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2年滨海新区的发展重点及应对策略

2012年滨海新区的发展重点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加强城区、功能区、国有控股集团相互合作,加强产业功能区与街道合作,通过“十大战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12年,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是以“十大改革”为重点和抓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取得突破。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社会转型发展是新区加快发展的重点任务。十大战役全面展开,不断深入,新区从重点开发转入全面建设阶段。

2012年滨海新区的发展重点及应对策略

2012年新区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实现持续快速发展,选择发展重点和发展对策,力争在带动天津发展、推进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促进东中西互动和全国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12]

1.运用新思路、新举措,持续推进“十大战役”。首先,努力探索功能区开发建设新模式。推动“十大战役”全面攻坚,以此为平台载体,争取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新区。“十大战役”各区域要抓住当前战略机遇期和发展黄金期,高标准、高水平、高速度地推进开发建设,要坚持做到推动力度不减、投入强度不减、建设速度不减、质量效益不减,努力做到区域形象、产业实力、经济效益同步实现新提升。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思路,整体布局,统筹推进,加快载体平台建设,形成“十大战役”开发建设的新热潮。其次,必须坚持联动发展。一要管委会与开发平台联动,各有分工,互相合作;二要城区和功能区联动,城区要重点发展社会事业,功能区要重点发展经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互为支撑;三要政策联动,用好用足用活现有政策优势,争取叠加放大,同时积极争取新的政策支持。第三,强化区域统筹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方面优势,加强城区、功能区、国有控股集团相互合作,加强产业功能区与街道合作,通过“十大战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十大战役”,夯实基层发展基础,做强做大做优街镇经济。以整合公共资源和提高配置效率为重点,通过“十大战役”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锐意推进十大改革,实现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新突破。全力推进“十大改革”,破解关键环节和重点环节发展难题,保障综合配套改革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顺利进行,为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提供制度保障和动力源泉。2012年,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是以“十大改革”为重点和抓手,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率先取得突破。包括: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城乡一体化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深化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改革等。新区要从指导思想到改革内容,以创新为魂,创造新优势,作出新示范,不断破除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激发各方面加快发展的活力,增强对全国改革创新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深入推进十大战役,努力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3.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托,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总体看,滨海新区现有的产业结构与其自身的功能定位及龙头地位仍然不相匹配[13],2012年,新区必须把握住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以及国际和国内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之机,坚持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节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以产业功能区开发建设为载体平台,按照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下大力气搞好产业布局,促进三次产业协调联动发展,构筑高端高质高新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的强力支撑。首先,要继续坚持以大项目好项目为引擎,千方百计推动更多项目落地动建、建成投产,努力形成产业和项目两者间的良性互动,促进新区产业迅速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其次,以发展高端制造业为重点,以国际化视角抢占发展制高点,打造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第三,要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中推动着产业向高级化发展。第四,新区还要提升现代化沿海都市型农业发展。第五,新区要加快构建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建立生态工业体系、绿色服务业体系和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在实现产业内部协调发展的同时,实现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第六,要坚持自主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升新区自主创新能力。(www.daowen.com)

4.积极开展“惠民生”,推进社会转型发展。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推动社会转型发展是新区加快发展的重点任务。新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创新,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而“惠民生”是新区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天津市委市政府在2012年部署深入开展“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活动,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采取的重要举措。新区要通过“调结构、惠民生、上水平”,进一步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在促进就业创新、提高收入水平、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文化发展、社会管理、环境整治等,使民生工作取得新进展。

5.全面推进新区城市化进程,完善现代城市发展整体格局。在新的一年,新区要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建设宜居宜业魅力新城,完善现代城市发展整体格局上取得新进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大幅度提升区域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区载体功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大战役全面展开,不断深入,新区从重点开发转入全面建设阶段。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中心商务区、北塘经济区等区域开发建设,强化了新区内城市功能区功能的提升和完善,也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突出循环低碳特色,着力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宜居生态型新城区建设是新区完善现代城市发展整体格局的重要措施和目标。按照生态环保的要求,统筹规划园区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低碳试点城市标志区,实现人与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要加快新区特色城市化步伐,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格局。正确选择全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深化城乡统筹发展改革,通过产业传动带动优势,创新示范小城镇建设推进机制,破解“三农”难题,成为城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排头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