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龙山公平 镇政府
长龙山公平 镇政府
长龙山离奉节城(古夔州府治所在地)120公里,在公平镇境内。长龙山顶高出平谷约800米,正面远望,这山好似一座三棱的铁塔。耸立于公平与桂坝之间,又好像守卫公平镇的雄狮。左边的红土小河和右边罗家坝的小河绕山而出,形成山水相依、水傍山出的奇妙景观。长龙山顶有一座庙,名叫天仙观,活像龙首昂立于山顶,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据清道光《夔州府志》记载:“观在长龙山绝顶,远望上锐下圆,形如斗笠,左右及后背皆空,两溪夹绕其间,亭亭独立,螺旋以上,约十里许,至绝顶,则前面至岗梁亘亘一二里,座石多作龙鳞状,山端一峰钎峙,峰后为天仙观,老氏(信道教的人)居之,供奉真武祖师,相传极灵异,岁有雪公①扫殿。”
长龙山源自秦岭,为大巴山余脉。它源自陕西境内,蜿蜒七百余里到此,很像一条巨蛇,美其名曰“龙”,故名为长龙山。据民间传说,长龙山是秦始皇在夜间鞭山入海,自秦岭驱山而来。在即将堵塞长江三峡之瞿塘峡口时,观世音菩萨为普度众生,免除洪水灾难,学公鸡叫而止之。秦始皇听见鸡叫,以为天亮,一怒鞭山,山即止行,所以长龙山留下了“斩龙垭”“鸡鸣店”等地名。长龙山蜿蜒数十里,山势狭长,险峻称奇,宛若游龙,断处为悬崖绝壁,似巨龙昂首。站在龙头远望,两溪环绕巨龙,四周山峰拱列,青松苍翠,松涛阵阵,隐隐有四山朝拱之象。如遇雨过天晴,云雾缭绕之间,山势犹如巨龙翻腾,吞云吐雾,几欲横空出世,是为渝东一大胜景。1997年,长龙山被奉节县人民政府批准为“长龙山风景名胜区”。
天仙观是根据汉朝时刘秀之妹天仙公主的名字命名。传说汉时王莽篡位,想杀尽刘家的人而自立为王,故有“王莽追刘秀”之说。天仙公主为避王莽之乱,带领部分人马来到这里,并在此处逝去。当地老百姓为纪念天仙公主而建造此庙,故名为天仙观。这庙所在地三面都是陡峭岩石,无论从山下往上望或从山上往下望,都非常险要,令人惊奇。庙门有对联曰:“象外神游,四面峰峦两面水;空中结构,八分人力二分天。”②
天仙观有近1800年的历史,这山地势崎岖惊险,建筑日益宏伟宽敞。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成为道教胜地而闻名遐迩。1949年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庙宇整修一新,仿古建筑更加高大宽敞,彩画美丽壮观,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远近游客络绎不绝,一片兴旺景象。
(公平镇政府推荐文)
注释
①雪公:这里指虔诚的信奉道教的人士。
②对联的意思是:思想从这里发散开,只见长龙山景观四面都对应着山峰,山下两面夹着溪水;天仙观就像建构在空中,建造它靠的是八分人类的勤劳辛苦,还有两分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课后思考
1.长龙山的得名是来自于传说还是山形?
2.天仙观有什么来历?
3.长龙山及其一些相关地名是根据神话传说而来的,你认为哪些地名该保留还是该取消,为什么?
写作知识
抓住特点写游记: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那么,应该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
1.色彩特点。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2.形态特点。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例如,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着寒风挺立,霜雪中仍然苍翠,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天性……可见,抓住景物的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3.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因此,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形态写出景物的特点。