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单缝衍射”实验
巧做“单缝衍射”实验
衍射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之一,光的衍射现象也是证明光具有波动性的重要实验。

图1
我们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游标卡尺改装成了一个缝宽可以连续变化的单缝,配以激光光源,即能看到单缝衍射的发生和随缝宽变化的完整的过程,北京十九中赵莹老师介绍具体做法如下:
取两个精度是0.05mm的游标卡尺的游标(这种卡尺的游标上除有固定螺旋外,还有微调螺旋)。按照其卡脚上半部的形状用薄铁皮做成如图1所示的一对带套筒的遮光屏,将它们套在两个卡脚上部,并将两个游标按图2方式组装在同一把主尺上。将两游标移近,观察两个遮光屏的制作是否合乎如下要求:
①两个遮光屏在同一平面上;
②两屏间的缝上下等宽,可以完全合拢,且缝的走向与主尺垂直。

图2
调整两屏使其符合要求后,即可用它来做实验了。演示如下:
调好两游标间的距离,旋紧两个固定螺旋,将主尺用小台钳固定在讲台桌边,激光器放置其后,让激光束刚好能穿过两遮光屏间缝的中央,打到教室(暗室)的后墙壁上。
开始时可让缝间距略大于激光束的宽度,使光束未经任何障碍直接打到教室的后墙上,则墙壁上所显示的是一个很亮的圆光斑[如图3(1)]。两手同时旋动两游标的微调螺旋,使两个卡脚同时相向移动,使缝间距缓慢变窄,直至完全闭合,观察墙壁上的光斑变化[如图3(2)—(7)所示]。在这过程中,当缝间距减小到约两毫米时开始观察出衍射现象,但条纹及间距很窄[如图3(2)]。这以后,缝间距越窄,衍射现象越明显,条纹及间距越宽,中央主极强的宽度也越宽[如图3(3)—(6)]。当缝完全合拢时,墙上衍射光斑完全消失,一片黑暗[图3(7)]。
这一连续变化的现象非常直观地显示了光的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衍射条纹的特点及其与缝宽的关系。对学生接受这部分知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