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禁锢渴望自由
第二节 高墙禁锢渴望自由
追求自由,我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可可·香奈儿
在生下可可·香奈儿之后,她的母亲让娜又相继生下四个孩子,除了其中最小的儿子夭折于婴儿时期外,其他孩子们都幸运地活了下来。之所以说他们活下来是一种幸运,是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而长期营养不良也使香奈儿母亲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她能顺利地生下这几个孩子已经不容易,孩子们都能健康地活下来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然而,接连怀孕、生产的让娜身体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损伤,以至于后来疾病缠身,年纪不大就去世了。
孩子众多,收入微薄,可可·香奈儿一家生活的困窘可想而知。曾经,香奈儿和病重的母亲及两个姐妹一起到一个叔叔家暂住了一段时间。寄人篱下的日子十分不好过,除了处处看别人的脸色,最让香奈儿无法忍受的是,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地玩耍,她和姐妹们总是被关在一间贴满红墙纸的房间里。一开始,因为不熟悉环境,孩子们都表现得很乖,后来,当实在无聊的她们发现红色的墙纸被潮气浸湿后会从墙上脱落下来的时候,她们总算找到了乐趣。最初,她们只是小心翼翼地把墙纸一小片一小片地揭掉,后来她们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干脆爬上椅子,把整张墙纸往下拽。这个破坏性的游戏让孩子们快乐得发了疯,但这在母亲让娜的眼里却不啻为一场灾难。当她走进来发现这一切的时候,她惊得呆住了,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孩子们吓坏了,都以为一顿责罚是避免不了的。可是出乎孩子们的意料,母亲并没有责骂她们,她呆呆地站了很久,然后开始一个人无声地啜泣。是啊,孩子们闯了祸,可是身为母亲,却没有任何办法去补救,她甚至没有钱去赔偿人家一张新的墙纸,她内心的痛苦肯定胜过一切。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盛怒的叔叔把她们全都撵了出来,从那以后,香奈儿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叔叔。
生活的动荡和贫困,使香奈儿的母亲让娜患上了慢性肺炎,再加上多次怀孕生产,身体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养,致使她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这个一心想要飞出农家、过不一样生活的可怜女子,终于在1895年2月一个寒风刺骨的清晨,在家中小房间的床上永远地离去了,留下了五个未成年的孩子。而她的丈夫阿尔贝,毫不例外、一如既往地在妻子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不知去向。那一年,香奈儿刚刚12岁。
即使成年以后,香奈儿也从来没有对人说过,她和她的兄弟姐妹守着母亲的尸体有多久,她有多么伤心和痛苦,她只是说:“我的一切都在这一天被夺走了。”是啊,哪怕母亲平时并没有太多时间去照顾女儿,但是在女儿心中,有母亲在,就有爱,有温暖,有关怀,就会感到安全;而一旦失去了母亲的庇护,生活中所有的风风雨雨就都要自己去面对,这对于一个正处于花季、本该无忧无虑享受生活的少女来说,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啊!
