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实践的观点     B.唯物主义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普遍联系的观点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体是(  )

 A.观念本身      B.人的意志创造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   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感觉、知觉、表象是(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意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认识的最终归宿是(  )

 A.达到理性认识    B.实践

 C.形成科学理论    D.解释客观世界

5.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

 A.指出人们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B.指出事物的观念和本质是统一的

 C.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D.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6.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A.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B.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C.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7.真理的本质属性是(  )

 A.客观独立性     B.直接现实性

 C.客观性       D.一元性

8.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是因为(  )

 A.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活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

 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思维训练

 D.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E.改革试点

2.实践的特点在于(  )

 A.可知性    B.能动性    C.它有普遍性的品格

 D.社会历史性  E.它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只有理性认识可靠,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E.只有感性认识真实,它无需上升为理性认识

5.真理是指(  )

 A.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B.绝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与谬误相对产生的正确认识

 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E.对我有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6.所谓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真理性的认识一定与客观实际相符合

 C.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D.真理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E.真理性的认识已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无法更改

7.坚持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统一,要反对(  )

 A.主观主义    B.相对主义    C.绝对主义

 D.形式主义    E.经验主义

8.党的思想路线包括以下内容(  )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解放思想

 E.与时俱进

三、辨析题

1.反映论必然是可知论,可知论也必然是反映论。

2.人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四、分析题

分析下列材料,论述它说明了认识论上的什么原理。

先秦哲学家庄周在他的《齐物论》中讲过这样一段话:人睡在潮湿的地方会得腰疼病,泥鳅也这样吗?人爬到高树上觉得胆怯,猿猴也这样吗?人、泥鳅、猿猴,究竟谁选择的住处合适?出色的美人毛嫱、丽姬,人以为是美的,但是鱼见了她们吓得潜入水底,鸟见了她们高飞,麋鹿见了她们赶快跑开,美不美,究竟以谁的尺度作为衡量的标准呢?于是,他得出结论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说,你有你的是非,他有他的是非。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对谁错,没个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