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情绪处理的方法:精益沟通

情绪处理的方法:精益沟通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男人是举国闻名的暖男,疼老婆,怕老婆,上海男人解释这种行为方式为“对女人的尊重”。上海女人也有一项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质——“作。”在和上海女人的长期沟通中,上海男人悟到了一种沟通智慧——“哄。”骗是为了自己,哄是为了双赢。学会哄人是高情商的表现。下面介绍一下哄人八法:一、倾听这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心理学研究显示,女人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也更喜欢发牢骚。

情绪处理的方法:精益沟通

小时候长辈说“有理走遍天下”,我们谨遵教诲,经常跟身边的人讲道理。却发现,有时候讲赢了道理,生活反而变得更艰难。慢慢才明白,维持这个世界平衡的,首先是力量。双方实力差距很大的情况下,道理常常苍白无力。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讲道理才有意义(如图6-12所示)。

跟领导讲道理,赢得“小鞋”。

跟客户讲道理,赢了丢生意。

更何况,有些场合本来就不是讲理的地方,如家里。家是每个人心灵的安全港湾,在家里爱和包容更重要,家是可以一吐为快的地方。一个人在外面遭遇了风风雨雨,心情不好,回到家想一吐为快时,偏偏家里的另一位一定要论个“你对我错”不可,这种沟通异常痛苦。家应该是可以包容冲动性沟通的。

图6-12 放弃讲道理

家不是个讲理的地方。

大部分人在心情平和的时候,是愿意讲道理的。但是,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你越讲赢了道理,对方心情就越糟,心情越糟就更不讲理。

对此,有两种策略可以采用:

一、等对方心情好了再讲道理;

二、想办法化解对方的坏心情。

如何化解对方的坏心情?

在研究上海家庭的沟通现象后,我们发现,在面对“老狼”时,“狐狸”原来还可以快乐地活着!

上海的家庭很有特色。上海男人是举国闻名的暖男,疼老婆,怕老婆,上海男人解释这种行为方式为“对女人的尊重”。事实上,上海男人的这种特质,根源在上海女人身上。上海女人也有一项全国独一无二的特质——“作。”

“作”,不是做作,也不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作”。

所谓“作”,就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不爽的时候,他不会告诉你为什么不爽,但是会折腾得你很不爽,直到你让他爽为止的行为(如图6-13所示)。

图6-13 “作”的行为

遇到“作”该怎么办?

沟通困境2

遇到“作”的,对抗不行,讲理也不行,甚至还躲不开、绕不过,那该怎么办?

破解之道:“哄。”

上海男人的暖男品质,基本上是被上海女人“作”出来的。在和上海女人的长期沟通中,上海男人悟到了一种沟通智慧——“哄。”

“哄”和“骗”有什么差别?俗话说连哄带骗,但“哄”和“骗”有本质的不同。

出发点不同。骗是为了自己,哄是为了双赢。哄是让对方心情好,对方心情好了自己也消停了。当你心情不好时发现家人骗了你,你一定非常难受;如果你心情不好,家人来哄哄你,明知道是哄你还是受用,因为知道他是为了你心情好。

哄不仅需要智慧还需要宽容、大度和关爱。学会哄人是高情商的表现。会哄人了,跟家人、同事、客户相处,都会变得容易。

人心情不好,多是因为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

当一个人想要做一件事情没有做成时,就会有负面的心理能量压抑在胸口。负能量太多人就会变得暴躁。这些负能量会自己去找出口——像老狼一样肆意发泄,打人、骂人,这是有破坏性的。与其让他自己发泄,不如主动找一个出口宣泄出来,这就是一种“哄”法——宣泄、释放他的负能量。

反之,情绪低落、忧郁,是缺少正能量。我们可以带他们做一些快乐的事情,给他们一些正能量。

下面介绍一下哄人八法:

一、倾听

这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倾听除了有接收信息的功能以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功能就是支持对方情绪情感的表达。对于暴躁情绪而言,一吐为快是特效药(如图6-14所示)。

心理学研究显示,女人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也更喜欢发牢骚。所以女人心情不好时,男人能够做得最有爱的事情,就是让她一吐为快。女人不是不懂道理,女人心情好的时候都很懂道理。但那一刻不需要道理,让她一吐为快就好。

同样,领导、客户、同事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不要急着讲道理,先让他们一吐为快。

图6-14 激发了潜能

二、认错

有些人喜欢翻旧账,他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年前、五年前、十年前,甚至认识你的那年。为什么会翻旧账?因为你不认“新账”(如图6-15所示)。

图6-15 新账旧账

三年前那件事情讲那么多遍还在讲,因为那件事情铁证如山是你的错,讲这么多无非就是想听你说一句“我错了”。讲到三年前的时候,怒火已经燃烧为熊熊烈火。讲完三年前还不解气,还有五年前、七年前……

何时灭火最容易?趁火苗还小(如图6-16所示)。

图6-16 灭火的时机

认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当对与错不是原则性问题时,争赢了道理,却可能输掉感情。越早认错,沟通成本就越低。

夫妻、情侣、家人之间,常常会因为一些琐事争执起来,这些事大多没有原则性对错。所以,先认错的一方常常不是因为他们真的错了,只是因为他们更在乎对方。

三、赞美

也就是俗称的“拍马屁”。

人被赞美心情就大好,心情一好,不愉快的事也就忘了。赞美不仅可以化解负能量,甚至可以把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如图6-17所示)。

图6-17 呆萌的小男生(www.daowen.com)

