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水生蕹菜
第四节 水生蕹菜
一、品种选择
蕹菜(又称空心菜)有旱蕹菜(子蕹)和水蕹菜(藤蕹)2个生态类型。藤蕹不结种子,无性繁殖,长江流域一般难以越冬留种,且在田间匍匐生长,采收花工较多(图4-37)。子蕹既可旱栽,也适于在水田生长,且子蕹直立生长,采收时可以用镰刀一把一把割收,所以设施水旱轮作中宜选用常规旱栽的子蕹品种。
图4-37 藤蕹
子蕹根据叶形可分为阔叶和窄叶,根据叶柄颜色可分为绿梗和白梗,因此,子蕹有4个明显不同的品种类型。
淹水或湿润栽培条件下,蕹菜植株吸收水分较多,茎比较柔嫩,阔叶品种由于叶片重量较高,容易发生倒伏。因此,宜选择窄叶品种(图4-38)。至于叶柄和茎的颜色深浅,与当地市场消费习惯有关,各地宜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
图4-38 窄叶蕹菜品种
二、整地施肥做畦
蕹菜生长速度快,分枝能力强,需肥水较多,宜施足基肥。基肥一般要提前7天以上施入,通常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kg或磷酸二氢铵30~50kg,加45%三元复合肥30~40kg,耕翻后耙平整细。按畦面宽1.2~1.5m做畦,畦沟宽30~40cm、深20~25cm.
三、播种
为使蕹菜尽早采收上市,获得较高产量和售价,早春种植一般实施高密度直播(图4-39)。
行家指点
如果是为了缓解或治理设施土壤盐渍化而种植水生蕹菜,则一般不施基肥。
图4-39 高密度播种
蕹菜须在15℃以上才能萌芽生长,在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早春种植,必须在设施内温度达到蕹菜生长最低温度才能播种,否则播种后会大量烂种,出苗率低。因此,生产上一是播种不宜过早,二是实施多层覆盖(图4-40)。
采用“大棚+中棚+小棚”三层棚膜覆盖的,可于1月下旬前后播种;采用“大棚+小棚”双层棚膜覆盖的,可在2月中旬前后开始直播;采用单层大棚覆盖的,则宜在3月上旬前后开始直播。
图4-40 多层覆盖
播种前5~7天,先用50~60℃温水浸种30分钟,然后用清水浸种20~24小时,捞起洗净后用纱布包好放在25℃左右的温度下催芽。催芽期间要保持湿润,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1次,有50%~60%种子破皮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前在畦面上间隔10cm左右拉20~30cm宽的浅槽,然后将种子撒播在浅槽内,种子间距2cm左右(图4-41)。
图4-41 播种
行家指点
蕹菜种皮厚且硬,吸水慢,早春种植时采用干籽直播,会因温度低而发芽慢,因此播前宜先进行催芽。
播种后拉平浅槽,覆土2cm左右(图4-42)。若前茬杂草基数较大,则在播种覆土后及时在土表喷施都尔、施田补等除草剂。
图4-42 播后覆土
在棚内加盖小拱棚或无纺布等,进一步保温(图4-43)。
图4-43 加盖小拱棚或无纺布保温
行家指点
用水质硬度较低的井水灌溉,可直接采用湿润栽培。
四、管理
1.水分
早春棚室内温度较低,外界的水温更低,因此,在灌溉水温达到15℃以前,宜采用常规旱生栽培的水分管理方式,保持表层土壤相对含水率50%~60%。
待外界水温达15℃时,棚室内晴天中午的温度一般可达25℃以上,开始灌水,实施湿润栽培,即畦面充分湿润,沟中有水(图4-44)。之后随温度进一步升高及蕹菜植株生长,提高水位至畦面之上3~5cm(图4-45)。
采收前根据畦面水位下降速度,提前几天停止灌水,使采收时畦表面没有明水,仅保持沟中有水(图4-46)。等到下一茬萌生、长到5~7cm时,再将水位提高至畦面以上3~5cm.
图4-44 畦面湿润、沟中持水
图4-45 灌水至畦面上
图4-46 采收时仅保持表土充分湿润
2.温度
蕹菜生长适温为25℃左右,能耐35~40℃高温。大棚早期主要是以闭棚增温为主,3月中下旬及以后的高温季节揭开两侧薄膜,加装防虫网。
3.肥料
蕹菜是多次采收的作物,对肥水需求量很大。因此,为提高下一次产量和品质,除施足基肥外,必须进行多次分期追肥。每次采收后及时追肥1~2次,追肥以氮肥为主。一般在收割后分枝萌芽生长前、畦面处于湿润状态时,每亩追施尿素5~10kg或磷酸二氢铵10~15kg.
行家指点
若是为了缓解土壤盐渍化而种植水生蕹菜,则仅在抽生的新叶发黄、长势明显不足时才追肥。
4.病虫害
蕹菜的病虫害主要有轮纹病、白锈病、菜青虫及夜蛾科害虫(图4-47)等。轮纹病、白锈病可在发病初期使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害虫防控一是设置防虫网覆盖,二是在种植基地棚外利用性诱剂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夜蛾科害虫的成虫。在蝶蛾类卵孵化盛期用苏云金杆菌(Bt)可湿性粉剂、印楝素或川楝素,加溴氰菊酯或高效氯氰菊酯等进行防治。每次采收后,及时清除残余枝叶。
图4-47 甜菜夜蛾危害
五、采收和群体调控
早春蕹菜价格较高,可在植株达8~10cm时掐头采收,上市销售。当群体株高达15cm以上时,即可根据市场需求,近地面留茬2~3节割收。以后随采收次数增加,单株的分枝数量增多,群体趋于郁闭,茎细弱,商品性下降,可采用灌水淹没根茬的方法调控群体密度。将过密处计划疏除的植株齐地面割收,继续生长的植株留茬5cm左右。采收后马上灌水到畦面上3cm,将齐地面割收的残留根茬淹死。
六、清田让茬
根据种植计划,在前一次采收后,不再灌水,任由田间土壤落干,采收后清田让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