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高生源质量:浙江教育考试研究成果

提高生源质量:浙江教育考试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源竞争力不具明显优势的地方农林院校应在谋求生存基础上,进一步着眼于未来发展,对生源质量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把握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回应社会需求。

提高生源质量:浙江教育考试研究成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的迈进,民众不仅要求“有书读”,而且要求“读好书”。政府部门正在进行的深化教育改革,理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关系是对此的积极回应,地方院校应转变招生理念,居安思危,顺势而为,注重内涵提升与人才培养,加强招生宣传,从多种途径促进生源质量提高。

(一)居安思危,地方院校要站在新高度审视生源质量对高校发展的影响

随着适龄人口和高中毕业生减少,我国高校生源已开始呈下降趋势。据统计,2008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达1050万峰值,录取率57%;2009年为1020万,录取率62%;2010年为957万,录取率69%。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多元化的日趋强化的态势,巩固和提高生源质量将是高校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简言之,高等教育将逐渐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考生及家长的理性选择之下,综合实力较弱的高校将面临着被边缘化乃至被淘汰的局面。生源竞争力不具明显优势的地方农林院校应在谋求生存基础上,进一步着眼于未来发展,对生源质量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把握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回应社会需求。

(二)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应变能力

高校的基本功能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学科是其功能落实的基础组织。地方农林院校生源困境破解的首要途径在于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提升学校综合实力。首先,应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学科建设,发挥相对优势,形成并强化办学特色,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其次,对于近年来新上专业,应注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引进或培养工作,尽快形成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此外,地方农林院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专业的招生规模,对于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专业要予以倾斜;对于具有传统优势或特色的专业,应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顺应社会需要不断创新,逐步增强其生源竞争力;对于比较优势不明显,就业水平不高的专业,要形成专业退出或转型机制。总之要从正反两个方面传递生源压力,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学校招生专业整体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生源。(www.daowen.com)

(三)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促进培养模式转型,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在高校办学活动中,“招生—培养—就业”三者是一个相互影响的链条,招生录取是起始环节,人才培养是中间“加工”过程,就业水平则是社会对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检验方式,获取适合生源的前提是培养出适销对路且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在现实中,高校就业状况直接影响考生及其家长的高考志愿选择行为,而就业层次的高低究其本源又与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并最终影响生源吸引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日趋普及化的背景下,首先,地方高校必须转变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大众化下的精英教育以适应社会变化,要以“差异化”思路衡量生源素质,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既要确保培养合格人才,又要为具有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创新创业等潜质的学生提供成长成才平台,提升人才培养品质。其次,政府部门在高考改革方案中应体现学术性向测试,以利于引导考生合理填报志愿,与高校办学特色相耦合,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为适合的学生到适合的学校接受适合的教育提供可能。再次,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就业服务环境和平台,增强就业与职业规划指导教育,加强对外交流与沟通,以讲座、授课、个性化指导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其特长与潜质,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学生自我规划和设计水平,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地方院校就业水平。

(四)构建全员的立体式招生宣传模式,扩大学校社会影响

获取优质或适合生源是高校招生工作的主题,而招生宣传则是传递招生信息,展示学校形象,从而吸引考生报考的重要途径。为此,地方院校应以构建立体式招生宣传模式为导向,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积极进行学校形象营销。首先,要树立全员招生理念,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招生宣传。学校师生,校友等是进行招生宣传的基本力量,其对学校总体情况及有关专业较为了解,对其身边考生群体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还应借助学校中较有影响的名人、名事件、名成果等进行招生宣传,增强学校社会影响力,形成招生宣传合力。其次,要重视并做好校园电话、网络咨询。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电话、网络咨询的成本低,沟通方便,能针对考生个性问题进行沟通推介,是值得进一步做精做细的招生宣传形式。再次,要把日常宣传和集中宣传结合起来,选择权威新闻媒体持续、快速、广泛地宣传学校形象,传递招生信息。在实践中,各省级教育考试院(招生办)编制的年度《招生计划》书、教育部高考阳光信息平台及各种省级媒体具有较好的宣传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