得知妻子死讯的阿尔贝终于赶了回来,匆匆处理完让娜的后事之后,他又要上路了。是的,他一直在路上,做着有朝一日成为百万富翁的梦。你当然不能指望这样一个男人把五个孩子都带在身边去追逐他的梦,他甚至一个都不想要,对于这样一个自私的男人来说,亲情只能是羁绊,阻碍他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他把男孩子们送到一户农民家里,与其说是寄养,不如说就是免费的童工;至于三个女孩,则被他用一辆拉货车送到了玛丽亚圣心修道院的孤儿院里。
可可·香奈儿扑到父亲怀里,乞求他:带我一起走吧,不要把我留在这里!可是,她那狠心的父亲还是坚决地走了,留给香奈儿的,是一个渐渐远去的背影。这是留在香奈儿记忆中永远无法抹去的悲惨一幕,也是父亲留给她的最后的记忆,从此他就从孩子们的生活中彻底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香奈儿后来对别人说,她的父亲去了美国,去新大陆的乐土中寻找财富去了。
详细情形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就连后来可可·香奈儿作为一名设计师名满天下之时,她也没有得到过父亲的丝毫线索。但是有一点确实无疑,阿尔贝遗弃了他的孩子们,独自寻找自己的幸福去了,尽管香奈儿从来不愿意用“遗弃”这样的字眼,也从来没有提过什么“孤儿院”。她虚构了很多故事,故事里,她被送到了她的“阿姨们”那里,尽管阿姨们都是好人,但眼神冷冰冰的,性格严厉到苛刻,在那里,她得不到丝毫关爱。
在可可·香奈儿自欺欺人的谎言里,至少有一点是真的,在孤儿院里,既没有多少快乐,也没有多少关爱。纪律与祷告是孤儿院的全部生活,她们每天至少祷告一个小时,在香奈儿姐妹人生最黑暗时期的舞台上,上演的只有惨淡乏味的戏码。因为缺少亲戚的看顾,香奈儿和她的姐妹们在修道院的日子十分清苦,其他人因为性格柔顺,不惹是生非,至少没有受到过多的惩罚,而香奈儿因为性格倔强,确实吃了不少苦头。
香奈儿后来回忆说:“我记得她们曾经拉下我的短裤抽我的屁股。那首先是一种羞辱,又让你非常不舒服,你的屁股是血红血红的。”修女们的严厉甚至苛刻可见一斑。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名著《简·爱》中主人公简·爱少时在孤儿院的经历,吃粗劣的食物,得不到关心和爱护,也没有表达思想的自由,一旦违反了严厉的教规,就要受到苛刻甚至恶毒的惩罚。同样,越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女孩儿心中对自由的渴望就越热切,越强烈。同时,苦难磨砺了她们的性格,她们独立、坚韧、顽强,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那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不管遇到什么诱惑都不会妥协。就像简·爱拒绝了妻子尚在世的罗切斯特为她提供的安逸但却见不得光的生活,可可·香奈儿在她后来的人生中也从不让自己彻底依附于哪一个男人,不管他多么优秀,不管他多么令她欣赏、深爱,她始终保持着这个美丽的名字:可可·香奈儿,而不是某某夫人。她对自由独立的追求贯穿了一生,无论她是一个可怜的孤儿院弃儿,还是在世界时尚界呼风唤雨的女王,这一点,从来不曾改变。
后来,回忆起当初的自己,可可·香奈儿毫不掩饰地承认,她的确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那类乖乖女,那种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的女孩儿,相反,“我很坏,常常发脾气,喜欢偷东西,爱说谎,常溜到别人房门口偷听,有时还梦游。从别人手上抢来的食物,吃起来特别可口。我常常偷偷切下一大块夹肉面包,躲到厕所里开心地吃起来。是谁让我变得这么坏的呢?”
是啊,究竟是谁让可可·香奈儿变成这样的呢?如果孤儿院能让香奈儿吃饱穿暖,让这个敏感的女孩感觉到自己被宠爱、被需要,她还会如此桀骜不驯吗?她所做的一切“坏”事,不过是向那些不合理的规则挑战,希望用自己的抗争换取公平的待遇,哪怕是被关在小黑屋里,没有饭吃,挨打,她都不愿意屈服。恰恰相反,惩罚越严厉,她的反抗越强烈。多年之后,当香奈儿回忆起这段生活的时候,她说:“在一群孤儿中,我越来越倔,也越来越坚强。不过,后来我一听到‘孤儿’这个词,就会打哆嗦。至今,遇到孤儿院,我就想绕路而走。那里的日子,真是太可怕了,也许和坐牢差不多。”
