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发代首

割发代首

吕布跟陈登正谈着替这位养老鹰的主人去逮狐狸和兔子,还把淮南的袁术当作兔崽子,忽然来了个警报,说袁术派张勋为大将,联合韩暹、杨奉,率领好几万人马,分作七路向徐州打过来了。吕布一下子着了慌。他只有三千士兵、四百匹马,就这一点人马怎么抵挡得住七路大军呢?他冲着陈登瞪了一眼,说:“都是你父亲教我闯的祸!快叫他来想办法。不能退兵,你们也别想活啦!”陈登还没起身,陈珪自己先来了。他对吕布说:“我已经探听明白了。袁术的兵马都是乌合之众。七路人马,听起来声势浩大,可是他们不是一条心,就像七垛烂稻草,怕什么!韩暹、杨奉,这两个家伙,将军还能不知道?他们只贪图财物,谁也不能给袁术卖命。把他们拉过来,一同反攻张勋,准能把他打败。这件事,将军别操心,交给登儿去办就行了。”

吕布依了陈珪的计策,派陈登去跟韩暹和杨奉联络,答应他们打败了袁术,将来掳掠来的粮食和财物全归他们所有。果然,他们同意了,愿意作为内应。

吕布这才带着张辽、高顺、陈宫、侯成、宋宪、魏续出城迎敌。徐州兵在离城十几里的地方下了寨。张勋知道吕布勇猛,自己不敢鲁莽,也扎了营。他要等待会齐了各路人马,准备同时进攻。张勋跟吕布的营寨相距才几里地,双方守住营门,好像两条恶狗对立着,正瞪着眼睛,龇着牙,可还没相扑哪。忽然喊声大起,韩暹、杨奉两路兵马杀到。张勋还以为他们是来帮他进攻的,立刻出营加入战斗。没防到韩暹、杨奉、吕布三路夹攻,杀得张勋叫苦连天,慌忙逃跑,已经有十个将军掉了脑袋。败兵逃到河边,追兵又到,掉在水里淹死的不知道有多少。吕布、韩暹、杨奉三路兵马乘胜南下,水陆并进,沿路抢劫,一直到了钟离(属九江郡,今安徽凤阳一带)。那边有兵守着,他们就回到淮北。

袁术听到张勋他们打了败仗,差不多全军覆没,就亲自带着五千人马到了淮河南岸,跟吕布的军队仅仅隔着一条河。吕布叫士兵们提高嗓门儿把袁术连挖苦带损地骂了一阵,气得袁术头晕眼花,一下子感到身子很不舒服,他忍住了气,闷闷不乐地回去了。

韩暹和杨奉想要跟着吕布一块儿到徐州去,吕布不好不答应,又不愿意答应。他把沿路掳掠来的东西全都给了他们两个人,叫他们留在徐州和扬州交界的地方防备着袁术,自己回去了。

韩暹、杨奉不能老靠着抢劫过日子,军队里粮食又不够了。他们跟吕布商量,打算到荆州去想办法。吕布怕他们去帮助别人,没依他们。为这个,他们埋怨着吕布,暗地里跟刘备有了来往,准备联合起来攻打吕布。豫州牧刘备正在沛城,听到韩暹、杨奉在各地抢劫,怕他们对他不利,这会儿他们主动地要跟他联合起来进攻吕布,他合计了一下,心中有了主意,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欢迎他们进来。韩暹把军队扎在城外,叫杨奉先进城去。刘备大摆酒席,给杨奉接风。酒食吃了一半,刘备把酒杯一摔,关羽和张飞当场把杨奉杀了。头儿一死,手下几十个士兵有投降的,有逃散的。韩暹还想逃回并州去,半道上也被人杀了。

以前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个将军借着替董卓报仇的名义,扰乱长安。樊稠首先被李傕杀了,张济死在穰城,郭汜留在郿县,也被自己手下的人暗杀了。韩暹、杨奉曾经把汉献帝弄到安邑,又到了洛阳,那时候,胡才、李乐屯兵河东。李乐害病死了,胡才被冤家杀了。现在又死了杨奉和韩暹,这一帮人只留下李傕一个人还在关西。曹操请汉献帝发诏书,吩咐宁辑将军段煨去征讨李傕。段煨杀了李傕,灭了三族。到了这个时候,董卓一帮的人全给消灭了。曹操不再担心西北军来劫走汉献帝了。

曹操又探听到袁术被吕布打败,回到淮南,跟孙策又闹翻了。原来袁术还把孙策当作他的属下,派人到江东向他要兵要粮。孙策给他一封回信,狠狠地把他数落了一顿,说他自称为帝,大逆不道,他正准备联合各路诸侯兴兵问罪。曹操得到了这个信儿,马上派使者带着诏书到江东拜孙策为骑都尉,让他继承他父亲的爵位为乌程侯,兼任会稽太守,嘱咐他和吴郡太守共同去征讨袁术。袁术那一头也不致威胁许都了。曹操让吕布做了左将军,还答应他将来升他的官职,徐州方面也不致马上造反。袁绍正跟公孙瓒打着,一时也腾不出工夫来。

