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特征及制作过程

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特征及制作过程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电视画面特征一、电视画面特征电视画面一般是指屏幕上的图像,既指单个图像,也指整个节目的图像。电视画面是电视传播媒介的表现形态,也是构成电视节目的基础。电视画面具有以下五种特性。(二)运动性电视画面是一个动态进行结构,运动是电视画面必不可少的形式因素。电视节目制作是指通过电视从业人员在拍摄现场的感知所形成的画面思维,结合文字和声音的抽象思维构成的综合活动。

电视摄像-电视画面特征及制作过程

第一节 电视画面特征

一、电视画面特征

电视画面一般是指屏幕上的图像,既指单个图像,也指整个节目的图像。电视画面是电视传播媒介的表现形态,也是构成电视节目的基础。运动的、有声的、有色的电视画面是电视屏幕框架内所再现、表现的含有一定信息内容的具体、生动的直观影像。电视画面有先进的光电声像等摄录工具和当代电视传播技术为基础和强大后盾。电视画面由框架、影像、构图、色彩、声音、文字、影调、运动等构成。

“画面”这个词借用于绘画艺术。电视和绘画、单幅照片(摄影作品)在外观上都同样受画幅框架的限制,在矩形空间内进行构图,都是通过二维空间的平面去反映三维空间的现实生活和艺术世界。但绘画、摄影作品是选择被表现对象的某一运动瞬间,把它静止地固定下来、长留不动,可供观众反复观赏、揣摩和思考。电视画面具有以下五种特性。

(一)单向性

电视画面的空间表现是具有高、宽、纵三向度,而时间表现却只有向一个方向运动。电视画面传递视觉信息,可以在三个方向上多层次、多元化地展开,而电视画面通过时间形成视觉信息传递的完整造型,却只能是单向的,如同客观现实世界中,时间只是不断向前运动而从不倒退一样。因此,从拍摄角度上讲,客观世界时间流程的一去不复返的运动规律,决定了电视新闻类节目和众多纪实类节目在记录表现上的一次性。这类节目不是对虚构的事件或扮演的生活的记录,而是对现实生活客观的记录。这种现场纪实性的创作方法,要求摄像师在按下摄像机开关时,所有的形象记录和造型表现,都要一次完成。不能采用故事影片或电视剧那种导演摆布、演员扮演、组织重演等创作手法。因此,这种时间表现上的单向性和造型表现的一次性,形成了电视新闻纪实类节目与绘画和文学等创作的不同创作方式,给电视摄像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运动性

电视画面是一个动态进行结构,运动是电视画面必不可少的形式因素。电视画面的运动包括一切有生命的被摄体的自身运动,也包括大自然潜在和自然力外在的运动,还包括电视艺术的旋律、表情、动作、特技、光影、声像等的特殊运动,以及电视摄像机的运动、特技技巧运动等。

(三)时间性

电视画面离不开镜头,但镜头并不等于画面。在运动的电视画面中,镜头运动的开始称为“起幅”,结束称为“落幅”,这中间有一个调整画面的时间过程,有“长镜头”和“短镜头”等之分,有切、淡、化、划、甩、圈、叠之别。一个镜头或画面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它所要表现的特定内容,准确传达给观众。

(四)连续性

电视画面与电影画面的技术途径不同。电影画面是胶片曝光成像后放映,电视画面是电子扫描成像,是电信号不断产生、储存、传递和重视的传播方式。但两者的画面都是连续的。看电视是看屏幕,动则存,不动,则成了呆照,不连续运动就没有完整的节目和艺术形象。但电视镜头的衔接和连续运动,不能各行其是的孤立存在,必须是整个电视节目和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画面的大小、光线的强弱、影调的软硬、色彩的冷暖、气氛的浓淡、意境的虚实、显隐等都要服从全片、整个节目的总体创作意图以保持画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五)时效性

