这里。中间有货舱,里面可装载各种航天器、科研仪...
13
2 划时代的航天器
航天飞机一次能送约30吨货物到达太空,所以可搭载大型航天器入轨,比如11吨重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被“发现号”送上了太空。理论上,航天飞机甚至能搭载小型空间站,“空间...
14
第三节 空间站
空间站也是载人航天器,但它可以在太空工作十几年之久。航天员能够随时巡访,并在里面工作。目前,载人航天器都运行在近地轨道上,到了使用期限后,会在地面引导下坠入大气...
15
1 空间站的基本结构
由于同样要用火箭发射升空,空间站的主要结构就是大圆筒,以便最大限度利用火箭内部空间。早期空间站甚至直接用运载火箭的末级改造而成。 根据需要,“大圆筒”里再分成生...
16
2 空间站的重要用途
目前,空间站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太空中没有重力,人类不能长时间生活在无重力的环境下,所以空间站的研究人员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太空中。但是对很多科学实验来说太空却比地面...
17
第二章 空间站的发展历程
1971年4月19日,人类第一个空间站,苏联的“礼炮一号”成功升空。从那以后,空间站经历了单舱式阶段和多舱式阶段,从一个国家自己建造,发展到国际合作建造。内部空...
18
第一节 空间站成长史
作为宇航科学创始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在20世纪初就提出过建造空间站的设想。20世纪60年代末,苏联发现登月计划已经落后于美国,便把精力转移到空间站上,并且长期领先...
19
1 第一代空间站
载最初的空间站只有一个舱,只能对接一艘飞船,而不能“搭积木”。前苏联的“礼炮”系列就是这类空间站。它们命运多舛,不是发射后失灵,就是对接失败,还发生过宇航员在从...
20
2 第二代空间站
吸取经验教训后,苏联于1977年9月29日成功发射了“礼炮”6号。它有两个对接口,可同时与两艘飞船对接,组成轨道联合体,成为最早的模块式空间站。 “礼炮”7号于...
21
3 第三代空间站
1986年2月20日,苏联将“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发射升空,它13.13米长,21吨重。然而,这只是一个漫长的“宇宙基建工程”的开端。 从那以后,不断有新的实...
22
4 第四代空间站
前两代空间站可谓小窝棚,“和平号”空间站勉强算楼房,“国际”空间站可以称为大厦。它主桁架88米,宽88米,即使放到地面上也是庞然大物。 “国际空间站”是第四代空...
23
5 团结出力量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各国合作建设空间站的设想。十年后,在空间站方面经验丰富的俄罗斯加入了这个计划,使整个项目迅速向前推进。 “国际”空间站总共吸收了十六...
24
6 “国际”空间站建造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1998年)——准备阶段。俄罗斯确定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后,美国航天飞机便从1994年开始,不断与仍在轨道上运行的“和平号”空间站对接,...
25
第二节 中国也上场
...
26
1 稳健的“三步走”
建设空间站,首先要能把人送上太空,也就是发射载人飞船,这个阶段在我国已经完成。载人飞船升空后,也可在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但远不如空间站持久。所以,载人飞船的主要...
27
2 迈入空间站时代
“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当于第一代空间站,只有一个模块和一个对接口。它们的作用是给未来的空间站建设积累经验。今后,我国将跨越空间站的第二阶段,直接建设第三代...
28
第三章 “天宫”筑梦
科学发展至今,很多实验都要搬到太空中进行才能有突破。我国目前发射有专用的实验卫星“实践”系列,也能把仪器搭载到载人飞船上进行实验。但这些航天器在轨时间都很短,无...
29
第一节 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又称目标飞行器,原因是它被用来作为飞船对接训练的目标。2011年11月3日,无人驾驶的“神舟八号”与它成功对接。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又...
30
1 “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一枚改进后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升空,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送入轨道,从此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空间站时代。 “天宫一号”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