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虽去风格永存
第三节 斯人虽去风格永存
传奇的生命比其主人公的生命更为长久。
——可可·香奈儿
众所周知,香奈儿品牌能有今天的辉煌,离不开香奈儿女士以及现任香奈儿公司总设计师的卡尔·拉格菲尔德的功劳,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如果没有威泰默家族三代人的传承,也不会有香奈儿的今天。没有他们,为香奈儿赚了最多荣誉和金钱的5号香水就不可能那么快走上市场;没有他们,上个世纪50年代香奈儿女士的复出就只能是空想;没有他们,就很难想象拉格菲尔德会成为今天的时尚霸主……尽管在与威泰默家族合作过程中出现过分歧,然而没有继承人的香奈儿女士在离世之前,仍然放心地选择把香奈儿品牌全权交给了威泰默家族,足以证明她对威泰默家族的认可。至于香奈儿现任总设计师拉格菲尔德,他这样形容他和香奈儿所有者的关系:“在整个事业中,有一个超凡的人,那就是阿兰·威泰默(Alain Wertheimer)。如果不是他,我将无法工作,他是百分百在背后支持我的。所以,我可以做我想做的,即使我想做的和政治、商业问题有冲突的时候。”
同是香奈儿品牌的功臣,比起香奈儿和拉格菲尔德的备受瞩目,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威泰默家族的存在,即便知道,也了解不多。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做得少,而是因为大多数时候他们只做不说或者很少说。正如香奈儿现在的掌门人之一杰拉尔·威泰默(Grard Wertheimer)在2001年参加香奈儿的一场时装秀时所说的:“我们是一个谨慎的家族,(对香奈儿)我们从来不说什么。香奈儿是关于可可·香奈儿的,是关于卡尔的,是关于每一个在香奈儿工作、创作的人的,而不是关于威泰默家族的。”
在这个就连企业家们也竞相成为明星的年代,威泰默家族的低调无疑有些不可思议,尤其对于家族企业而言。但是,这显然没有影响他们的成绩。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威泰默家族与香奈儿的渊源,这样我们就会了解,在香奈儿品牌的发展壮大中,这个家族究竟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
威泰默兄弟与香奈儿相识于20世纪20年代,不过,威泰默家族的起源却可以追溯至中世纪的德国。普法战争期间,皮埃尔的父亲欧内斯特离开家乡阿尔萨斯来到巴黎。19世纪70年代,欧内斯特投资了一个化妆品公司——夜巴黎(Bourjois)。到了20世纪20年代,欧内斯特的两个儿子:皮埃尔和保罗,已经将这家公司变为法国最大的化妆品和香水公司了。
1924年,香奈儿5号香水问世后,为了能迅速投入批量生产,可可·香奈儿、皮埃尔和老佛爷百货的创始人巴德尔三方达成协议,成立了香奈儿香水公司(Les Parfums Chanel)。皮埃尔同意让5号香水在他的工厂生产,并获得70%的利润,巴德尔赚取20%作为中间费(后来威泰默家族买下了这20%的股份),香奈儿只得到10%的利润分配。后来,巨大的利润让香奈儿对最初达成的协议感到不满,她和威泰默兄弟之间纠纷不断,直到可可·香奈儿退隐8年后决定重新回归时尚界的时候,皮埃尔不仅全力赞助她的第一个时装发布会,并在她失败后仍然支持她、鼓励她,他们之间才化干戈为玉帛,成为真正的朋友。后来,皮埃尔又与可可·香奈儿达成了协定,香奈儿放弃了所有的股份,并且不再过问公司的管理运营。至此,威泰默家族完全拥有了香奈儿公司。
1963年,皮埃尔去世,他的儿子雅克继承了香奈儿公司。当时,雅克已经55岁了,他把大好时间都花在了赛马上,因此对于经商,他并不像他的父辈那样有丰富的经验,对于香奈儿品牌,也不像父辈那样怀有深厚的感情。但是毕竟,他亲眼见证了这个品牌在香奈儿女士及其父辈的手中发展壮大的30年,他还经历了香奈儿最后8年的设计生涯,后来又看见拉格菲尔德接手时装屋。他是香奈儿历史的重要见证人之一,也许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功绩,但是他至少保持了香奈儿公司的正常发展。
1974年,香奈儿公司的业务一度变得萧条,就在这个时候,25岁的阿兰从父亲雅克手里接管了公司,香奈儿品牌能够重现辉煌,他居功至伟。尽管接手香奈儿时,阿兰也并没有什么经商经验,但是,从小在商业世家中耳濡目染,使他天生就拥有敏锐的商业嗅觉,他很快就看到自己该做什么了。他开始重新定位香奈儿5号,控制渠道的发展,把它从医药产品渠道上撤下来,只在高端渠道销售,并推出了香奈儿美女(Chanel Beaut)化妆品系列。1980年,阿兰聘请了凯蒂·达雷西奥(Kitty D'Alessio)去经营美国香奈儿分公司。这在香奈儿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十重要的决定,因为负责香奈儿广告业务多年的凯蒂·达雷西奥为香奈儿带来了一个新的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
