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红安县革命老区:开创抗日干部培训班

红安县革命老区:开创抗日干部培训班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二十八军与国民党鄂豫皖边区达成停战协议后,按照协议规定,鄂豫皖边区红军和便衣队统一到黄安县七里坪集合改编。其间,省委还在七里坪栗林岗、袁家河等地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青年干部训练班。抗日军政学校这些训练班统一由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民运部长方毅负责。红二十八军连以上干部,黄安县委领导下的各区区委干部和便衣队队长,绝大部分参加了培训学习。秦氏祠抗日干部训练班培养了大批军政素质较高的干部。

红安县革命老区:开创抗日干部培训班

红二十八军与国民党鄂豫皖边区达成停战协议后,按照协议规定,鄂豫皖边区红军和便衣队统一到黄安县七里坪集合改编。

为了使红军和便衣队广大干部、战士的思想适应新形势,1937年冬,中共湖北工委(不久改为临时省委)根据中共中央长江局和董必武的指示,在七里坪举办了几期抗日干部训练班,设在距七里坪12公里的秦氏祠堂,开办时间从1937年10月 至1938年6月。其间,省委还在七里坪栗林岗、袁家河等地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青年干部训练班。

抗日军政学校

这些训练班统一由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民运部长方毅负责。学员主要是来自全国各地选送的有前途的骨干,也有来自国统区的进步青年。红二十八军连以上干部,黄安县委领导下的各区区委干部和便衣队队长,绝大部分参加了培训学习。训练班共举办了三期,培训了600多人。训练班设4门课,教学内容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基本相同。教学内容主要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游击战术”“党的建设和群众工作”“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等课程军事课由部队领导同志轮流讲授。郑位三主讲“战略战术”,彭康主讲“党员修养”,方毅主讲“统一战线”和“群众工作”。鄂东抗日根据地的刘西尧、郑重、陈景文等人,马识途、卢明德、袁立、郭承先、舒赛等进步青年和作家都曾是训练班的学员。(www.daowen.com)

秦氏祠抗日干部训练班培养了大批军政素质较高的干部。开班期间,一批批青年奔向鄂东抗日斗争的大本营七里坪。后来他们都奔赴抗日前线,活跃在各个战场上,多数被提拔到重要领导岗位上,不少人成为赫赫有名的抗日将领。他们将七里坪称为“湖北的小延安”,七里坪也因此成为党在鄂豫边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

1938年1月中旬,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从汉口到七里坪,到秦氏祠训练班讲授军事理论课。主讲《论持久战》和游击战术的课程,对官兵和青年学生们进行敌后游击战争的教育。在训练班里,他教学员们唱《国际歌》,而且和红二十八军的老同志一起,高唱歌曲:“劈里啪,劈里啪,握住枪,向前杀,打倒日本鬼,杀尽卖国贼!我们的红旗插遍天下!”第一期训练班结束时,叶剑英在毕业典礼上做政治报告,讲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鼓励青年干部投奔抗日前线,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解放而牺牲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