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建造的三个阶段

6 “国际”空间站建造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4--1998年)——准备阶段。俄罗斯确定加入“国际”空间站计划后,美国航天飞机便从1994年开始,不断与仍在轨道上运行的“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送美国航天员上去,以取得技术突破。

第二阶段(1998--2001年)——初期装配阶段。到了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首个组件在俄罗斯拜科努尔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后来与美国发射的节点舱对接,形成“国际”空间站的雏形。

第三阶段(2001--2011年)——最终装配和应用阶段。从2001年开始,“国际”空间站进入大规模装配和应用阶段。除美俄外,还接收了来自其他14个国家提供的组件和设备,航天员通过出舱,完成了与空间站的组装。

知识点

太空的生活

失重是宇航员在太空中要克服的基本困难。他们睡觉时身体飘浮,必须绑在睡袋里。刷牙时不能随意吐口水,而是用纸巾擦嘴。吃的食物要先制成块状,或者糊状,以免食物碎屑飘浮,吸入肺中造成危险;也不能用明火加工食物。这些困难都需要去适应。

人生活在失重状态下,就像漂浮在游泳池里,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导致肌肉和骨骼萎缩。从空间站返回地球的航天员承受不了重力,都需要被人抬出来。为防止失重造成骨钙流失,空间站里还要安排健身器械。航天员无论有没有健身习惯,都必须完成一定的体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