曹操这么四面八方都顾到了,才认为要征讨张绣,报宛城之仇,是时候了。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曹操再一次发兵去征伐张绣。那时候正是收割麦子的时节。曹操下了一道命令,说:“大小将士不得糟蹋麦子,践踏麦子的,杀头!”命令一下来,谁也不敢马虎,军官经过麦田都下了马,一手牵马,一手扶麦。曹操自己也很小心地拉住缰绳慢慢地走。冷不防麦田里飞起了一只斑鸠正从曹操的坐骑面前掠过,那匹马突然一惊,蹿到麦田里,踩坏了一大片麦子。曹操就召主簿来,问他:“应该定什么罪?”主簿说:“明公一军之主,怎么能定罪呢?”曹操说:“我自己下了命令自己破坏,怎么能叫别人心服?但是我既然做了大军的统领,不能自杀。不能自杀,也得自罚。”他就拔出宝剑来把头发割去一绺,作为人头扔在地下。这叫作“割发代首”,也是执行命令的一种变通办法。

大军继续向穰城进发。穰城由张绣自己守着。他一面守住城,不跟曹兵交战,一面火速向刘表求救。刘表发兵守住安众(属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一带),截住曹操的后路。

曹操一探听到刘表出兵,就准备分兵两路,一路围攻穰城,一路袭击刘表的援兵。这时忽然接到荀彧的密报,说袁绍的谋士田丰又劝袁绍趁着曹兵在外作战,立刻发兵去偷袭许都。曹操为了防备万一,只好离开穰城。可是他不能就这么白来一趟,一定要在退兵的时候,打个胜仗。他知道前面安众地方有刘表的军队挡住去路,后面张绣的军队准追上来,就准备在这儿打一仗。他连夜把大部分的人马埋伏妥当,叫一部分的人马假装逃跑的样子,自己带着精兵断后。张绣一见曹操退兵,就要追赶。贾诩拦住他,说:“不能追!追上去准吃亏。”张绣眼看着曹兵纷纷逃跑,连队伍都乱了,他怎么肯错过机会?他不听贾诩的劝告,率领军队一直追到安众。刘表的军队一见张绣打了胜仗,也出来一块儿去追敌人。没想到一转过山腰,到了山沟地区,曹操的伏兵突然起来,左右夹攻,杀得张绣的和刘表的军队死伤无数,大败而回。

张绣带着残兵败将回到城里,喘了口气,向贾诩赔不是。贾诩对他说:“别说这些了。赶快整顿队伍,再追上去,准能打个胜仗。”张绣垂头丧气地说:“我没听先生的话,以致大败而回,怎么这会儿倒叫我再追上去呢?”贾诩说:“用兵变化无穷,这回追上去跟上回不同,一定能打胜仗。”

张绣重整队伍,立刻又追上去。果然,曹兵不敢回头抵抗,他们一边逃跑,一边把辎重都扔了。张绣看看曹兵逃远了,就收拾了沿路的许多辎重,得胜回来。他问贾诩,说:“上回我率领精兵去追赶,您说一定失败,这回我带着一队败兵去追赶,您说一定得胜。前后两次都应了您的话,这是怎么回事?请先生指教。”贾诩说:“其实,说来也很简单。将军善于用兵,究竟还不是曹公的对手。曹公并没打败仗,他为什么突然退兵呢?他自己这样退兵,必然有布置,他必然亲自断后,指挥作战。我们冒冒失失地追上去,正中了他的圈套,因此,非败不可。曹公没打败仗,突然退兵,国内必有变故。他布置了埋伏,打了胜仗,杀得我军大败而回,他自己巴不得早点赶回许都去,留下几个将军断后就是了。将士们认为已经打了胜仗,万事大吉,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们会再追上去。再说,曹操一走,别的将军虽说勇猛,究竟不是将军的对手,因此,败兵也能打个胜仗。”张绣听了,十分钦佩。

曹操回到许都,派人去探听袁绍发兵的情况,才知道他没有听从田丰的话,并没发兵来。曹操放了心。哪儿知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刘备那边派使者来讨救兵,说吕布派中郎将高顺和北地太守张辽进攻沛城。曹操早就知道吕布反复无常,可没料到他这么快就叛变了。他派夏侯惇带领几千兵马去援助刘备。曹兵到了沛城,还没扎营,高顺率领着七百名冲锋勇士突然冲杀过来。夏侯惇匆匆应战,打了败仗。他正想回身,左眼中了一箭,只好忍痛逃回。高顺回头再攻沛城,刚巧刘备、关羽和张飞出城去接应夏侯惇。夏侯惇已经受了伤跑回去了,刘备就跟高顺交战。正在紧要关头,张辽的一队兵马把关羽和张飞冲散了。刘备一个人支持不了,带着几个亲随往梁地逃去。

沛城只留着孙乾、糜竺等几个人,没法守。高顺攻破沛城,孙乾等人乘乱逃出城去,连刘备的家眷也顾不得了。他们做了俘虏,被押走了。

曹兵打败仗的消息传到许都,曹操召回夏侯惇,给他医伤调养,自己准备率领大军去征讨吕布。

国学知识链接

割发代首

成语“割发代首”意思是指把头发割了代替砍头。现代人觉得剪头发是件很正常的事,可是,古代人却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严于律己,实属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