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平行志愿改革特征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平行志愿改革特征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平行志愿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以高考成绩为第一投档标准。平行志愿改革以高考成绩为第一投档标准,实现了选拔标准向理性的回归,进而实现了程序与实体的统一,并因此而获得了社会关于招生公平进一步深化的赞誉。作为投档办法改革的谨慎尝试,平行志愿改革主要改变了投档标准,而未同步进行投档模式的改革,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浙江教育考试研究:平行志愿改革特征

(1)平行志愿改革实际上是投档办法的改革。从字面含义上理解,平行志愿改革是一场关于志愿设置的改革,但对比传统志愿与平行志愿(见表1),两者在志愿填报时间、数量方面均无实质区别,区别主要在于投档办法的不同。

表1 传统志愿与平行志愿对比表

从图1比较两者投档办法的区别更加直观:

(www.daowen.com)

图1 传统志愿与平行志愿投档流程示意图

作为一次投档办法的改革,平行志愿改革标志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关注的重点从考试科学化、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等“实体”方面逐步转向投档规则、投档流程等“程序”方面,以制度本身作为改革对象,力求程序与实体的统一。这在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历程中具有重要的改革思维转向意义。

(2)平行志愿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以高考成绩为第一投档标准。高考选才应当以考生学业水平为第一选拔原则。传统志愿实行“志愿优先,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标准在实践中变异为“志愿博弈能力”优于考生成绩,出现了“考得好不如(志愿)填得好”的现象,体现了程序与实体的背离。平行志愿改革以高考成绩为第一投档标准,实现了选拔标准向理性的回归,进而实现了程序与实体的统一,并因此而获得了社会关于招生公平进一步深化的赞誉。

(3)平行志愿改革有明显的局限性。作为投档办法改革的谨慎尝试,平行志愿改革主要改变了投档标准,而未同步进行投档模式的改革,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也是“强化分数导向”、“考生风险未减”等一系列质疑的制度根源。下文将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