电影生产周期长,广播只能听,而电视不仅视听兼备、信息量丰富多彩,而且具有即时性、时效性和临场感,以快制胜,以真见长,以临场感和反馈神速使诸种大众传播媒介相形逊色。电视的即时时空使电视画面在讯源发出信息、观众收看、审美观照、情感沟通、心理参与、共鸣共振等,处在“息息相通”、“正在进行”的时空状况之中。即时时空在观众的知觉、审美体验上是传方和收方的同时,视听的同一和时空的完整,在审美心理上是置身其中的现场感和交流感。如每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同一时刻,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人同时收看节目,北国边防哨所的士兵、远洋勘探船上的海员和晚会会场及时收到的祝贺、拜年、沟通等形成“一年将夜尽,欢乐共此时”的局面。“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最新的“2010年上海世博庆典”等举世闻名的盛大活动都是以多角度、多视点、多方位地呈现盛况的场面。

二、电视画面的能力

电视画面是构成电视节目的基础语言之一,它传达了被摄对象的形态、色彩、影调、运动等多种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的组合与安排直接关系到观众的视觉接收,关系到电视节目的成败。电视从业人员们必须充分调动各种因素创作出信息量饱满、主题鲜明、构图合理的电视画面,无论在画面的内容还是形式上都要精益求精,带给观众一种在观看节目时的视觉美感和快感。

(一)画面的思维能力

如何创作出符合电视传播特性的精彩画面呢?这不仅要求电视从业人员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细心地观察,大胆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更重要的是,电视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对电视画面语言基础地位的认识,在不断地创作实践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画面思维能力。

要知道什么是画面思维,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思维。通常意义上的思维是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这两类思维凭借的工具都是抽象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而画面思维呢?根据画面语言的基本特征,我们认为,画面思维是电视从业人员的画面意识对客观事物直接地和概括地反映。画面意识转化为画面思维,凭借的工具主要是具象的非语言符号语言。电视从业人员借助于画面将丰富的现场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用具象的画面语言揭示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本质和规律。

(二)画面思维的基本特征

画面思维是一个由多个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同任何系统一样,不但有其自身的发生和形成的契机,而且也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性。画面思维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1.综合性

电视节目的创作活动,是通过画面思维和其他的制作活动一起进行的。我们必须认识到,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整体活动。画面思维和其他形式的思维总是伴行共存的,很难把它们截然分开。这是因为任何形式的思维活动都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一种“流动状态”,各种思维形式互相补充、互相渗透、互相结合,使思维活动现实而又生动地进行下去。任何单独的思维形式,实质上都不可能存在。

电视节目制作是指通过电视从业人员在拍摄现场的感知所形成的画面思维,结合文字和声音的抽象思维构成的综合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把彼此分离的表象组合起来,整合成优秀的电视节目奉献给观众。如果说在画面思维过程中,形象的凸现(形成为人们关注的趣味中心)有赖于对形象的组合加工。那么对形象内涵的深化、形象的加工就不能不受逻辑思维的渗透。抽象的理念通过画面的综合表述(画面表达的思维过程)而显得更为生动、深刻。

2.概括性

画面思维要求具有从复杂多样的外界信息中选择既定目标和相关的信息,排斥与己无关的信息,从而使思维方式具有一种选择的作用,这种选择便导致了概括特性。具体来讲,所谓概括性,就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抽取出来加以集中。画面思维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用归类的方式抽取感性的、直接的形象内容构成一种思维模式,将最终的理性判断交给观众去完成。这和逻辑思维的概括过程就有了本质上的差别,因为逻辑思维的概括过程全由思维主体承担完成,客体仅是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画面思维的概括过程虽说没有结论性判断,似乎是一种低层次的感性概括,然而正是这种概括过程的不完整,加强了客体(观众)的参与性,从而使这种感性概括得到质的飞跃。

