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求。(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观点五种需求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酒店管理者的启示当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员工希望酒店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稳定的薪水、健康和舒适的工作条件。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

194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它们按先后顺序,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第一层次:生理需求。它包括衣、食、住等方面的需求,是个人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生理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

第二层次:安全需求。它是人们对自身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意外事故、避免恐惧和职业病的侵袭等方面的需求。

第三层次:社交需求。这一层次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爱的需求,即人人都希望亲友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希望保持友谊和忠诚;二是归属的需求,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某个集体或群体的需求,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第四层次:尊重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包括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表现为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信心和能力,能自主处理各种问题;外部尊重表现为个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肯定,有一定的威信和社会地位。

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它是指挖掘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极限的需求。

一般而言,酒店基层员工比较重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而中层管理人员更加看重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企业管理者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并根据不同情况合理给予满足。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观点

五种需求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基本满足后,高层次的需求才会出现。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获得低层次的需求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但任何一种需求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求的存在而消失。各层次的需求相互依赖,高层次的需求发展后,低层次的需求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降低。

五种需求可以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和感情上的需求都属于低级需求,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得到满足;而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高级需求,它们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得到满足。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求,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

(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酒店管理者的启示

当员工还在为生理需求而忙碌时,员工希望酒店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稳定的薪水、健康和舒适的工作条件。酒店可采用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给予更多的业余时间和工间休息,提高福利待遇等来激励员工。(www.daowen.com)

对于员工来说,安全需求表现为工作安全而稳定,有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退休福利等。员工的安全需求有一部分应该由国家构建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除此之外,酒店要为员工提供安全而稳定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够安心、放心地工作,让员工的未来能够有保障。

对于感情需求,酒店员工追求的是良好的企业人际关系,组织内的和谐融洽。酒店可通过建立工资协商机制、员工生日祝贺制度、员工互助制度等,让员工找到归属感

对于尊重需求,员工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酒店可通过公开奖励、口头表扬、颁发荣誉奖章、在公司的刊物上发表表扬文章、公布优秀员工光荣榜、晋升等手段来激励员工。

对于自我实现需求,员工应把酒店的工作作为毕生的事业来做,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为酒店创造更大的价值。酒店可通过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或者安排特别的任务来激励员工。

不同的员工有不同需求,同一个员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需求,酒店管理者要在工作中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找出相应的激励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满足员工的需求,引导员工的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

案例分析

事与愿违的激励

某酒店的老板在学习有关激励理论后,受到很大启发,并着手付诸实践。他赋予下属员工更多的责任,并通过表扬来激励下属员工。结果事与愿违,员工的积极性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对老板的做法强烈不满,认为老板是在利用、剥削员工。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企业实践案例整理。)

案例分析:该酒店老板采用的激励措施可以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该酒店的员工很可能连较低层次的需求,如生理和安全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药不对症导致该酒店老板激励做法的失败。要使激励有效,管理者应当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并加以满足,在实施过程中,将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相结合,才能够取得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