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测透镜焦距

巧测透镜焦距

我们知道,利用“插针法”很容易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那么,是否可以采用此方法来测出透镜的焦距并研究其成像规律呢?回答是肯定的,且使实验简单、形象、直观,具有独到之处。

湖北省麻城师范丁用才老师介绍的方法是这样的。第一步,在一块长为50cm、宽为20cm的平木板的中央用凿子开一个长5cm、宽1cm的孔,然后,将光具座中的透镜(如2号透镜)垂直地插入孔中,调节透镜插入的深度,直到透镜的主光轴恰好处于平木板的上表面所决定的平面内。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对于平面或球面透镜来说,当入射光线(用画在木板上的指向透镜的直线示意)和主光轴共面时,则出射光线也必在此平面内。这是后面准确测定透镜焦距的关键。为此,可先用直尺测出透镜的直径,然后再去检测透镜是否恰好有一半插入到孔内,并调节其插入的深度,直到符合要求为止。最后将透镜固定。第二步,将挖有同样大小的孔的白纸对应地固定在木板上,然后,在白纸上画一条与透镜的主光轴重合的直线,也就是记下主光轴的位置。或者先在白纸上画出孔的对称轴,然后在白纸对应地固定在木板上以后,稍稍左右移动透镜,直到透镜的主光轴与白纸上的孔的对称轴重合。至此,便可进行实验。

1利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来确定焦点并测定焦距

在透镜一侧的白纸上作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直线;此直线可形象地看做为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射向透镜的入射光线。然后,手持大头针,在透镜的另一侧通过透镜观察这条直线并移动大头针的位置,直到大头针完全将这条光线挡住为止。扎下一个小点,记下这一位置。则该点必是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经过的一点。用同样的方法再找出一个点。根据两点决定一条直线,将这两点用带箭头的直线连起来,便得到经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这一特征,则出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就是该透镜的“焦点”。量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便得到该透镜的焦距。

换上凹透镜,用同样的方法确定出射光线,则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就是该凹透镜的焦点。量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得到了焦距。

此实验方法更易于测定凹透镜的焦距。

2利用成像法求透镜的焦距并研究成像情况

在主光轴的任一侧靠近主光轴的地方任取一点作为“物点”,自物点引两条射向透镜的入射光线。在透镜的另一侧用插针法找出这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则这两条出射光线的交点就是物点所成的像,即“像点”。分别作出物点和像点到主光轴的垂线,量出各自的垂足到光心的距离,得到“物距”和“像距”。根据公式img181,即可求出焦距。另外,再分别量出“像点”和“物点”到主光轴的距离并求出比值,便得到此时像的放大率。

改变物点到光心的距离,用上述方法可以作出其成像情况,从而找出透镜的成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