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经历扑朔迷离
第一节 二战经历扑朔迷离
我从不是一个女英雄。但是我选择了我想成为的样子,而我现在正如自己所愿。即使我不被爱、不讨人喜欢,又能怎样?
——可可·香奈儿
20世纪30年代,在年已五旬的时候,香奈儿女士迎来了她一生中的黄金时代,这样说是指不仅她的事业攀上了时尚的巅峰,而且她的风采也堪称达到了完美的境地。是的,她已经不再年轻,但无论是她的容貌打扮,还是她的气质风度,都给人一种成熟的风韵美,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其实她已不再年轻。这位时尚女王频频被邀请,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交场合,只要香奈儿出席,都被主人视作一种无比的荣耀。
这个时候,活跃在巴黎社交圈中的许多著名艺术家都成为香奈儿的挚友,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伊利伯、迪亚吉列夫、海明威、雷诺阿、莫朗、达里、高德温等等,她扮演着新时代的缪斯,一个不仅漂亮而且感情经历足够丰富的女名人,其个人魅力、事业成就甚至花边新闻都是记者穷追不舍的内容。法国作家萨西这样描写当时的香奈儿:“当她一出现,人们就被她的娇小身影而吸引。她很苗条,浓密的乌发,眉毛靠得很近,小巧的鼻子和深色的眼睛,她几乎总是穿着同样的打扮,非常简朴和不同凡响的黑色。她总是把手插在口袋里开始谈话,她讲话快而断断续续;她给人的印象是既不胡思乱想,也不轻易被偶发的思绪干扰而放弃自己目标的人……”就是这样一个目标明确的时尚女王,却因为接下来的一段经历,不得不暂时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梦想,远走他乡;但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演绎了香奈儿70岁复出的另一番辉煌。
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57个师约150万人、2500辆坦克、2300架飞机,从北、西北、西南三个方向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同日,英、法先后发出照会,要求德国停止进攻,并从波兰领土撤出一切军队。德国对此置之不理。9月3日,英、法两国政府对德宣战。
战争的炮火虽然还未烧至巴黎,但是可可·香奈儿却令人吃惊地迅速做出反应,她缩减业务,辞退员工,关闭工厂,只留一些人在康邦街的门店处理库存的服装,销售香水。这种与她在一战中的表现截然不同的保守态度,让很多人感叹这位时尚女王“廉颇老矣”,已经失去了冒险的勇气和魄力;还有人认为,香奈儿与当时风头正劲的设计师夏帕瑞丽经过几番较量后,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早已萌生退意,正好借战争的机会退出竞争,体面下台。更有人借此诋毁香奈儿,说她是用战争做借口来惩罚她的那些女裁缝,因为她们全都参加了1936年6月的大罢工。
然而,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些理由其实都站不住脚:竞争对手什么时候都有,香奈儿不可能因为害怕在竞争中失败而退缩不前,这不是她的性格,如果她确实这样爱面子、胆小、保守,她不可能有如今的成就;至于说打击报复员工,别说以可可·香奈儿的身份和智慧不屑于做这样的事情,即便她想做,方法也有很多,不必押上自己的事业。对此香奈儿自己的解释是:“现在不是时尚的时候。”香奈儿店里的每一个员工都有亲人拿起武器,走上战场,“战争爆发后两个小时内,我的店里就空无一人了。”员工们无心工作,即便勉强她们,她们也会心不在焉,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产品的质量自然也就无法保证,与其因此而自砸招牌,不如干脆关门歇业,等待局势好转。香奈儿的说法虽然不无道理,但至于到底是不是促使香奈儿暂时退出时尚行业的真正的原因,我们也无从得知。
不过,我们可以确认,二战期间,许多人都走上了战场,就连香奈儿的外甥,她姐姐朱莉的儿子帕拉斯也应征入伍。帕拉斯是跟香奈儿关系十分密切的亲人,在朱莉去世以后,香奈儿就收养了帕拉斯,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并且送他到英国耶稣会去学习。学习结束后,帕拉斯在英国参军,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回到法国服役,到前线当工兵,后来被德军俘虏。香奈儿四处找人帮忙,费了很大周折才把他从战俘营里救了出来。
这时的可可·香奈儿已经57岁,却又一次陷入情网,爱上了比她小13岁的德国男爵汉斯·古恩特·冯·丁克拉格。丁克拉格高大英俊、气质优雅,他的公开身份是驻巴黎外交官,可是后来有资料显示,他实际上是个间谍。当很久以后人们提及此事的时候,可可·香奈儿只是说,如果一个女人在年近六旬的时候还能够重遇爱情,那么她就不会再关心爱人是哪国人了。这样的话从一个在时尚界呼风唤雨的女人口中说出来,多少有一些沧桑的意味,但也确是实情,因为即使是可可·香奈儿,也同样无法抵抗岁月对容颜的侵袭,当一个女人在渐渐老去的时候遇到了爱情,那么享受相爱的美好、珍惜相知的不易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对方是哪国人、从事什么职业的确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但是,恰恰就是这样一段当事人认为十分美好的黄昏恋情,却成了众人眼中香奈儿传奇中的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污点,甚至使可可·香奈儿的声名受到了损害。
这是一个复杂的故事,由于可可·香奈儿本人对此保持沉默,我们无从得知香奈儿究竟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做了一些后来很难被人们所理解的事情,而事情的具体情形到底又是怎么样的,所以我们谁也无法百分之百地还原历史的真相,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根据一些资料,尽量拼凑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
