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职生诗歌审美教育现状: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

中职生诗歌审美教育现状: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因此,各职业学校为确保专业课、实习课的课时,将规定为两年的语文课学习时间压缩为一年或一年半,这自然减少了诗歌教学的课时。可见,诗歌的审美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的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中职生诗歌审美教育现状: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使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片面地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以强调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为主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却恰恰忽视了目标中的“高素质”这一要求。因此,各职业学校为确保专业课、实习课的课时,将规定为两年的语文课学习时间压缩为一年或一年半,这自然减少了诗歌教学的课时。学生也认为今后主要靠专业知识吃饭,学好专业课比学好语文更重要,语文知识懂一点就行了,不需要下功夫,从而轻视语文学习。通过对兰州市3所职业学校学生发放《中职生语文学习综合情况调查问卷》进行抽样调查,在发出200份问卷,收回192份的基础上进行统计表明,在对待语文的态度上,有129人明确表示“说不上”喜欢不喜欢语文,有30人明确表示“不喜欢”语文,这两项占收回问卷总数的83%,由此可见,学生对语文的轻视程度。由于学校教育主导思想和学生认识上的偏差,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都没有热情和信心。

同时,在收回的192份调查问卷中,有134人认为古典诗歌最难以理解、欣赏,喜欢的诗人也很少,仅局限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苏轼几人。可见,诗歌的审美教学,尤其是古典诗歌的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对调查问卷、访谈、平时了解情况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这一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一是由于学生生活节奏快,经济意识强,比较注重功利性,考虑就业生存等现实利益,对提高自身修养,体验生活美、发现生活美,在学习欣赏优秀诗歌中净化自己的心灵,调节自己的心态认识不足;二是学生对理解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意象、意境艺术手法有畏难情绪,难以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三是教师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诗歌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认同和接受;四是学生素质下滑,教师在教学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对搞好诗歌审美教育信心不足等几个方面。(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