善于赞美的人就像一个小太阳,所到之处阳光灿烂,给团队带来灿烂的氛围,整个团队的生产力也会提高。

打球时看到队友打得出色,喝一声彩,既是对他人士气的激励,也有助于培养团队的友情。你鼓励他,他鼓励你,球队就越打越好。反过来,球队打得不顺时,你批评我,我也批评你,球就会越打越不顺。有好的团队氛围,战斗力才更强。

四、转移频道

有些话题讨论下去无论如何都尴尬,让人心情更糟,不妨转移话题,谈他感兴趣的其他话题,甚至还可以转移环境,带他出去走走看看、散散步(如图6-18所示)。

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件能让他开心的事情上,他就会渐渐淡忘不开心的事。

如果你有一个好朋友刚刚结束一段感情,没法出来,你会怎么办?跟他说:“你应该怎样怎样。”他根本不会听。不如先哄哄他,让他对着你一吐为快甚至大哭一场,然后一起去做一些正能量的、开心的事情,没多久他就会从伤心记忆里走出来。

五、请客送礼

这和行贿受贿有什么差别呢?

请客送礼不在花钱多少,关键在心意,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具体取决于你对对方有多大的诚意。你了解对方的需求、愿望,不一定要很贵重的礼物就能够让别人记忆深刻。现在逢年过节大家互相问候,微信简便易操作。但有时收到的一些信息就比较没有诚意,看半天发现上面名字还不是你。

图6-18 转移频道

如图6-19所示,想到他为了寄这张贺卡所付出的所有努力,一张小小的贺卡,传递了浓浓的情意。

图6-19 礼轻情意重

礼轻情意重,关键在于心意。一个不超过10元的微信红包,效果一定比一堆花哨的问候语好很多。

六、认同

如图6-20所示,怨念太重,停不下来啊!

有人反反复复讲一件你表示已经知道的事,目的就不是传递信息了,而是求认同。他不想听“我知道了”,他期望的回应是“你是对的”。被别人认同是人发自内心的强烈的愿望,甚至有人把他看得跟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只要没有被认同,他们就会反反复复念叨同一件事。

图6-20 怨念太深

所以,聪明的做法是及早认同他们。被认同了,他们也就消停了,沟通成本降低!

七、满足需求

人有时候心情或状态不好,就是一些小小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所导致的。你也许觉得这是个小问题,但是在对方心中就是个大问题。

有位女士母亲很早就过世了,父亲一个人独居,她每个月都会抽时间去看望。每次到父亲家里,就会发现有个问题,父亲在桌子上烧开水,水壶边上总是有一摊水,看着很脏。这是因为父亲用热水壶烧水总是太满,所以水沸腾的时候就溢出来。为此这位女士总是跟父亲唠叨,这样弄得很脏,也容易漏电。父亲也一直解释说只有多烧水才可以一次把保温瓶灌满。为此事他们经常闹得很不愉快。直到身边有同事提醒她,为什么不给父亲买个大点的热水壶呢?她才恍然大悟。事后反省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孝顺的孩子,但是这么力所能及又对父亲很重要的事情,我却始终没有关照到,而总是想改变父亲的习惯。”

我们身边的家人也有一些小小的心声,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讲是重要的,我们却不在意。往往第一个想法就是既然我的想法是对的,我就要去改变他,而不是去听他的心声,满足他的需求,在这一点上满足需求不是难点。听他的心声,才是难点。

八、安慰性承诺

重点不在承诺而在于安慰,对方在乎的是态度,承诺本身甚至无须兑现(如图6-21所示)。

图6-21 承诺与态度

爱不应该斤斤计较,虽然你活不了一万年,但是你表达的态度“爱,远远超过我的生命”这个才更重要!

承诺本身不是重点,态度是重点(如图6-22所示)。

图6-22 态度的重要

承诺性安慰——对方觉得你明明有能力,却迟迟不兑现承诺,这反而说明你缺乏诚意。

为什么安慰性承诺这么“虚”但人们却爱听?

领导、家人、客户有时候会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其实他们自己也很清楚这样的要求不合理。那为什么还是提出?因为那一刻他们不爽了。这时候继续讲道理,得到的只有“叫你不戴帽子”了。那一刻,他们就希望你表达一个态度。态度好了,一切好说。

小智慧是用来跟人斗的,大智慧能把身边的每一位伙伴都变成资源。好伙伴彼此信任,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共享。

让别人有“赢”的感觉,人们就愿意主动来找你合作(如图6-23所示)。

小智慧跟人斗,每赢一次,有成就感,得小利,但是多了一个敌人。日积月累,某天被人算计吃了个大亏,都不知道是谁干的,为什么?树敌太多了!

大智慧吃小亏,赢得的是友情,更多人支持你。当你身边的每一位伙伴都觉得你这个人很好,值得帮助,那一刻你就接近无敌了。

若非原则问题,乐于成人之美!

当别人需要安慰时,给他们情绪上的支持。

当别人提出的小小请求,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对对方却是雪中送炭,何不成人之美?

图6-23 小智慧与大智慧

现在换个角度来看老狼和狐狸的故事。如果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狐狸会倍觉委屈。但是,我们身边的老狼不讲理,多是因为心情不好,需要帮助。所以,你不是受害者,你是在帮助他们。

(1)小狗对着你“气势汹汹”,其实是一种紧张情绪的表达。(2)你温柔地对它张开双臂,它就放下了紧张情绪。(3)摸摸头,乖。(4)现在它觉得可以依赖你了(如图6-24所示)。

图6-24 紧张情绪的表达

你身边的很多人,在心情糟糕的时候也和这小家伙一样。如果每次他们心情糟糕的时候,都能在你这里得到安慰,这会让他们对你产生依赖感。久而久之,你就成了他们离不开的人了。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若非原则问题,乐于成人之美。如果面对的是原则问题,情况就不一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