凯蒂·达雷西奥十分明白,在变化迅速的时尚界,香奈儿公司需要快速调整的是什么:一个新的设计师。她把目光瞄准了德国著名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尔德。“我已经注意他的工作很久了。我想他是非常有才华的,而且对现代性有很好的感觉。他以前的作品,从没有抄袭香奈儿或者受到其影响,非常具有原创性,这非常吸引我。”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阿兰,就没有凯蒂·达雷西奥,也就没有拉格菲尔德的加入。
其实,即使没有香奈儿,威泰默家族也是非常富有的。不过,香奈儿的成功,给了这个家族更多的荣誉和财富,使其更上一层楼。现在,威泰默家族的财产估计已经达到了70亿—80亿美元。
令很多人都感到不解的是,无论是可可·香奈儿,还是拉格菲尔德,作为一名时尚设计师,他们都是高调甚至是张扬的,而与此格格不入的是,香奈儿的企业文化却是保守的。是什么力量造成了这种保守的文化,并且将香奈儿的这种保守文化一直传承至今?仔细想想,也许其背后的威泰默家族能给我们一些解答。威泰默家族的低调、波澜不惊与香奈儿品牌能带给人的安全感,似乎真的有某种默契。当阿兰和杰拉尔去参加香奈儿的时装秀时,他们总是悄悄地走进去,并且从来不坐第一排的位置。他们很少参加香奈儿的新店开幕或者其他活动,也从来不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媒体的宣传上。他们拒绝许可经营、拒绝大肆扩张。很多年前,阿兰非常难得地接受了《葡萄酒观察家(Wine Spectator)》的一次采访,他说:“许可经营可以赚钱,但是,那不是做家族企业的方式。我之所以会接受你们的采访,是因为我非常高兴与你谈葡萄酒和马……但是我不接受关于香奈儿的采访,因为,那对于香奈儿的经营没什么用处。”
也许正是这样的低调,才能让他们的内心更平静,更能不为世事沉浮所左右,才能让他们在香奈儿品牌的发展上看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们不受外界公布的增长数字的牵绊,他们注重长期投资。正如阿兰曾经指出的:“我们不总想着回报。我们不是为了卖而买的。我们买来是为了让它更好。”
买,不是为了卖,而是为了让它更好,我相信这是威泰默家族一贯的商业信条,当初可可·香奈儿和皮埃尔最后一次谈判的时候,一定是被这样的信条所打动,所以才会最终放弃所有的股份,把这个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与自己同名的品牌交到了威泰默家族的手中,而这个家族确实不负香奈儿所望,在她离去至今的四十多年来,驾驶着这艘时尚的战舰一路乘风破浪,将香奈儿的风格一路传承下来。
品牌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好的经营管理者,但是,一个天才的设计师,同样是如香奈儿这样的超级名牌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卡尔·拉格菲尔德,一位有着瑞典和德国血统的鬼才设计师,他总是戴着黑色的大墨镜,手拿扇子、脑后拖着一条辫子,就是这样永恒造型的一个人,长久以来占领着时尚圈的制高点。
1983年,卡尔·拉格菲尔德成为香奈儿品牌的总设计师,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拉格菲尔德成功地使香奈儿品牌复活,令其成为世界上最赚钱的时装品牌之一。在他的领导下,香奈儿风格占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杂志版面。卡尔·拉格菲尔德最为人所津津乐道之处,就是他不仅继承了香奈儿优雅内敛的风格并且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和香奈儿一样,充满才华的他身上同样流着离经叛道的血液。他在上任后的第一季时装发布会上就将长裙裙摆剪破,搭配鲜艳夸张的假珠宝首饰,立刻震惊了整个时尚界,也将香奈儿品牌的声势推向另一个高峰。
人们都说,除了拉格菲尔德,没有哪个男人能领会香奈儿时装的真谛。当然,做到这一点,除了天赋之外,他也的确下了一番苦功。从接管香奈儿王国第一天,他便开始建立备忘录,从可可·香奈儿设计制作的第一件衣服开始,按每年、每10年的顺序排好,然后仔细观察,认真揣摩分析可可·香奈儿在1939年以前约15年间的全部作品中所折射出的女性形象。法国路易十四时代的装饰风格,18世纪流行的洛可可纹饰,以及具有浓郁东方风味的日本屏风画,都成为他创作灵感的来源。他的时装常常充满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情愫和无法拒绝的诱惑力,继承着香奈儿女士的精神内核,却又充斥着属于拉格菲尔德“我行我素”的自恋,正如这位十分了解香奈儿的设计理念和时尚原则的新任时尚总监,为香奈儿品牌发展而发明的口号:发挥过去的元素,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从1983年起,无数由可可·香奈儿创造的设计版本,经过卡尔·拉格菲尔德更新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他的香奈儿时装展中。在他每年为香奈儿制作的8个系列的服装,包括成衣和高级时装中,这位“时装界的凯撒大帝”总是在完美地提炼出可可·香奈儿提出的优雅概念精髓的同时,恰到好处地改良比例,适可而止地注入运动、摇滚元素,不仅留住一批忠心顾客,还吸引了一众年轻的消费者,并将高级定制服装的精湛工艺发扬光大,因而成功地将战后的香奈儿品牌引领上一条摩登典雅的康庄大道。
