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引爆体内的癌细胞
不要引爆体内的癌细胞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致癌杀手
癌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生活方式疾病就是由于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长期作用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癌症、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医学界之所以提出“生活方式癌”这个概念,就是提醒人们要注意自己的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
很多癌症是“生活方式癌”
有人说肿瘤是遗传,美国一位营养专家用中国调查资料发表的文章提到癌症也是生活方式疾病,遗传只占10%的因素。比如来说,抽烟、酗酒,经常熬夜吃夜宵,在街头呼吸PM2.5、汽车尾气甚至吸入在家炒菜时释放出的油烟等,都存在着致癌的可能性。总而言之,人类不健康的衣食住行都有引起癌变的可能,这种癌症就是“生活方式癌”。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改变癌症发生的概率,这是预防“生活方式癌”的最大动力。
13大健康生活方式,癌症远离你
1.不吃发霉的粮食及制品。花生、大豆、米、面粉发霉后,可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致癌物质。
2.尽量少吃或不吃熏鱼、咸肉、腌咸菜等熏、腌制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产生致癌物——亚硝酸精盐。
3.不吃过热、过硬、过焦或过咸的食物。不喝过烫的水。炒菜油温不能太高,尽量少用煎炸、油炸的烹调方法。
4.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的摄入量。
5.不吃被农药污染的蔬果和其他食物。
6.不吸烟、不酗酒。
7.不接触或少接触烟囱里冒出的黑烟。
8.不用洗衣粉擦洗餐具、茶具或食物。
9.不要用有毒的塑料制品。
10.晒太阳不能过度。
11.注意通风,别在封闭环境中待得太久。没装空调的房间,每天也必须开窗1~2小时。
12.别熬夜,少上夜班。
13.装潢中不要使用放射性的岩石和矿砂及含有苯、四氯化碳、甲醛、二氯甲烷等致癌物质的建筑材料。
不可忽视癌症的警告信号
癌症的早期发现,除了定期进行体检、医务人员进行认真普查外,还有赖于自己提高警惕,观察细节,自我检查。事实上,一些蛛丝马迹往往是和早期癌症有关联的,可称之为“早期征兆”或“警告信号”。
癌症早期的警告信号
肿块、硬结或硬变。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颈部、乳房、腋窝和腹股沟处。触摸腹部时,应深压内脏部位,如摸到硬块,就要怀疑是否胃、肝、胰等部位有肿瘤。
疼痛。尤其是右腹部疼痛、中上腹疼痛、关节疼痛、阴囊疼痛,可能是肝癌、胃癌、胰腺癌、骨癌和睾丸癌的信号。
持续不愈的伤口、溃疡。要考虑皮肤癌的可能。慢性口腔溃疡更应注意随时检测,警惕口腔癌。慢性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经久不愈者,则要警惕胃癌。
不明原因的发热。是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的常见症状。
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是肺癌患者常见的症状。尤其是男性、吸烟者、40岁以上者,要警惕有患肺癌的可能。
尿血或大便带血或有潜血。肾癌、膀胱癌、输尿管癌可有尿中带血,在尿中发现潜血可能是发现癌症的一个重要线索。粪便中带血可能是结肠癌、直肠癌或消化道其他癌症所引起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白斑。口腔黏膜、女性外阴或男性阴茎龟头上出现白斑,而且迅速扩大、有灼痒不适,则应注意该处癌变。
疣或黑痣发生明显变化。突然的增大或有破溃、出血、灼痒、疼痛及原有的毛发脱落,应警惕黑色素瘤。
原因不明的疲乏、虚弱和体重减轻,需提高警惕。如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肝癌、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此类症状。
tips
防癌体检≠健康体检。常规的健康体检在防癌方面有局限性,防癌体检是一种更专业的体检方式,由肿瘤专科医生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全身检查,能有效发现早期肿瘤或获取受检者的高危因素。
