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时节

落花时节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1214班

谭瑞敏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题记

正值春暖花开之际,白色的梨花、粉色的桃花、淡粉的樱花、嫩黄的迎春花……一簇簇,一丛丛,争奇斗艳,芳香四溢,开得好不惬意。可“春无三日晴”,疾风骤雨,伴着犀利的闪电、轰鸣的雷声,总会来跟着凑热闹。风雨过后,便只见凋花残叶,缤纷一片,让人好不疼惜。

自古以来,这飘零翩翩的落花,便是文人口中吟不完的丝丝忧愁,墨客笔下画不尽的片片惆怅。它是人们哀思的寄托,也是人们苦闷的倾诉。而今,又逢这落花时节,我漫步雨中,思绪不由得也随着这漫天落花飞舞起来……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中,黛玉便是一个极爱花的女子。她自己也如一朵空谷幽兰,清新脱俗。只可惜,太过多愁善感,太过孤傲敏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曲凄婉的《葬花吟》,寄托了她多少幽怨与愁绪。她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虽才华横溢,却不追名逐利,只会独自一人将落花默默埋葬,感叹人世的肮脏与命运的悲凉。偌大的世界,竟无一人可以给予她理解。到最后,只得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带着她的满腹才学,带着她的悲哀落寞,带着她的怜花之心,离开了尘世,只留得一弯冷月葬花魂!让世人为她悲怆的结局感慨不已,也为旧时的冷酷寒心万分。

在黛玉心中,这落花,是她伤感的化身,更是她对自己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悲惨命运的感叹。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在风景如画的江南,一位老诗人与多年未见的老友重逢,可却找不到喜悦,只感受得到世态的苍凉。杜甫在江南见到阔别已久的李龟年,但因战乱而流离颠沛的两人却已全无昔日的风光。盛世的光景已然逝去,连美丽的江南也难逃萧条衰败的命运。往日的年少轻狂已从眉眼中消失,留下的只有经过岁月洗礼而沉淀下来的沧桑,以及年老体衰与两鬓斑白。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只因“安史之乱”,只因唐玄宗的糊涂,使得天下诸多的人,为之陪葬!让一个完整的江山残破不堪,让一个安定的国家动荡不安,让一个繁荣的王朝衰败覆灭。当真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啊!

在杜甫眼中,这落花,是他对世事如棋的感慨,更是他对时代衰落、王朝覆灭的扼腕痛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花开则喜,花败则怜,花落则伤。对落花短暂即逝的命运,世人多为之叹惜,为之哀愁。然而有人却不以为如此。在清朝诗人龚自珍的这首《己亥杂诗》中,他笔下那凋零的花瓣却并非无情伤感之物,而是回归大地,融入泥土,继续守护新叶,让生命得以重生和延续!通过这首诗,诗人那种愿意牺牲自我而爱国护国的心境,也一读便知。正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般“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在龚自珍笔下,这落花,是他对生命离去的惋惜,更是他对落花无私奉献的赞颂,对新生命到来的歌咏!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诗《金缕衣》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但却被世人广为传诵。尤其这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更是被认作惜时名句。有花摘时不知珍惜,而等花谢了再来折这空空的树枝,徒留悔恨,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

花瓣从枝头片片飘落,或随风而逝,或随波而流,或化为尘泥,或被人践踏,但都一去不返,无法寻回。我们的青春也是如此。如果你不懂得珍惜,就注定会因失去而后悔。因此,即便被遗忘在时间的角落,也不要自弃,不要让岁月将你的年华掩埋,不要让时光将你的一切丢弃。

在《金缕衣》里,这落花,是已不在的时间,更是作者对我们要惜时的劝诫与警告!

“燕子去了,还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世间的花草树木,到了春天,都会重新复苏。可是,“人无两度再少年”,我们的人生,只能走一次,失去了就将永远失去。

手拾落花,轻闻余香,我不禁浅笑。这时节,这美景,依然在怜花人心中永存!

专家点评

文章由自然界的“落花”现象起笔,联想到文人墨客笔下的种种“花语”,其赋写和抒情既见出作者读书的视野,也见出作者读书的见识。对落花的感慨,最后升华至对于那逝去不再的时间的永恒嗟叹,从而使作品拥有了一份更为悠远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方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