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维新派改制倡议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维新派改制倡议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绪二十四年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进行改良主义的变法运动,史称“戊戌变法”。在康、梁等改良主义者的政治纲领中,包含有改革政治制度和国家机关的倡议。首先,在政体上康、梁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制定宪法,皇帝和人民同受宪法的约束,并向光绪帝建议建立资产阶级国会性质的机构。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维新派改制倡议

第二节 维新派的改制倡议

历史证明,洋务运动并不能拯救中国。经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后列强又掀起了对华的割地浪潮,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9世纪末叶起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运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进行改良主义的变法运动,史称“戊戌变法”。

在康、梁等改良主义者的政治纲领中,包含有改革政治制度和国家机关的倡议。

首先,在政体上康、梁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制定宪法,皇帝和人民同受宪法的约束,并向光绪帝建议建立资产阶级国会性质的机构。这个机构可以“上驳诏书,下达民词”;并借鉴资产阶级国家的建制,要求实施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体制。国会掌立法权法院独立负司法责任,行政归责任政府负责,君主不具体执行政务。(www.daowen.com)

其次,建议进行机构改革。具体主张有:(1)设立制度局,作为改革政治体制的总机构,在国会未召开前,代行国会职权。(2)中央设法律、度支、学校、农、工、商、铁路邮政、矿务、游会、陆军海军等十二局,既是推行新政的机关,又相当中央各部。(3)地方上设民政局和民政分局,负责推行新政。(4)裁撤冗散重叠的机构。(5)废淫祠、改书院、办报馆、兴学校,宣传新政政策,聚集力量,训练人才。(6)裁旧军、练新军、整顿国防,推行保甲制度。

康、梁的这些主张,有的为光绪接受,并一度实施,如曾下诏裁掉詹事府、通政使司、光禄寺、鸿胪寺、大理寺等已无事可办的衙门,并将一些督、抚双全的省份,如湖北、广东、云南的巡抚及河东总督撤销。但大多倡议仍停留在纸上,没有实施过,某些内容即使曾一度实施(如撤销一部分机关),但随着运动的失败,马上又恢复旧状。不过在当时,企图以资产阶级式的国家体制来代替腐朽已极的国家制度,要求在一定程度内限制君权,有一定积极意义。变法的失败在客观上起了双向效应:促使清王朝搞“新政”,改官制;同时激励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彻底推翻清王朝的决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