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宾阳县革命老区: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初步恢复

宾阳县革命老区: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初步恢复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宾阳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基础十分落后和薄弱,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金融和市场管理,打击投机资本,稳定市场物价,积极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恢复商贸经济,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安定人民生活,全县出现初步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的局面。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逐步得到发展。宾阳解放后,县政府接管公立中学1所、私立初中3所和乡办中心小学39所,各学校维持原状,继续正常上课。

宾阳县革命老区: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初步恢复

新中国成立初期,宾阳县经济社会事业基础十分落后和薄弱,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新中国成立前饱受国民党反动政府、封建势力、地主恶霸欺凌压榨的民众,渴望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新的明天。

1950年至1952年,县委、县政府面对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华南分局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结合实际,制订有效措施,克服重重困难,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推进土地改革,稳定社会秩序。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金融市场管理,打击投机资本,稳定市场物价,积极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恢复商贸经济,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安定人民生活,全县出现初步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的局面。1952年,全县地方生产总值达1794万元(当年价,下同),比1950年增长62.5%;工农业总产值2602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067万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68.56%、53.33%;地方财政收入6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万元,分别比1950年增长91.18%、21.63%。

农业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通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及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涨。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一是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兴修塘库水利。1950年至1952年,建成小(一)型、小(二)型水库各1座及小塘库180座,总库容335.9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60.81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20.67公顷。二是农民积极开垦荒地造田,扩大耕地面积,规定开垦熟荒3年、生荒5年不计税收,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连年扩大,由1949年的56529公顷增加到1952年的60612公顷。1952年,全县粮食总产量83023吨,比1949年增长32.42%;甘蔗产量4621吨,增长187.2%;花生产量3692吨,增长18.83%。耕牛由1949年末的4.65万头发展到1951年末的5.11万头,生猪由1949年末的3.42万头发展到1952年末的4.08万头。1952年,全县养鱼放养水面807公顷,总产量578吨,比1949年增长74.12%。

工业方面。1949年,宾阳仅芦圩有电力(小电厂)、制鞋、染织、大米加工、火柴、卷烟等10多家小私营企业,还有一些打铁、缝纫、制土砂纸、编织、烧陶器、榨油、砖瓦、酿酒等落后分散的手工业。1950年建成的县石印厂、发电厂,成为本县最早的国营工业企业,年总产值5.59万元。到1952年,相继建成新宾大米厂、芦圩新生瓷器厂、黎塘粮食加工厂、芦圩酒厂、黎塘砖瓦厂等5家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1952年达到20.56%,比1950年提高7.75个百分点。

商业方面。为了繁荣经济,推动城乡物资交流,积极发展国营商业和集体商业,对个体商业继续鼓励经营。1951年9月,南宁专署在芦圩成立广西省贸易公司宾阳支公司,成为宾阳首家国营商业企业,下设14个购销组,主要经营工业品、手工业品、食品、土特产品和药材等。之后,国营的中国百货公司芦圩支公司、宾阳县专卖事业分处相继成立。集体经济的供销社在农村圩场试点后,铺开建社。1951年,全县有私营商业324户,从业人员1503人。对私营商业,实行贸易自由,并取缔投机商。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均采取鼓励和扶持的政策。成立工商业联合会、同业公会。同年,在2个区进行组建供销合作社试点。设立圩场集市50处,积极开展城乡物资交流,打开产品销路。(www.daowen.com)

交通运输方面。宾阳解放初期,县内通达外地的公路有南柳线、宾莲线、宾盘线、宾上线、宾马线、思罗线等,多是民国时期修建的砂石泥土路面,少数为泥结碎石砾石路面。县政府逐步改善扩建公路。1950年,国家开始修建湘桂铁路之来宾—凭祥段(途经宾阳,在黎塘设火车站)。南宁地委、专署和宾阳县委、县政府组织民工配合铁道兵团部队和铁路员工修建。1951年3月建成通车至南宁,11月通车至凭祥。湘桂铁路来宾—凭祥段的建成,大大增加了宾阳的交通便利,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逐步得到发展。宾阳解放后,县政府接管公立中学1所、私立初中3所和乡办中心小学39所,各学校维持原状,继续正常上课。1950年,全县有简易师范学校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学生2217人;小学877所,学生44293人。到1952年底,经调整后小学有863所,学生增加到47959人,高中增加2所,中学增至50个班,学生2720人。还成立县教师进修学校。在农村开展以扫盲为重点的冬学运动。1950年至1951年,全县共办夜校识字班791班,参加学习54739人。1952年,成立识字运动委员会并设办公室,大力发展工农业余教育,扫除文盲。还设立助学会,对高小学生实行减免学费。

1952年1月,在芦圩设广西省新华书店宾阳支店,面向社会销售图书。7月,成立县人民文化馆。将原民众图书馆的藏书拨给县图书馆,在县城设立图书室。1950年3月,成立南宁专区人民医院(驻宾阳)和大众医院(同月改为宾阳县人民政府卫生院),黎塘、武陵、新桥卫生分院改为区卫生院,大大地方便群众看病治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