3.跳跃性

众所周知,电视是一种时空艺术。从时间的维度上讲,电视节目因传播节奏、观众的欣赏习惯所限,总是有相应的有限播出时间。无论是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还是电视新闻、电视综艺节目,都无一例外地受到了时间的限制。这就决定了必须对电视节目拍摄现场的时空因素做高度地压缩,也就使电视从业人员的画面思维出现跳跃性。在拍摄现场,思维主体(电视从业人员)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环境,不断改变思维程序和方向,总是将镜头指向具有特殊意味的画格上,从而达到优化思维的目的。由于这个过程是不断运动的、调整的、择优的思维活动,因而呈现出轻视情节构成的跳跃性。

画面思维的跳跃性是与电视从业人员在拍摄现场的理性思考的连贯性相辅相成的。没有连贯地理性思考,画面思维的跳跃将缺乏目的,而成为凭电视从业人员的零星感觉驱使的“乱跳”,一味依赖连贯地理性思考,画面思维则又会失去跳跃性而沦为漫无目的地推拉摇移。

画面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提出,正是顺应了电视传播技术发展的需要努力改变习惯的思维方式,加强画面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提高电视从业人员素质的当务之急。电视从业人员在实际的电视画面创作中,应该用画面意识去探究、去发现,并辅之以逻辑思维的补充。

讨论:

电视画面是如何思维的?电视画面的特性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三、人眼与摄像机镜头

摄像机拍摄所获得的画面效果就是人眼观察所获得的景物效果吗?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效果与人眼平时观察的结果是不是一致?这些问题是从事电视画面创作的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将从人眼的基本构造,人眼视觉的产生和视觉特征谈起,从摄像机的“仿生”功能到人眼与摄像机的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力争从两者的差异中给电视摄像画面创作人员一点启示,使人们在实际的电视创作中,逐渐缩小人眼与画面的“距离”,消除人眼给画面创作带来的“误差”,逐渐适应用“镜头”进行观察和思维,使画面语言更为准确和生动。

(一)人眼的构造

视觉是人辨别自然界各种物体形状、明暗和颜色特征的主要感觉,眼睛又是视觉器官中的主要部分。(www.daowen.com)

我们首先来正确认识一下人的眼睛。眼球是眼睛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有一套严密而科学的折光系统,由透明的角膜、眼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构成,如图4-1所示。来自被摄物体的反射光线,通过折光系统到达视网膜,由于光线的刺激作用,引起视网膜内壁某些细胞兴奋,由视神经传入大脑,产生了视觉。

img133

图4-1 眼球的构造

人眼是一个直径大约23毫米的球状体,眼球的外壳层包含三部分。最外层的为巩膜,其正前方的一部分透明组织称为角膜,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眼睛内,角膜对眼睛有保护作用。中间层为脉络层,其含有丰富的黑色素细胞,能吸收外来的杂散射光和消除光线在眼球内的漫反射,并将营养素传送到视网膜。脉络膜的前方是虹膜,虹膜中心的圆孔便是瞳孔。瞳孔遇到强光缩小而遇到弱光放大,以控制进入眼球内光亮大小,虹膜的肌肉能够控制瞳孔大小的收缩,如同摄像机的光圈一样控制着投射到人眼的光线强弱。在眼球内,前面是弹性的晶状体,晶状体的周围有睫状肌,其收缩控制晶状体的屈光能力,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影像都能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在角膜和晶状体之间,以及虹膜与晶状体之间的空隙处充满着水样液,称为房水。在晶状体后。视网膜前,占眼球内容积80%的胶状透明体为玻璃体。视网膜位于脉络膜的里层,是视觉的感光部分,类似于电视摄像机的电荷耦合元件CCD。其中视觉感光细胞中的锥细胞和杆细胞承担着主要感光功能,如图4-2所示。在眼球后的中央部分,视网膜上有一个特别密集的锥细胞区域,呈黄色,称为黄斑。黄斑中心窝凹处为黄点,是视觉最敏锐的地方,对色彩也最敏感。视觉神经乳头没有感光能力,不能识别色彩,被称为盲点。

img134

图4-2 锥细胞和杆细胞

在人眼的视网膜中心区域分布着大约700万个视锥细胞,在视网膜其他区域分布着13000万个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执行着不同的视觉功能。视杆细胞对光有高敏感性,能接受微弱光刺激,但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因此,在较暗的条件下,视杆细胞作用形成暗视觉。暗视觉只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和明暗,不能分辨物体的色彩特征。