其实,香奈儿和丁克拉格早在战前就相识、相爱,战争爆发后,他们甚至一度在香奈儿居住的丽兹饭店过起了隐居的日子。随着时间的推移,1942年,欧洲战场上发生了不利于德军的变化,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遭遇了开战以来的惨败,在苏联红军面前,德军已经处于劣势。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联合声明,要求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
当时,德、意、日的“铁三角”已经被打破,对于德军而言,在欧洲战场上疲于奔命不仅更加降低胜利的把握,而且甚至会自身难保。这时候,德国高层中的一些人萌生了和谈的想法,恰巧此时,可可·香奈儿正在为营救她的外甥帕拉斯而四处奔走,于是他们将和谈信使的角色锁定为香奈儿。之所以这样做,原因之一是在德国人看来,派一个第三方的民间人士前往试探较为合适,无论成功与否都不会失掉德国人的面子;原因之二则在于香奈儿与丘吉尔多年之前就已相识,她曾经在西敏公爵的庄园里多次以女主人的身份款待丘吉尔。德国人认为,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想必丘吉尔会慎重考虑他们的建议。
1943年4月,可可·香奈儿被召到柏林,与纳粹国外情报首脑瓦尔特·施伦堡见面,这就是“女装帽”行动的开始。可可·香奈儿的设想是,通过马德里的英国使馆与丘吉尔建立联系。另外,她希望有个比她更熟悉丘吉尔的人做帮手,这个人最好还是英国王室成员,她的朋友薇拉·巴特恰好符合这个条件。薇拉是温莎家族的成员,后来嫁给了意大利人龙巴尔迪。不过,薇拉对香奈儿的提议非常抗拒。于是,丁克拉格让人把薇拉当作英国间谍逮捕,并通过瓦尔特·施伦堡向薇拉施加压力,让她将香奈儿写给丘吉尔的信亲手交给马德里使馆的工作人员,并必须确保这封信转交给丘吉尔本人。对于薇拉的这番经历,香奈儿后来做了解释,但没说自己跟德国人的关系,只是说朋友落难,自己想办法,最后将朋友营救出狱。
“女装帽”行动正式开始,可可·香奈儿启程去马德里,到英国使馆去找自己以前认识的外交官。与此同时,在香奈儿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薇拉也被派往马德里,去了英国使馆。这件事令英国使馆方面备感迷惑,所以他们并没有给香奈儿任何答复。香奈儿只好在马德里等待,直到获悉丘吉尔病倒,知道不可能与他见面了,才失望地离去。
可可·香奈儿在马德里等待英国方面的回复时,瓦尔特·施伦堡又派人给薇拉转去另一封信,要求薇拉立刻回英国,亲手把信件转交给丘吉尔。信件内容也是要求丘吉尔接见香奈儿。不过,事与愿违的是,薇拉回到英国后,立刻向英国方面揭露可可·香奈儿是德国间谍。可可·香奈儿的行动无果而终,同时她和薇拉之间的友谊也到此结束。1943年12月底,香奈儿到柏林向瓦尔特·施伦堡交差,然后回到巴黎的丽兹饭店。
法国解放后,曾有法国抵抗组织的成员前往丽兹饭店将可可·香奈儿带走。那个时候,抵抗组织可能并不知道香奈儿曾经为德国人执行过秘密使命,但是她与德国人丁克拉格的关系却是世人皆知。不过,香奈儿很快就被释放了,据说是丘吉尔为她出面说情,保护了她。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因为在战争结束后,正常的社会秩序尚未恢复,对于处于大肃清时期的法国而言,仿佛一切都已经分崩离析,每个人都在互相检举揭发,政客、将军、外交官、作家、演员、新闻记者,各色人等全都被关在污秽拥挤的牢房里,有资料显示,法国情报处的人员甚至已经盯上了毕加索,因为在德据时期,这位著名画家不仅受到极热情的礼遇,还获得了一般人根本无法享受到的特权。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与丁克拉格关系亲密的香奈儿居然能够毫发无损,堪称奇迹。当然,其中不排除她受到了某个大人物保护的可能,不过我相信,这样的结果更与她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胆量、魄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有莫大关系。了解香奈儿的人表示,无论什么时候,香奈儿女士总是表现得那么气定神闲,任何指控、任何事情都不能让她惊慌失措,仿佛一切尽在她的掌握之中。的确,即便是在局势对她最不利的时候,香奈儿也只是在商店的橱窗上贴了一个告示:美国大兵可免费领取香水。于是,次日清晨,那些想要得到著名的“香奈儿5号”的美国士兵就在门外排起了长龙。一瓶香水,为香奈儿搬来了众多“保镖”,他们那么渴望为自己的女友、爱人带回一瓶传说中的神秘5号,如果这时候谁敢把可可·香奈儿带走,那么就请做好和这些美国大兵对抗的准备吧!香奈儿用这样举重若轻的一招为自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然后她开始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四处去寻求帮助,终于使自己和香奈儿公司都免于被扣上通敌卖国的帽子。
危险渐渐离去,巴黎渐渐恢复太平。不过,可可·香奈儿却没有出现在康邦街或者丽兹饭店,她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她是否甘愿放弃声名显赫的生活,被时尚中心放逐,退隐到被世人遗忘的历史边缘?
“不!”答案一定是这样。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她是香奈儿,一个最擅长制造传奇的名字,一个为工作和梦想而生的女人。许多次,她完全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担,去过一种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她都放弃了,虽然那样的生活对于许多人而言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但对于可可·香奈儿来说,却是禁锢她的创作才华和活跃思想的牢笼,所以她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一个人继续走她自己的路。当这条路走得太艰难的时候,停下脚步,歇一歇,看一看别处的风景,让绷紧的神经放松一下,让疲惫的心灵重新充满活力,这样,当她再上路的时候,她才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用她手中那把出神入化的剪刀,为我们裁剪出别样的优雅美丽,为她自己的品牌裁剪出更加流光溢彩的未来。
我们相信,我们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