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出现以上信号要及时做相关检查,定期体检才能真正做到早检,从而达到较好的愈后效果。目前,血液检查、X射线、B超、乳腺钼靶摄片等都是常用的肿瘤筛查方法。
癌细胞最爱侵扰谁
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抗癌症的最佳手段,然而,大家有必要提前知道,癌细胞最喜欢找哪类人。
人体癌症地图
癌细胞是人体内非常活跃的捣蛋分子,几乎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除了头发和指甲,它可以在人体的任何部位生根发芽、四处蔓延。而且研究发现,人体中有些部位的确格外受其“青睐”,但男女会有明显不同。如果把这些癌症高发的器官在人体图表中标出来,那就是一张典型的“人体癌症地图”。
在我国,癌细胞最频繁“光顾”的人体组织,位居男性发病率前十位的分别是,肺、胃、肝、食管、大肠癌、膀胱、胰腺、脑、淋巴、肾;女性为肺、乳腺、大肠、胃、肝、食管、卵巢、宫颈、胰腺、脑。可以说,这十种肿瘤占据了所有肿瘤类型的80%以上。
不同癌症最爱侵扰谁
肺癌:长期大量吸烟的人;长期接触油烟的人。每天吸烟20支以上,连续超过20年,最易诱发肺癌。
胃癌:有胃溃疡还爱吃剩饭剩菜的人;酗酒的人;爱吃腌制食品(特别是没腌透的食品)的人。
食管癌:爱吃烫的人;吃饭过快的人。肝癌:嗜酒的人;有基础肝病的人。
肠癌:吃肉过多的人;久坐不动的人。乳腺癌:40岁以上未孕未哺乳的人;常吃避孕药的人。
甲状腺癌:接受放射线过多的人;摄入碘过多的人。
宫颈癌:性生活混乱的人。

具备3个“20”(即吸烟在20年以上、开始吸烟年龄在20岁以下、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烟民,他们患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者高13~25倍,3个“40”者患肺癌的概率则比不吸烟者高65倍。
轻断食,阻止正常细胞癌变
早研究发现,长期饱食是导致人们罹患癌症等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因为人们在饱食后,肠道内多余的食物会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腐败,从而产生各种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生成一些致敏物质而诱发癌症等多种疾病。因此,轻断食有助于清除肠道内积滞的食物残渣和宿便,从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
很多人说,人体内都有癌细胞,只不过没发展起来。从医学上讲,如果能查出癌细胞,就可以诊断这个人患癌症了。所以,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现在医学家认为:人人体内都有原癌基因,绝对不是人人体内都有癌细胞。而致癌因素是启动癌细胞生长的“钥匙”,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学物质等。
35岁开始当心癌症
肿瘤细胞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长成肿瘤。另外辐射、化学污染等致癌因素也是累积到一定程度才诱发癌变。因此,防癌至少要提早20年。也就是说,过了35岁就应每年做1次防癌体检,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建议每年做1~2次体检。
轻断食,阻止致癌原因
什么样的饮食结构不易产生癌症?高糖、高脂、低蔬菜、低纤维是四大致癌原因。而轻断食饮食方式恰恰相反:低糖、低脂、高蔬菜、高纤维,这些就是阻止一个正常细胞癌变的最佳武器。低糖。血糖高可抑制免疫功能,使T细胞失去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低脂肪。高脂肪饮食可以导致高血脂,高血脂可以给癌细胞提供保护膜,还可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高蔬菜。蔬菜里富含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等有明确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高纤维。高纤维饮食可排出肠道里的宿便及有害物质,肠道好可以提高抗癌能力。
轻断食做法疑问解答
Q 应该在哪几天断食?
A 这个没有严格的要求。这是你的生活,你清楚哪几天最合适。星期一是很多人的首选,或许是在心理上及现实上,星期一最容易办到。也有的人会避开周末,否则跟家人朋友聚餐时,要断食就变成苦差事了。所以,星期四便成了合理的第二个断食日选择。总之,安排上要有弹性,如果觉得勉强,就不要逼自己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