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情感实证:探索情感与感知之间的桥梁

情感实证:探索情感与感知之间的桥梁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感的工作机制又是怎样的?[52]因此,在人的情感探寻中,血浆的物理属性、离子均衡等化学成分的研究,同对梦、性欲、言语记忆等的研究同样必不可少——以实证主义的手段进行精神世界的探寻,架起情感与感知之间的桥梁。[54]对于知觉和潜意识理论的讨论,也开启了早期抽象艺术与实证性格式塔心理学的征程。事实上,萌芽时期的抽象艺术与格式塔心理学认知都根植于同样的土壤——对形式元素与心理情感的对应关系的分析研究。

情感实证:探索情感与感知之间的桥梁

建筑作为文化活动,经常与权力和金钱相关,但同时又卷入美学现代性当中。自浪漫主义以来,感性情感本体论位置被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现代感觉基础上的心理主义审美。而在乔治·齐美尔(Georg Simmel,1858—1918)看来,现代性可以用心理主义来解释:“根据我们内在生活的反应(甚至当作一个内心世界)来体验和解释世界,是固定内容在易变的心灵成分中的消解,一切实质性的东西都被心灵过滤掉,而心灵的形式只不过是变动的形式而已。”[51]

现代主义早期,特别是表现主义者普遍认为在前基督教时期、中世纪和早期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知识结构仍可以和精神世界建立联系。然而,经过文艺复兴,这种和谐就失掉了。而这一问题,则被认为是一个本质上的情感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在知识素养之外增加一种情感素养,通过感觉的教育培养表现情感的能力。那么,情感是什么?心灵与头脑的区别在哪里?情感的工作机制又是怎样的?精神分析学和人类学考察原始人的行为、图腾、文字符号和禁忌,以找出被现代文明压制了的那些基本的和本能的需要。

由于“心理、结构和体液上的个性以不为人知的方式混杂在一起,它们彼此关联,就像各种心理机能、大脑过程和器官功能彼此关联一样。赋予人以独特性。”[52]因此,在人的情感探寻中,血浆的物理属性、离子均衡等化学成分的研究,同对梦、性欲、言语记忆等的研究同样必不可少——以实证主义的手段进行精神世界的探寻,架起情感与感知之间的桥梁。康定斯基在考虑形式和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色彩的心理效果时,甚至认为:陶冶精神的出发点就是研究色彩及其对人产生的作用。[53]一般而言,情感的机制是在感觉网络的内部或外部游移的。外部的情感活动一开始会是一些单纯的感知体验,而之后会成为情感生活的外化——表现基础的素材

包括建筑师在内的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一项功能是层层叠叠地对情感进行组织,用其特殊的方式记录情感,为当代人的内心体验提供结构、更新和方向。当今艺术家的职责就是洞悉现在还不为人所知的一些生物学功能,探索工业社会的新维度,并把一些新的发现转化成情感取向。(www.daowen.com)

除了生理学等实证科学以外,潜意识(Unbewusste,又被译为无意识或下意识。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之后,又有一些学者提出不同看法,或用另一术语“Unterbewussten”与“Unbewusste”竞争)的提出,更加佐证了生理过程对于情感生成的重要作用。1900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Die Traumdeutung,1899)得到普及,也从此开始了对人类潜意识领域的探索。潜意识联想是指潜伏在人的意识之下的、但由于压抑而没能进入意识的观念。也是大脑所没有意识到的复杂心理和生理过程。但它具有活性和能动性,能够对精神和行为施加影响。鉴赏力需要潜意识的理性运作。纳吉认为:“自我表达,在其最高的层面就是艺术,它会形成一个开放的边缘,向那个截然不同的、遥不可及的领域,即潜意识的‘感觉’王国敞开。如果我们用这种方式进行训练和表达,那么情感的力量就是得到升华。”[54]

对于知觉和潜意识理论的讨论,也开启了早期抽象艺术与实证性格式塔心理学的征程。事实上,萌芽时期的抽象艺术与格式塔心理学认知都根植于同样的土壤——对形式元素与心理情感的对应关系的分析研究。例如,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55]中,就通过审美形式、心理学和美学的原理,甚至是神秘主义者的神智论观点的对照,探讨了人类精神活动中的审美经验和感情、情绪过程的关系。

“艺术家不知不觉中把最关键的生存要素从扭曲、喧嚣的复杂现实中解放出来,并将之幻化成为扣人心弦又合乎情理的情感构造……这种选择才能是一种卓越的天赋,其基础是直觉力和洞见,是判断力和知识,以及对生物和社会基本法则的内在责任——这些特质在任何文明中都会激发人们对其进行重新阐释。”[5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