不过,即使在孤儿院的日子清苦孤寂,对香奈儿而言,其实也不是一点乐趣都没有的。在修女们的阁楼上,香奈儿发现了一个秘密的“宝藏”,这使得这个小小的阁楼成了香奈儿心目中的天堂。这里大大地修补了她那备受创伤的想象力,那里堆满了各种画报,还有一些装订得整整齐齐的小册子,那是香奈儿十分爱看的小说。在这个阁楼上,香奈儿读到的故事成了她的秘密财富,也激励了她勇于追求梦想。画报上那些时装设计图常常令她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这是她的世界里最具有吸引力的部分。它们不仅让她暂时忘却了自己身处的窘境,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她对服饰的独特审美品位。
久而久之,除了跟修女们学习缝纫、锁边、刺绣等技艺,可可·香奈儿还慢慢展露出一点在服装设计方面的天分:有一次,修道院举行领圣餐仪式,有亲戚照顾的孩子们都戴上了崭新的帽子,可香奈儿没有亲人看顾,也没有布料用来做帽子。不过这并没有难倒她,她别具匠心地用纸做了一顶王冠。虽然遭到了其他孩子们的嘲笑,但倔强的香奈儿却很骄傲,因为这是她自己的作品。香奈儿第一次尝到了自己设计制作一件“作品”的喜悦,别人怎么说,她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到了冬天,孤儿院的孩子们总是被要求戴上一种形如大钟的帽子,既硬又不舒服,样子也不讨人喜欢,上面还插着一根据说是鹰的羽毛。“我觉得这东西太难看了。”香奈儿那时就已经对美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而当香奈儿15岁的时候,一次,她被批准自己定做一条连衣裙。受曾经看过的某部小说的启发,香奈儿要求裁缝在裙子底部加一圈塔夫绸的荷叶边装饰,并在帽子上自己动手加了小小的紫藤图案。虽然只是一些细微的改变,却让香奈儿欣喜不已,因为这些让她看起来多少有些与众不同——这个被父亲遗忘在孤儿院的少女,是多么渴望受到关注、得到关爱啊!谁能说服饰上的一点点与众不同,折射的不是这种对爱、对温暖的渴望呢?
也许,正是这种渴望,驱动着可可·香奈儿离开孤儿院以后不断寻找新的出路,并从一个小小的帽店起步,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时尚王国。当她被众多名人簇拥,被万千女性追捧的时候,人们是否还会联想起当初孤儿院那个为一条荷叶边裙子而欢呼雀跃的小女孩?命运好像常常做出让人意外的安排,但实际上,一切在人生的最初就已经显现出来,随着人生的画卷慢慢铺展,香奈儿终将展露她独特的设计才华,并以坚韧的性格、天才的营销手段为支撑,慢慢走上时尚的峰顶。
从来没有失去过自由的我们,恐怕不可能想象到被高墙禁锢的岁月是怎样一种煎熬,而即便是受得住这样的煎熬,又有多少人因此消沉下去,随波逐流?倔强的可可·香奈儿却从来都没有服输,也不肯向命运低头。是啊,如果完全听从命运的安排,那么香奈儿恐怕会成为一名虔诚的修女,或者是一名普通的缝纫女工,仅此而已。就是因为她不愿意听从命运的安排,而选择自己去试一试,闯一闯,所以她的人生才有了其他可能。
反观我们自身,很多人就是缺少这种试一试、闯一闯的勇气,害怕挫折,害怕失败,所以即使对现状不满,也没有勇气尝试着去改变。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但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所有的可能都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像可可·香奈儿那样,有勇气去尝试不同的人生,才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
更重要的是,在孤儿院种种清规戒律的围困下,可可·香奈儿更为清醒地意识到自由的可贵。自由,是香奈儿从孩提时代就非常珍视的东西,她的一生,就是追求自由的一生,无论是她的人生选择还是她的设计创作,其中核心的思想,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因为热爱自由,香奈儿拒绝了一个个追求者,选择独自面对人生的风雨;因为热爱自由,香奈儿把女性从五花大绑的紧身衣中解放出来,设计出了能让女性的身体自由呼吸的一系列经典服饰;因为热爱自由,无论是普通女工还是昔日的贵族,在香奈儿眼里一律平等。她甚至常常雇用有身份的人,像社交界的英国女人,俄国、意大利或法国的贵族等都来到康邦街谋职。每个人来到香奈儿这里,都是一个自由平等的生命,无须仰视,更不用膜拜……
有哲人曾经说过,自由的心灵决定人生的成败,心灵的自由程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只有拥有一颗自由的心灵,你才能翱翔天际。虽然香奈儿被禁锢在孤儿院的高墙之中,每天过着刻板的生活,但是她的心灵一直都自由飞翔在天空中。
可以说,对于自由的热切渴望成就了香奈儿的事业和人生,自由就是香奈儿对于穿衣之道的领会,也是她创作设计时的第一标准,更是香奈儿品牌的精髓,是香奈儿品牌征服人心的最大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