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因此,要想求得一个无愧的人生必须拥有一个和谐的内心世界。人际关系的和谐,包括五伦关系的和谐,展开而言,也包括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有效避免各种人为灾难的不二法门。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需要倡导孔子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孔子思想中的“我”,是与周围的“他”互敬互爱、共生共存而和谐发展的。

儒家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孔子在继承夏商周三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和为贵”(《礼记·儒行》)的思想,他以“和”作为人文精神载体,从而把中华民族的尚和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孔子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孔子的和谐思想体现在追求自我内心世界的和谐上。

在人生的征途中,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全是人为使然。因此,要想求得一个无愧的人生必须拥有一个和谐的内心世界。在讲自己时,孔子说,“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他认为,“心之精神是谓圣”(《孔丛子·记问》)。这样的圣人,内心世界必定是和谐的,他能坦然面对各种人生的考验而愈发挺拔。

怎样实现内心世界的和谐呢?

孔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方法,包括正确对待利禄得失,坦然面对逆境挫折等。他说:“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他还说:“内省不疚。”(《论语·颜渊》)做到这两点的前提是问心无愧、心理平衡。实现内心世界的和谐离不开孔子反求诸己的精神。他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他提出“知反”的概念,说:“知得之己者,亦知得之人。所谓不出于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之己者也。”(《说苑·政理》)懂得了解自己的人,也懂得了解别人。所谓不出一室而知天下的人一定是懂得反求诸己的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他比喻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这是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如果没有射中靶心,那就回过头来从自身找原因。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说:“孔夫子讲,不是和别人斗,首先要和自己斗,这种自我人文主义非常重要。尊重是对暴力的一种对抗。所以孔夫子所寻求的这种价值是在当代社会启发我们的根源。”孔子的反求诸己思想是基于自己是人、别人也是人的换位思考。学会换位思考,律己宽人,那么无论多么尖锐的矛盾都有可能化解。如此一来,内心世界又岂有不和谐的道理?

孔子的和谐思想体现在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上。(www.daowen.com)

人际关系的和谐,包括五伦关系的和谐,展开而言,也包括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和谐。孔子对此都有精辟的论述。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有效避免各种人为灾难的不二法门。而实现的路径,就是践行孔子倡导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他说:“同弗与,异弗非也。”(《礼记·儒行》)这是说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不与之结党,不同的也不予以非议。《周易·睽·象传》:“君子以同而异。”多样性取长补短的统一,是内方外圆的处事准则。没有差异就没有五彩缤纷的世界,没有和谐就没有人类的共存。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是实现和谐的根基。

在讲到国与国的关系时,孔子说:“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有智慧的政治家总是善于引导不同观点的人们和谐相处,而不是挑起事端与仇恨。在世界这个大家庭中,人类文明有三种选择:一是单极文明,唯我独尊;二是文明对立,势不两立;三是和而不同,共生共存。历史证明,第三条路才是唯一出路。

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需要倡导孔子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在这方面,孔子有两句被不同文化共同认可的名言。一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这句话用多种文字镌刻于联合国总部的幕墙上。讲的是自己所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于人。反过来说,就是你想别人怎样待你,那你就要怎样待人——也就是孔子说的:“审吾所以适人,人之所以来我也。”(《荀子·王霸》)你怎样待人,别人也会怎样待你。还有一句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即他说的“富而能富人”“贵而能贵人”“达而能达人”(《说苑·杂言》),提倡的是推己及人。孔子思想中的“我”,是与周围的“他”互敬互爱、共生共存而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只有形成立人达人的风气,才会越发和谐,才会越发让人感到谁也离不开谁。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由格林等提出的一项决议: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认可孔子的思想对世界各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影响并且仍在发挥影响力,认为《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种道德品质的典范,能促进人类和谐。

孔子的和谐思想体现在追求天、地、人三相和上。

孔子心目中的天与地,是与人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生生不息的自然体。孔子说:“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孔子家语·哀公问政》)这讲的是天、地、人三相合。《中庸》说仲尼“上律天时,下袭水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孔子看来,“天地不合,万物不生”(《礼记·哀公问》)。孔子非常爱护动物。《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用网捕,就可避免让鱼类陷于灭顶之灾;不射巢中的母鸟幼鸟,就不会让人陷于杀鸡取卵的不义之举。在给鲁哀公讲因施行仁政而惠及万物生灵所出现的和谐景象时,孔子说:“凤在列树,麟在郊野,鸟鹊之巢可俯而窥也。”(《荀子·哀公》)人与动物擦身而过,鸟鹊之巢抬头可见,这是多么令人陶醉的自然图景啊!21世纪的新人文主义要彰显生态文明的旗帜,不仅要凸现在人与人的相和上,还要凸现在人与天、人与地的“天地人三相和”上。简言之,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天人合一”。

以和为贵”的观念世代相传,潜移默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讲到中国文化的“和”时说,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而和气在这些品质中是第一位的。他坚信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