在常规的照明条件下,视网膜中的视锥细胞产生反应,人眼通过锥细胞区看见物体的色彩并区分物体的颜色差别。

当眼睛注视外界物体时,由于物体反射出的光线通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及玻璃体折射,使物像聚焦在视网膜的中心窝部位形成倒像,如图4-3所示。

img135

图4-3 眼睛的成像

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接受光的刺激,转化为视神经冲动,经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使人们感到图像的存在。在经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验证最后反映的是客观现实中的正像。

(二)人眼的视觉特征

人眼有许多异乎寻常的能力,主要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强的感受弱光和强光的能力。视杆细胞具有极强的感受弱光的能力,它能够在微弱得只有1 lx亮度的光线条件下感受物体的轮廓、形状及区别物体相互之间的关系,所以人们称视杆细胞为“夜视的感受器官”。视锥细胞是接受和分辨强光照明下物体亮部层次的能手,它能在直射光的中午大约100000 lx亮度下分辨物体亮光部分的层次和质感。例如,晨光下垂直于地面的物体的受光部分,强光照明下物体的受光面,高亮度的天空等;同时,视锥细胞对色觉也有较好的感受能力。

(2)极强的亮暗适应能力。眼睛黄斑是整个眼球中视觉最为敏感的部位,视杆细胞较为集中。它的最大特点是结合了视杆、视锥细胞的长处,能较好地还原物体色彩,再现细微层次,同时对物体亮暗适应能力极强。如日光的强光照明和夜晚微弱的天空散射光照明,两者亮度相差10万倍,对于人眼来讲,却都能适应。青年人眼球内晶状体弹性好,有时能容纳的亮暗变化范围超过10万倍,甚至可达100万倍左右。人眼的这种极强的亮暗适应能力,是任何机械及电子记录仪器难以比拟的。

再如人眼在观察被阳光照明的同一视角内的同一景物时,具有自动“扫描”的功能,能迅速区别亮的景物和暗的景物。这种区别与亮暗的适应,是在瞬间完成的,是异常迅速的。在同一时间用同一视角对同一景物观察,人眼的迅速适应和调节范围如果用摄像机上的光圈F值计算,大约在F2.8~F11之间。

(3)对同一物体极强的色彩适应能力。在不同的光线照明条件下,人眼不会由于不同的光线照明条件而改变对这一物体的原有色彩的印象和记忆。也可以说照明条件发生了变化,但人眼却未观察到物体表面的色彩出现了差异。这种情况被称之为人眼的“色觉守恒”现象。由于人眼所获得的一切视觉信息,大部分是在“白光”条件下取得的。所以,人眼对周围物体的观察始终带有在“白光”条件下观察的印象和对物体色彩的“白光”下的记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日光同室内灯光混合在一起的情况,虽然日光接近6000 K色温,而灯光只有不足3000 K色温,但人们的视觉不会由于两种悬殊的色温变化而感到日光偏蓝和灯光偏红,而是认为它们都是“白光”,与白光同等对待。

(4)视界范围大而不变形。双眼视界角度因东西方人眼体有外凸和深陷之别而形成较大差异。一般东方人双眼视界角度大约水平大约左右为160°,上下垂直大约为110°。单眼的视界小于双眼,大约左右为110°,上下为110°。单眼最佳视界角度大约左右为60°,上下为60°。在人眼视界范围内的中心部分十分清晰,边缘部分模糊,由视觉中心点逐渐向外围边缘,形成了一种由清晰到模糊的渐变状态。视界广,范围大是眼睛的特点。在生活中,无论人眼处在什么样的视点高度上,不会由于视点不同和高度变化,而在观察影像上发生变形,这同摄像机的镜头差别较大。

