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生命,预防艾滋病

珍惜生命,预防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文Acquired Immuno Defiency Syndrome(AIDS)开头字母缩写的译音。中文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威胁生命的传染病,至今没有特效药治愈它,也没有疫苗来预防它,所以目前还是一种绝症。

艾滋病病毒的英文是Human Immunodeficienay Virus(HIV),中文意思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简单地称为HIV或艾滋病病毒。HIV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丧失对疾病的抵抗力。

img41

威胁生命的艾滋病

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资料表明,全世界目前约有3060万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发现艾滋病20年以来已有1170万人死于该病。全球每天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为1.6万人。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分布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1993年约为1万例,1994年为3万例,1995年为10万例,1996年为20万例,目前估计约有30万例。艾滋病这种疯狂的蔓延速度,惨重的生命代价,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有必要了解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及预防办法。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人体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1)性传播。无论是异性或同性之间的性交,都可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2)血液传播。如接受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则会感染上HIV。静脉吸毒者共用针具吸毒最为危险。(3)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HIV携带者,那她所生的孩子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被感染。感染可能发生在怀孕期间、分娩时或是由于哺乳所致。

img42

艾滋病病人

传染上艾滋病病毒的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他们外表上和健康人完全一样。如果没有经过验血,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已经传染上这种致命的病毒。传染上艾滋病病毒后,短的经半年,长的要几年甚至10余年后才发展成为艾滋病。艾滋病病人的免疫能力受到严重破坏,抗病能力极度下降,会产生许多躯体损害:不明原因的发烧、盗汗、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出现淋巴结肿大,扁桃腺、肝、脾也可能肿大;慢性咳嗽、胸痛、痰中带血、呼吸急迫感;不规则的腹泻,也可能出现呕吐、便血、体重明显下降;不同形式的皮肤损害和恶性肿瘤;精神异常、痴呆、麻痹等;视网膜炎、口腔霉菌感染等,最后全身衰竭死亡。

img43

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

从以上介绍可知,艾滋病是极可怕的,它不受地理、气候、季节、环境变化的限制,已蔓延到五大洲100多个国家。任何人对它都没有天然免疫力,一旦染上艾滋病就和得了不治之症一样。

由于艾滋病至今是一种无药可以治愈的绝症,所以人们非常惧怕自己会染上艾滋病病毒。其实,艾滋病病毒基本上只通过性接触、血液、母婴这三条途径传播。在日常的一般交往中,只要没有受伤的皮肤、粘膜直接接触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体液,如血液、阴道分泌物、精液、创口渗出液等是不会受感染的。故一般的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餐具、共用厕所、一起游泳、公用电话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还没有发现可以传染艾滋病病毒。

img44

艾滋病病毒非传播途径

因此,对艾滋病产生恐怖心理也是没有必要的。虽然目前艾滋病是一种不治之症,但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艾滋病,必须从现在做起。做到:洁身自爱,不在婚前婚外发生性行为;不吸毒,尤其是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不到消毒得不到保证的医院、诊所去打针,拔牙或做手术;不到不消毒的理发摊、店和美容院去理发、美容。家庭自备理发工具,自己理发最安全;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卫生用具;不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女性应避免怀孕,以免殃及下一代。

img45

预防艾滋病教育

预防艾滋病,需要全民参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少年,都应掌握必要的性知识,培养健康的性态度和性观念。提倡洁身自爱,要掌握一定的性传播疾病防治知识,在思想上、行为上加强防护力,保证身体健康成长。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振兴中华民族的重担就落在大家的肩上。同学们任重道远,更应珍视健康、珍惜生命。

青少年不要受性自由的诱惑,因为它会毁掉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包括学业、健康、真诚的爱情、事业前程,乃至生命。

我们民族优良的性文明传统将帮助青年人免遭艾滋病的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