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光学演示实验
物理光学演示实验
1双缝干涉
实验装置:
S:氦氖激光器
O:凸透镜焦距约15cm
D:双缝
E:光屏
调整:把D置于O焦距以外,使通过透镜发散了的激光束照射到双缝上,增大ED间的距离,即可看到干涉条纹间DE的距离越大,条纹间的间隔变得越宽,条纹也越粗。
双缝的制作:

图1
(1)在玻璃板上涂上墨汁,待墨汁将干未干时用直尺和小刀(或缝被针)刻划出二条靠得很近的平行的双缝。
(2)在玻璃板上(或有机玻璃板上)用医用小砂轮(或划针)划一道刻痕,再用二片刮脸刀片或不透明纸片贴于刻痕两边构成双缝。
直接观察法:
(1)在讲台上放一个具有线状灯丝的白炽灯或激光管,把制作好的双缝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用眼通过双缝(缝与灯丝平行)去观察灯丝或是氦氖激光管的毛细管,即可清晰地见到干涉花样。

图2
(2)暗筒法:把制作好的双缝与单缝分别安装在一个不透明的圆筒二端,观察时利用自然光把单缝端对向窗口,用眼通过双缝去观察单缝,即可见到干涉花样,如倒过来观察,可见到单缝衍射的花样。这种方法不需用暗室,不需要电光源,制作好后可以长期使用,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圆筒的长度与缝宽与两缝间的距离有关。可用实验的方法确定,最好是制作成二个内外套叠的圆筒。不但可调节二缝间的距离,也很方便调节单缝与双缝的平行。
2单缝衍射与圆孔衍射
单缝衍射的方法与双缝干涉的方法完全相同,只要把双缝换成单缝即可。
圆孔衍射的投影法可用氦氖激光束射到小圆孔上,在圆孔后置一光屏即可见到衍射环纹。圆孔衍射的直接观察法是用眼通过圆孔去观察一个点光源,点光源的获得可选取以下几种方法:
(1)发光的小电珠。
(2)其他光源照射一个小孔。
(3)通过反射或折射获得太阳缩小的虚像和实像。例如用凹面镜、凸面镜及凹透镜所获得的太阳的实像或虚像。
制作圆孔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是用缝被针在牙膏皮上凿一个小孔,捻转针柄使小孔圆而光滑。可做几个直径不等的小孔,观察时可见孔径越小,衍射环纹越大,孔径过大的衍射现象消失。
3肥皂薄膜的干涉
实验装置:
S:幻灯机光源
D:塑料圈(摇铃)
O:凸透镜(直径约10cm)
E:屏幕
调整:D置于幻灯光束直径与塑料环直径接近相等处。O置于反射光路上,调节DO距离使屏幕(或白色墙壁)上得到塑料环放大了的像,用茶杯盛好肥皂溶液,手拿茶杯使D浸没在皂液中,移去茶杯用一个小光屏检查从皂膜反射的光线是否穿过凸透镜。当反射光穿过凸透镜时,屏上就有干涉条纹出现,再次调节OD距离使成像清晰。重复实验时就可看到屏幕上自下而上(因为是倒像)、先紫后红形成一条条彩色干涉条纹,由于重力的不断作用,薄膜上部逐渐变薄,下部逐渐变厚,条纹亦逐渐变得下宽上密。这个实验是用扩展光源形成的等厚干涉条纹,因此非常明显,可使全班乃至更多的同学都能清楚地观察到。用玩具摇铃的塑料圈形成的皂膜,维持的时间较长,且摇铃有手柄便于固定。

图3
直接观察法:用清水把手洗净,抹上一些肥皂,握紧拳头然后慢慢放松,并用拇指与食指组成一个圆圈,形成皂膜,对向窗口直接观察从皂膜反射之光线,即可看到膜上的干涉条纹。

图4
4光栅光谱
实验装置:
S:幻灯光源
E:可调狭缝
R:每cm有1000条狭缝的光栅。
O:凸透镜
E:屏幕
调整:狭缝F的缝宽约3—5mm,调节FO的距离使屏E上呈现狭缝的放大像。将R置于FO之间,使从狭缝射出之光线透过光栅,屏上即出现光栅衍射的光谱。

图5 狭缝F与光栅R安装在暗筒两端构成简单的光栅分光镜
直接观察法:用暗筒法。将单缝及光栅分别安装在不透明圆筒的二端,把单缝端对向窗口即可观察到兴栅衍射光谱。如单缝宽度适当地小(例如在0.5mm左右),用每厘米有1000条狭缝的光栅即成为一个简单的光栅分光镜。用它观察自然光时,可看到太阳光谱中的若干吸收线(暗线);用它观察日光灯时,还能见到数条汞的明线光谱。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一片鸡毛去观察一个点光源,可以看到三组光栅的衍射花样,原来鸡毛的栅状纤维组织好似三组交叉的光栅,光栅间的交角约120°。
5偏振与色偏振
二片偏振片,一个作为起偏器,另一个作为检偏器,即可作偏振光的实验。如果在二偏振片中间插入叠成不同厚度的涤轮胶带纸(或是云母片、塑料三角板),并使它的像成于屏幕上,原先为无色透明的胶带纸,现在却呈现五彩缤纷的色彩,这些色彩还会随着偏振片的转动而变化。这是色偏振现象,是偏振光通过具有双折射晶体或介质后干涉的结果。这个实验简单而生动,建议给学生作定性观察。

图6 色偏振
S:幻灯机光源 P:起偏镜 L:叠成不同厚度的涤纺胶带纸O:凸透镜 E:屏幕 A:检偏镜
直接观察法:手头没有偏振片时,可用3—5片普通玻璃片叠起来,去观察近窗口写字台玻璃板下的画片,观察时最好使光束反射角接近56°(接近布需斯特角),反射光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转动玻璃堆片增大光束入射玻璃堆片入射角,垂直于入射面的偏振光再次被反射,此时,折射光线明显减弱,原先看到的画片即消失。观察色偏振现象时,只需在玻璃台板与玻璃堆片之间插入叠成不同厚度的涤纶胶带纸,纸即呈现色彩。当转动涤纶胶纸时,色彩随之变化。

图7
6光电效应
在验电器上安装一块锌板,使验电器上带上负电荷,用紫外线照射锌板,锌板失去电子,验电器闭合。这个实验总会成功,但说服力不大,因为紫外线对空气分子有较强的电离作用,因此锌板带上正电荷或不用锌板实验时,验电器也同样会闭合。改进这个实验的方法是在二个验电器上安装面积相等的锌板,分别带上正负电荷,同时用紫外线照射,则见带负电荷的验电器迅速闭合,另一个则缓慢闭合,实验时应用砂纸把锌板打光,二验电器相隔距离要远一些或用金属板隔开。此外,还可以使二个验电器都带上正电荷,同时用紫外线照射,并用一块普通玻璃遮住一个验电器上的锌板,因玻璃吸收紫外线,这个验电器指针闭合就十分缓慢。通过两个验电器的互相对比,则可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