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缓慢氧化演示实验的重新设计
燃烧和缓慢氧化演示实验的重新设计
1对实验的重新设计
(1)装置:见图2
图2
(2)操作:
①在一个400毫升烧杯中注入300毫升开水,再投入一小块白磷(黄豆粒大小)。
②取一个小号水果罐头瓶铁盖(除去衬垫)倒放于桌面上,取红磷1小药匙放在盖内一侧,再取一小块(黄豆粒大小)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放在铁盖的另一侧。小心地把铁盖放在烧杯中的热水水面上,使其飘浮在水面上。
③白磷燃烧后稍候一段时间,将铁盖取出,另取一支长颈玻璃漏斗,在颈端套一段5厘米长的胶管,胶管另一端用止水夹夹往(封闭),用手拿住漏斗长颈,直插入水底罩在小块白磷上方。
(3)现象:(Ⅰ)做完操作(1)时,观察水底白磷不燃烧。
(Ⅱ)做完操作(2)时,观察约3秒钟时发现白磷表面开始冒少量白烟,接着是白光闪耀,冒出大量白烟。红磷不发生燃烧(未达到燃点)。
(Ⅲ)做完操作(3)时,观察到漏斗中的空气把白磷周围的水排除,使空气在水底与白磷接触,约3秒钟时产生少量白烟以后立刻闪光燃烧并放出大量白烟,有部分烟溶于水中。
(4)效果:
(1)白磷迅速燃烧(因铁盖直接浮在热水水面,温度超过40℃,现象明显。
(2)现象Ⅲ从逆向说明操作①中在水底的白磷虽然超过着火点(40℃),但是因为不与空气接触,缺少燃烧的一个条件故不燃烧,可是当用长颈漏斗罩在白磷上方时,因满足了燃烧的两个条件,所以白磷在开水下面开始燃烧,与操作①、操作②的结果遥相呼应强有力地证明燃烧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2蜡烛火焰自动熄灭
1.装置:如图3
2.操作:
图3
图4
①取一根直径在1.5—2毫米粗细的铜丝,长约200厘米,做成圆锥螺旋状,尖端的一截余头向下(留做刺入焰心附近用)。
②另取一支长短适宜的蜡烛点燃后放入圆锥螺旋中(如图3)
(3)现象:
蜡烛火焰逐渐变小,光亮变暗,出现黑烟(因温度下降炭粒燃烧不完全),当温度降至蜡烛着火点以下时,火焰自动熄灭。
(4)原理:
铜丝传热性能好,火焰焰心以及周围热量迅速散失致使温度下降到着火点以下时,燃烧自动停止。
3松节油燃烧与熄灭
(1)装置:见图4
(2)操作:
①取一个空易拉罐,用剪刀剪成小勺形状(见图4),将松节油5~10毫升倒入勺中,(亦可用食用油代替)将勺放在酒精灯上加热1分钟,松节油冒烟并开始燃烧。
②将燃着的松节油小铝勺迅速移到冷水中冷却,(不要让水浸入勺中)火焰逐渐熄灭。
③当火焰完全熄灭后再按操作①重复一次,让学生仔细观察燃烧到熄灭的全过程。
(3)原理:
(同实验二)
(4)效果:
十分直观的“燃烧—熄灭—再燃烧—再熄灭”现象可以引起学习兴趣,并使学生从中悟出一个道理:“燃烧时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否则燃烧就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