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夔门 史红军
旱夔门 史红军
天坑地缝景区有一个著名景点,名叫“旱夔门”,因形态酷似三峡夔门而得名。它紧邻天坑地缝东头,行车过九盘河高桥,上山10公里左右即可抵达。
在公路边旱夔门的观景台上,可以看到两边的悬崖垂直陡立、巍峨雄壮、明净耀眼,这个景观造型在全国也是比较独特的。旱夔门下的谷地地形像一把太师椅,取名“椅子淌”。“椅子”里全是梯田,梯田里栽满优质梨树,一到春天,各类花儿盛开,灿烂一片。地头的黄菜花黄得也很有质感,比宽阔地带的梯田里的菜花多了那么一种孤芳自赏的韵味。仿若城市里看浓妆艳抹的女子多了,在产生视觉疲劳之后,忽然发现一个在乡间溪流边浣衣的女子,在动感中摇曳着一种撩动人心的内在气韵。那些不知什么品种的梨花也开了,有些规则地排列着,一堆一堆地嫣然着,白灿灿的有些耀眼。两岸的绝壁则包裹着这个不大不小的春景。
在公路边的观景台参观,虽然能感觉到旱夔门的雄奇,但只有下车去贴近旱夔门,才会得到“震撼”的感觉。
从垂直陡立的“门”里南边峭壁的小路,可以走下迷宫河。这条景观小路上可以看见北边的峭壁上有一口悬棺,当地人说那是一个既吝啬又迷信的地主的棺木。他生前积攒的钱都用来为自己升天作准备,就在悬崖上开了这么个石缝来安放悬棺,以为葬在悬崖上可以与天接近,可以更接近神灵并和他们在天国对话。他死后有人打开过这个棺木,其实里面连一分钱都没有。
悬棺下面还有一个石洞,当地农民叫“钱柜子”,传说有神仙在里面住过,原来有石桌、石凳、石灶、石柜子,石柜子里还有铜钱可以自动出来。但是,最先发现这个秘密的人十分贪心,自己富裕了,却不愿施舍给穷人。所以,石柜子里再也没有钱自动出来了。
继续往下走,就到了旱夔门峡谷底的迷宫河。传说迷宫河是观世音菩萨给能工巧匠鲁班设下的迷宫,鲁班凭借聪明才智,费了很大周折才走了出去,据说这也是这个溪谷得名的原因。谷底两岸树木茂盛,看不见来路,三道幽深的峡谷交错,峡谷里怪石嶙峋,四面千仞悬崖俯身下压,使人不辨东西、迷失方向,真像迷宫。
迷宫河虽然长不过3公里,但特别雄奇险峻,源头三面峭壁,巍然矗天,几眼山泉飞流而下,其中从40多米高的悬崖上落下的大瀑布,就是由小寨天坑里的地下暗河水形成的。迷宫河两岸植被丰茂,香獐、麂鹿、岩羊活跃其间。迷宫河最奇特的景象是每隔十来米,河流源头的碧绿深潭里,常常喷出十多米高的水柱,响声如雷,十里外都听得见,当地人给它取了一个响亮的名称——“炮泉”。
纵深尽头是小寨天坑“出水洞”的出口,这是几十丈高的悬崖上的一个山洞,冲出的瀑布是迷宫河的主要源头。眼前的悬崖垂直高度比天坑还深,都得益于几亿年的峡谷水流作用和瀑流的狂野冲击。
旱夔门是山之奇,迷宫河是水之奇,它们相依相伴、相映成趣。
相关资料
史红军(1975— ),奉节县人,原为旅游局干部,现为公平镇干部、奉节作协理事、白帝诗社副社长。
课后思考
1.“旱夔门”是怎么得名的?
2.作者游览旱夔门景区,观景时有哪几个主要立足点?
3.为了增添旱夔门的文化背景,作者讲述了几个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