(5)视焦点变换灵活而清晰。眼睛视神经与大脑的密切配合,能极为迅速地调节眼睛观察远近景物时各种焦点的变化,在较暗的光线条件下也能灵活自如。同时,眼睛能使其睫状肌收缩,缩小瞳孔等一系列调节动作,在最近的10 mm距离上观察近处物体,反之,又能迅速观察远方的物体。在眼睛的焦点变换中,横向视焦点变换要比纵向变换迅速;光线照明充足时,视焦点变换要比光线照明不足时迅速;视界内物体亮暗差别小时,视焦点变换要比亮暗差别大时迅速;“点”上视焦点变换到“面”上时比较迅速,等等。眼睛这种瞬间的、自如灵活的视焦点变换与调节是任何高科技产物难以达到的。

(三)摄像机镜头的仿生性

摄像机作为电视摄影造型的主要工具,已与电视创作者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作为人们视觉的一种“仿生器”,“模拟”和“代替”着人的眼睛从一组特殊的光学镜片系统中观察景物,它又是社会发展与高科技的标志产物。对于电视创作者来讲,眼睛与摄像机两者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和不被周围人们所了解的“奥秘”。

摄像机与人眼相比较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1)对光色变化的超常敏感。摄像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决定其不可能如同人的眼睛中的视觉神经一样具有完全自动辨析光色变化的能力。

摄像机在照度适当、反差正常、技术条件限定的、色温5600 K的标准日光和色温3200 K的标准灯光下,记录景物的色彩最为正常。如果出现以下情况,例如,以标准的5600 K日光调整白平衡后,不加任何校正后在3200 K的灯光照明下拍摄,不能正常再现被摄景物整体或局部的原有色彩。一天中的不同时间,其日光色温也会有不同变化。如果摄像机只按一天内某一时刻的光线色温调整好白平衡,而不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白平衡校正,画面的色调也会发生较明显的偏色变化,这种变化人眼却无从察觉。周围大面积单一环境色也会对画面正常色调的还原产生影响,如在草木郁郁葱葱的山地,碧波粼粼的湖边海滨,洁白如银的雪地等地方拍摄,画面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色的干扰。

(2)两极镜头拓展人眼视觉体验。长焦距镜头的使用,如同给观众眼前放上一架“望远镜”,所看到的一切效果“似曾相识”又觉陌生。这种镜头以其独特的再现景物、物体的本领,打破了正常景物的空间比例关系。如远近景物大小对比不明显,景深缩小,远近距离感减弱,空间被明显压缩,这与人眼正常观察景物的结果不一样。这种比例的“失调”,带来了视觉感受上的一种畸变效果。

短焦距镜头在强化表现空间透视等方面比人眼实际感受要强烈得多。这种镜头能夸大远近景物在视觉上的大小对比。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距离越远,被夸大的效果越明显,大小对比也就越强烈。在景物表现上的变形、夸张,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已成为视觉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画面造型中发挥着作用。

(3)镜头的选择比人眼的随意观察更理性。镜头中的一切艺术效果,都是来自于人眼的最基本的观察。人眼的观察是最普通、最自然、最真实和最朴素的,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摄像机镜头的观察是对人眼观察的一种选择、提炼与创造。无论是物体自然形态的再现,还是画面形象的艺术造型;无论是镜头语言的叙述,还是画面蒙太奇的组接,由于人为的摄像机镜头的参与,使形象更为真实可信,使镜头语言的叙述更有说服力。可以说,摄像机镜头的观察更有目的性,更有选择性,更为典型。

想一想:

如何理解画面表述与人眼观看的区别与关联?

人眼与摄像机镜头相比较,其不足和优势各在哪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