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浦东新区人才政策及创新举措

浦东新区人才政策及创新举措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8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总体方案》,提出54项政策创新举措。2017年6月,浦东海外人才局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专门对海外人才、港澳台人才进行政策制定、管理和服务的政府机构,下设人力资源开发与市场管理处和海外人才服务中心。另一方面,率先在自贸区试点人才新政。

浦东新区人才政策及创新举措

主要是指强化区域创新要素的直接投入,包括:

(一)人才政策

30年来,浦东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高地建设,始终坚持将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高度重视把资本集聚、产业集聚与人才集聚有效结合,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优化人才创业和发展的环境,大力吸引各类海外人才和智力。自1997年以来,浦东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始终坚持制度突破促推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浦东日益成为各式人才近悦远来的集聚地。主要关注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历来关注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如1997年就颁布了《浦东新区引进海外留人员来新区工作的若干规定》《浦东新区留学生创业基金》和《关于吸引高层次人才和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来浦东创业和发展的若干规定》等制度。2003年起,浦东实施了“千人回归”工程。2012年,为对接国家的“千人计划”,浦东启动了“百人计划”,并实施“1116”人才引进计划,即争取5年内引进100名以上中央“千人计划”人才、100名以上上海“千人计划”人才、100名以上浦东“百人计划”和600名以上金融航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

二是近年来注重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浦东国际人才高原高峰建设。十八大以来,浦东充分抢抓自贸试验区建设深化改革的机遇,加快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助力科创中心建设。一方面,出台一系列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措施。2015年8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浦东新区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总体方案》,提出54项政策创新举措。2016年8月浦东修订了《浦东新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意见》(“新百人计划”)。2017年6月,浦东海外人才局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家专门对海外人才、港澳台人才进行政策制定、管理和服务的政府机构,下设人力资源开发与市场管理处和海外人才服务中心。2019年4月浦东国际人才港正式启程,开通了外国人来华工作“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全新打造了集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在线服务等一体的功能性平台,打造全领域支撑、全要素融合的人才服务生态圈。另一方面,率先在自贸区试点人才新政。2017年制定《浦东新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审查工作细则》,改革“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把外国专家证和就业证合二为一,制定《上海自贸区推荐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在化永久居留的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试点降低外国留学生直接就业门槛等。目前,截至2018年底,浦东人才资源总量增至137万,其中境外人才3.6万人。共引进海内外院士90人、诺贝尔奖获得者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13批219人。(www.daowen.com)

(二)资金投入和扶持政策

浦东作为区级地方政府,除了积极配合上海市相关政策,加大相关配套资金的投入外,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还一直注重加强区域内资金投入,并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发挥了政府在推动区域创新能力尤其是起始阶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专注于市场失灵的领域,积极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公共金融属性,充当科技金融领域无偿资助的作用。仅以“十一五”期间为例,浦东政府政策性无偿资助预算总计80亿元,包括张江专项发展资金、科技发展基金、财政科技发展专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等,其中张江专项发展基金60亿元、科技发展基金10亿元。

此外,创设科技发展基金。1999年合并原科技三项经费和科技产业化基金后成立,“十一五”期间财政每年拨入2亿,“十二五”期间财政每年拨入约2.8亿,主要通过无偿资助的方式支持新区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目前下设创新资金、研发投入补贴专项资金、知识产权资助资金、科技奖励资金等14个专项资金,基本形成覆盖企业成长阶段的三级基金支持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