在卡尔·拉格菲尔德的领导下,在众多服装品牌相继消失的同时,香奈儿的名字始终出现在当代时尚的最前端。事实上,卡尔·拉格菲尔德是今日时尚圈中少数几个能勇敢地抵抗来自米兰成衣时装这个劲敌的设计师之一。
这就是可可·香奈儿的不同凡响之处,虽然她已经离去,但是她用她的经营理念和时尚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她以后的品牌所有者和设计师。当然,仅有这些,还不足以表现可可·香奈儿的非凡魅力,实际上,无论生前身后,这个在法国人看来可以和戴高乐相提并论的女人,永远都是聚光灯下的主角,不曾离去。她的传奇经历不仅一直都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更是记者、专栏作家、剧作家以及电影导演乐此不疲地挖掘的题材宝库。
可可·香奈儿在世的时候,百老汇筹划根据可可·香奈儿的亲身经历创作了一部音乐剧《可可》,这部音乐剧由艾伦·杰伊·勒纳撰写剧本,安德烈·普烈文谱曲。经过四年的筹备,这部音乐剧终于搬上了舞台,由凯瑟琳·赫本担任女主角,扮演香奈儿从出道到20世纪70年代回归的这段经历。编剧勒纳是一个视角独特的艺术家,他并没有如一些人所愿,过多地渲染香奈儿的感情经历以及她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是独辟蹊径,将笔墨更多地集中在香奈儿的自由精神(“一个女人最需要的是独立于男人,而不是平等,平等不过是退而求其次”)和她作为设计师的独立自主上(“什么都可以降价,除了我”)。
这部音乐剧共演出了329场,遗憾的是,本来答应作为嘉宾去纽约为音乐剧的首场演出捧场的香奈儿,最终却没有成行。可可·香奈儿本来一心一意要去看看自己的经历怎样被搬上舞台,她甚至还为此特别设计了一袭白色的亮片晚礼服,但是临行前一周,香奈儿的右手不知为何突然麻痹,她不得不赶紧住进了医院,因为和观看音乐剧比起来,治好她的右手无疑更加重要,即将到来的发布会还等着她去筹备,而一个设计师不能拿剪刀,那将是怎样的一个悲剧啊!香奈儿就这样与音乐剧《可可》失之交臂。
香奈儿去世近四十年后,2009年,由法国最具人气的女明星奥黛丽·塔图担任主演的《时尚先锋香奈儿》和由安娜·穆格莱莉担任主演的《香奈儿与斯特拉文斯基的秘密情史》相继上演。“任何想要创造自己未来的女性,都一定能与早期的香奈儿女士有所共鸣。一位未受教育的女性,梦想踏入时尚的世界,同时能够强调自己的特质,忘掉一切,勇敢迈向属于她的未来。这就是整部电影如此动人、摩登的元素,也是我受邀演出此角色时,毫无犹豫就答应的原因。”奥黛丽·塔图对接受邀请出演这部影片的一番解释,表明她不仅仅是形似年轻时的可可,对可可·香奈儿的传奇经历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由美国奥斯卡影后雪莉·麦克雷恩主演的香奈儿女士传记片《可可·香奈儿》是一部分上下集播出的电视电影,而好莱坞正在计划拍摄一部香奈儿传记片,主角已选定黛米·摩尔。岁月的长河始终无法湮没这位时尚女王的音容笑貌,除了她留下的香奈儿套装及香水,她的种种经历仍然是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
传记作家同样热衷于还原可可·香奈儿的人生经历,法国时尚杂志《玛丽—嘉儿》主编马赛尔·海德里希前前后后跟踪采访香奈儿12年,写下了《时尚先锋香奈儿》一书。法国作家保罗·莫朗独辟蹊径,写了《香奈儿的态度》,以独白形式讲述了女主人公精彩跌宕的人生。在香奈儿女士诞辰128年的时候,英国著名传记作家、知名的时尚专栏作家贾斯迪妮·皮卡蒂应香奈儿公司之邀,写作了《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以详实的资料、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揭开了这位非凡女性的一生经历,其中不仅有首次披露的近200张独家珍藏照片,还有卡尔·拉格菲尔德亲笔绘制的大量精美插图。
可可·香奈儿,这位真正开创了20世纪服装变革的伟大女性,20世纪最杰出的时装大师之一,她的生命虽然已经远去,但是她的故事仍然鲜活,她的同名品牌仍然是总能推陈出新的一线大牌,香奈儿的品牌魅力,已然是推动全球市场消费革命的动力之一。我们常常听到女人们为香奈儿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买不起一只2·55包包,就买瓶No.5香水吧。或者,买只唇膏……总归,是香奈儿就好。”
这就是香奈儿的魔力,这就是香奈儿的传奇,这个传奇由可可·香奈儿女士开创,如今,传奇在她的继任者们手中延续,他们有信心将它继续延续下去。不信?你听,在以传播时尚为己任的香奈儿集团年轻的心脏中,仍然跳动着诠释优雅经典的有力节奏,以及续写美丽传奇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